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赏识之情打开对方的心门
在沟通过程中,如果表现出对对方的赏识之情,会让对方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并可以有效地消除对方的敌意,让对方的态度变得平和,有助于促使对方愿意接受我们的意见或要求,我们所说的话语也会让对方感觉信服。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就曾经用亲身经历来验证“赏识”的效果。
有一次,这位企业家去国外出差。在完成公务、准备回程的前夕,他决定到街头游玩一番,顺便购买一些纪念品带给家人和朋友。
在一条街道上,企业家注意到了一位手工艺人。那人身边摆着一些制作完毕的木雕艺术品,看上去古朴雅致,让企业家很感兴趣。此刻,手工艺人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一只木碗,那上面匠心独运的花纹吸引了企业家的目光。
企业家忍不住开口问道:“您好,请问这只木碗卖多少钱?”手工艺人头也不抬地回答:“还没做完,我也不知道能卖多少钱。”
企业家又问道:“没有完成我也愿意买,请问现在价格是多少?”事实上,企业家当然更希望买到一只完全雕好的木碗而不是半成品,他之所以这样说,只是希望手工艺人能在价格上给自己打个折扣。
那位手工艺人仿佛看透了企业家的心思,摇摇头说:“还没完工,现在不卖。”企业家连忙解释道:“我并不是故意捣乱,只是因为我明天早上就要离开这里,所以才会这么着急。”
可能是被企业家的态度打动了,手工艺人停下动作,认真地说:“如果你坚持想买,也不是不行,但价格会比成品还高。因为我本来有很多不错的想法要在这只木碗上展现,可是现在被你这么一打扰,就再也不能实现了,你让我失去了很多创作的乐趣。”
企业家连连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本来只是喜欢你的木碗,但是现在我更加欣赏的是你对艺术的执着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你是一位真正的匠人。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我现在就站在这里静静地看你雕刻,你可以耐心地创作,我等你完工后再购买。”
企业家用赏识之情打开了手工艺人的心门。他微笑起来,不再多说,但手上的动作却明显加快了。两个小时后,他终于做完了木碗。不过,让企业家惊喜的是,手工艺人坚持按照很低的价格收费,而且还免费赠送企业家一只配套的漂亮木盘。
企业家能够赢得对方的好感,并最终取得了理想的说服结果,就是因为他使用了“赏识策略”,对对方的才能、匠心以及他的作品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使得对方有一种遇到“知己”的感觉,对方的敌意就会自然而然地减轻,而且也会更加愿意接受企业家提出的要求。
事实上,在与他人沟通时,如果出现阻碍导致沟通难以推进的时候,我们都可以使用这种“赏识策略”来打开对方的心门,让对方更加信服我们所说的话语。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克服赏识对方的心理障碍
想要由衷地对对方表示赏识之情,首先应当克服一些不良的心理障碍,如过度自负、自以为是、过度藐视对方等。有不少职场人因为这些心理障碍,在日常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但无法做到赏识他人,还会出现一些极度错误的行为。比如,有的职场人觉得同事、上司“水平太低”,因此根本不用心了解同事、上司的观点,却一味倡议自己的观点;还有的职场人听不进一点异议,只要同事的观点与自己有分歧,就极不尊重地出言讽刺或挑同事的毛病,完全不考虑同事是否能够接受。
凡此种种,都会让同事的情感受到伤害,会让其敌意剧增,并有可能让人际关系趋于恶化。因此,我们必须在沟通中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学会以平等的眼光去审视他人、欣赏他人,找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2.掌握赏识的三种要素
赏识他人需要把握好三要素,简单概括就是“了解”“发现”“表达”这三个方面。
具体来看,“了解”就是在沟通前做好准备,对具体的沟通对象有一个立体化、全面化的认识,而这是赏识他人的必要的起点;至于“发现”,则是从自己了解到的与他人有关的信息中去发现那些最独特的闪光点,这些闪光点就是我们施行“赏识策略”的着力点;“表达”就是把自己的赏识之情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让他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并为此感到十分愉悦。之后,我们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主张,对方就能够心平气和地听下去,而且也容易产生信服的情绪。
3.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对方的赏识
在沟通中要表达对他人的赏识之情,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语言进行褒奖或夸赞。尤其要注意重视和突出那些对方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如做事严谨负责、为人低调内敛、与同事相处融洽、喜欢帮助他人等。在这方面,我们使用的语言越真实自然,就越容易让他人感到开心、喜悦。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非语言方式来表达我们对他人的赏识。比如,我们可以向对方微笑、点头,或者在对方不反感的情况下拍肩、拥抱等。这些表情、动作既可以让对方获得一种被肯定、被赏识的感觉,更可以增进对方对我们的好感,有助于创设和谐、愉快的沟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