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马克思民生观的思想资源与探索历程
民生事关每一个人的生活,是任何社会个体和社会共同体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生命活动,关乎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关乎着人们的福祉。由于民生牵涉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属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基础和国家治理中的生活根基,因此,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乎国运。当前,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1]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保障、改善和发展民生,将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并将其与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的必然要求,“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时代深刻的历史变化、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给执政党提出的新课题。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理论不仅源自实践,理论还需要传承与创新。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执政党,每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战略决策的出台,都需要做出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阐释或思想创新,以期获得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民生问题的研究也是如此。虽然在马克思的著述中,没有明确表达过民生的概念,也未曾就民生问题做过系统集中的阐述,但在马克思从早期到晚期的经典文献著作中,包含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民生思想和意蕴。这些思想和意蕴还需要我们基于时代精神,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予以充分的领会和阐发。一方面,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为我们今天的民生建设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思想启迪;另一方面,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还需要我们基于时代精神的开掘和阐扬。如果进一步追根溯源,马克思的民生思想资源又是对前人批判性继承和超越的积极成果,在这里,梳理和阐发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理论来源和探索历程,首先具有澄清思想前提、划定理论界限的学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