5 容易误诊为颈椎病的常见疾病
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脱位也称寰枢椎脱位,是指寰椎和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外伤和先天畸形。此外,外伤造成的陈旧性齿状突骨折、齿状突的先天畸形、感染或炎症破坏了横韧带或侧块关节,甚至结核或肿瘤侵犯寰枢关节,都可以导致寰枢关节脱位。寰枢关节脱位多见于中老年人,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引起延髓、高位脊髓受压,严重者可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率、致死率高,必须及时进行诊断和处理。寰枢关节脱位后,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颈部倾斜。当呼吸中枢受到波及时,患者可能死亡;当寰枢关节脱位导致脊髓、神经受到压迫时,患者会表现出明显的脊髓、神经受压症状,出现肢体瘫痪或肢体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及呼吸功能障碍等。寰枢关节脱位后,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颈部症状,常被误诊为颈椎病,但二者之间其实存在明显的差异,寰枢关节脱位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很快诊断。寰枢关节脱位的患者拍摄张口位X线片能清晰看到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间距不对称,侧位X线片能看到齿状突和寰椎弓之间的距离大于3mm。必要时可行三维CT成像,能更精准地发现问题。
心血管系统疾病
由于交感型颈椎病可以出现心慌、胸闷、血压改变、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容易与冠心病、高血压等混淆,而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等疾病若不及时处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首先排除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危及生命的疾病,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心脏超声、监测血压明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颈6和颈7神经根受颈椎骨刺压迫会出现一侧前胸部和乳房疼痛,检查时有胸大肌压痛,有时误诊为心绞痛。
脑梗死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复视、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等,容易与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性疾病相混淆。脑血管缺血性疾病是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的疾病,在我国占总死亡率的第一位。椎-基底动脉供应脑干、小脑等中枢神经所需的营养,脑干支配人体的呼吸和心跳,小脑主要控制人体的平衡协调功能。其中,椎-基底动脉的分支——小脑后下动脉缺血梗死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自发眼震、吞咽障碍、构音困难、饮水呛咳,一侧面部和对侧肢体出现温痛觉减退,一侧肢体动作缺乏协调性和准确性,走路向一侧倾倒,一侧额面部不出汗等。因此,当出现上述不适时,应该及时到医院神经科就诊,行颅脑CT检查,必要时行MRI检查以排除相关疾病。
其他疾病
良性位置性眩晕
最常见的引起眩晕的疾病并不是颈椎病,而是良性位置性眩晕,占80%以上。良性位置性眩晕往往也因为头颈位置变化而诱发,特点是平时无眩晕,一旦头部转向某个特定的位置(如向一侧后仰或向后仰位),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表现为自身的旋转、周围物体的旋转、上下沉浮如坐船,同时伴有行走困难、眼球震颤。一般发作时间持续数秒至数十秒,俯卧位或头转向相反方向时眩晕消失。良性位置眩晕发作时可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一般不伴有耳鸣、耳聋及其他脑神经和脑部受损表现。该疾病为良性过程,但容易反复发作。
梅尼埃病
梅尼埃病是由内耳迷路积水所致,以反复发作的眩晕、耳鸣、耳聋为特征,有的患者表现为耳闷、内耳胀满感,好发于一侧,多于50岁以后发病。可数日、数月、数年才发作一次,也可一日发作数次,常由过劳、生气、紧张、失眠、饮酒、吸烟或一次饮水过量及月经来潮诱发。眩晕症状突出,自我感觉周围物体朝一个方向旋转或倾倒,闭目后仍觉自身在旋转和翻滚,头部运动、睁眼、强光或大声刺激会加重眩晕。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心率减慢、血压下降、频繁便意等自主神经刺激症状,很容易与交感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颈椎病相混淆。梅尼埃病后期会有不同程度耳聋。
前庭神经元炎
前庭神经元炎多于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粗大眼震、步态不稳,症状持续性并有间歇性加重,无耳鸣、耳聋,持续数日后逐渐减轻,一般2周内能恢复,极少复发。该疾病多发于青壮年。
内耳迷路周围炎
内耳迷路周围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站立行走不稳。患者多有中耳炎、乳突炎病史,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还有一类中毒性内耳迷路周围炎,在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奎宁、氯霉素、阿奇霉素、万古霉素、磺胺类、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呋塞咪、水杨酸、顺铂及长期服用维生素A等药物时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停药后症状会减轻或消失。
食道占位性病变
第6颈椎增生使食管受到压迫,进而出现吞咽时食管内有梗阻感、异物感,易与食道占位性病变如食道癌混淆,尤其是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必须及时到医院消化科就诊,行胃镜检查排除食道的良、恶性肿瘤。
猝 倒
猝倒是指患者站立或者走路时因下肢无力而跌倒。颈椎增生时,头颈转动不当会压迫椎动脉,造成供应脊髓的血管受压缺血,会导致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但患者意识清醒。此类情况要与脑血管病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发作、低血糖等发作性疾病相鉴别。突然跌倒呼之不应,应该首先排除心脏骤停,须紧急启动心肺复苏(CPR)救援程序。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有动脉硬化和大动脉炎的患者,或者先天发育畸形、外伤、肿瘤压迫等造成一侧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如果用力活动患侧上肢,将“盗用”椎-基底动脉血液,出现的脑缺血症状,称为锁骨动脉盗血综合征,易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相混淆。需要测量双侧上肢的血压,听诊锁骨下动脉有无杂音,必要时行超声检查或者血管造影检查排除该疾病。
胸廓出口综合征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脉、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经症状的总称,又名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等,是肩臂痛的常见病因。由于其许多症状与颈椎病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