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 推进创建高质量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的研究报告
创建高质量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利用部分先行先试的政策举措加快推进国际海岛免税区的落地和建设,可为中国区域经济成长增加新的增长点。本章内容提出选择浙江普陀岛和海南全岛作为全国试点,并结合实际调研情况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节 建设高质量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境外消费回流,启动消费“新引擎”
消费“外流”是中国内需不足特别是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2015年中国居民境外消费达1.5万亿元,其中7000亿—8000亿元用于购物,在世界各地免税店购物金额占全球免税店购物总金额的27%,位居全球首位。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年回落,从2010年的18.4%降低到2015年的10.7%。中国经济增长动力正从传统的投资拉动、出口拉动向消费拉动转变,建设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促进海岛旅游、度假旅游与购物旅游结合,有助于吸引中外游客上岛消费,让流失海外的巨大购买力回流。
二 有利于推动“海岛旅游热”,扩大沿海开放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出境旅游热、入境旅游冷”。近年来,中国居民出境游呈爆发式增长,从2005年的5087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2亿人次,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其中以海岛为目的地的旅游约占全部出境游市场的1/4。相对而言,中国入境游增速缓慢。根据国家旅游业统计数据,2005—2015年,中国入境游一直维持在1.2亿—1.3亿人次,入境游人次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与增长迅猛的出境游形成了强烈反差。从旅游服务贸易看,自2009年以来,中国旅游服务贸易一直逆差,2013年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逆差1079亿美元,2015年逆差上升到1781亿美元。借鉴国际知名海岛开发经验,建设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岛旅游带,有利于促进海岛旅游业发展,提高中国海岛的国际知名度,推动中国沿海扩大开放。
三 有利于解决进口商品“价格倒挂”难题,减缓出境“购物游”
《2015年中国旅游统计报告》显示,中国2015年出境旅游购物消费6841亿元,在日本、韩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境外旅游购物超过7000元。近年来,中国80%以上的出境游客将购物作为最主要的目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外进口品存在较大价差,加上日本、韩国和欧洲多国实行购物退税政策,致使中国游客“出境游”变成了“购物游”。目前,中国进口消费品特别是奢侈品关税仍在平均30%的高水平,酒类等则高达50%,加上奢侈品进店的流转税,价格比原产地高出许多。创建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实行“离岛免税”政策,取消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及流转税,有利于缩减进口品的国内外价差,减缓出境“购物游”。
第二节 高质量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的最佳选址
建议选择浙江舟山普陀岛和海南全岛建设高质量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一 普陀岛和海南岛区位优势明显
普陀岛所属的舟山群岛地处中国东部黄金海岸线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处,背靠“长三角”广阔经济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走向世界的主要海上门户,与东北亚及西太平洋一线主力港口釜山、长崎、高雄、我国香港、新加坡等构成一个500海里等距离的扇形海运网络。海南岛地处南海国际要冲,是大西南出海前沿,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中心位置,内靠珠江三角洲,外邻东南亚国家,靠近东亚与东南亚之间的国际深水航道,既是国际海运必经通道,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发展的重要枢纽,拥有沿海、沿边、岛屿等地缘优势。
二 普陀岛和海南岛旅游资源优势明显
在全国12个海岛县中,普陀岛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拥有两个风景名胜区岱山岛和桃花岛,初步形成朱家尖、桃花、东极、东港等海岛特色休闲度假项目集聚区,是中国海岛旅游的聚焦点、“长三角”海岛旅游目的地、佛教朝拜圣地,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城市、海岛宜居城市。海南岛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资源丰富多样且组合度好,在较小范围内集中了滨海沙滩、热带雨林、珍稀动植物、火山与溶洞、地热温泉、宜人气候、洁净空气、民族风情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三 普陀岛和海南岛开放政策优势明显
2013年国务院将舟山群岛新区确定为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性规划区,标志着舟山群岛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普陀岛正在制定“全景普陀”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行动计划,深度拓宽“全景普陀”目的地发展空间,努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实行省直管县(市)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央赋予了特区立法权,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方面给予了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在建设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方面优势明显。
第三节 建设高质量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的建议
建设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的关键在于突破政策障碍,加大政策扶持,放大离岛免税效应,提高海岛国际知名度,打造与巴厘岛、济州岛、马尔代夫等一样的中外游客心仪的世界著名海岛。因此,建议对普陀岛和海南全岛创建国际海岛旅游免税试验区给予政策支持。
一 实施离岛购物免税政策
韩国济州岛、日本冲绳岛等实施离岛购物免税政策后,入岛游客人数快速上升。济州岛离岛免税商品品种共15大类,每人每次免税购物限额40万韩元,一年可免税6次;冲绳岛每次限购20万日元,没有购物次数限制。海南岛尽管在离岛免税方面作了探索,但在免税额度、免税品种等方面仍有不少限制,限购额度低、免税品种少、价格比国外高,难以吸引消费回流。建议借鉴韩国济州岛、日本冲绳岛等开发经验,在免税购物的限次、限值、限量、限品种等方面制定更有吸引力的政策。合理设置离岛免税商品范围和数量,将人均每次消费上限额度定为3万元人民币,不设购物次数限制,释放非岛内游客在海岛免税店的购买力。
二 对国外游客购物免(退)税
国外游客在免税店购买国产商品实质上是间接出口,对所购商品实行免税本质上是对国内产品实行出口退税。为吸引更多国外游客购买国产商品,提高国外游客对中国制造的知晓度,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建议针对国外游客海岛购物设置合理的免(退)税率和免(退)税范围。制定国外游客海岛购物免(退)税商品目录,探索直接在商品价格中扣掉流转税的办法,对国外游客海岛购物实行免(退)税。免税店退税模式可选择大多数国家推行的专业代理公司退税模式,海关及税务部门可委托专业代理公司在机场、港口、车站等出境口岸设立退税点,为国外游客办理退税业务。
三 认证和推广一批“中国精品”
建议由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联合认证,推出一批中国制造精品,向社会公布精品目录。进入普陀岛和海南岛免税店的商品,应严格监管这些商品的原材料来源、制造工艺、质量标准及服务体系。制定中国精品进入免税店的税收支持政策,建设一批“中国精品馆”“中国高端消费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国制造采购中心”,吸引本土知名品牌入驻海岛免税店,扩大本土品牌产品的消费和出口,打造“中国制造”金字招牌,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
四 加强免税店政策扶持
积极支持免税店网络建设,统筹海岛景点与免税店一体化布局,在景点周边2千米半径内设立免税店。与境内外免税大公司合作,发展类型多样、品种丰富的免税店,包括岛内免税店、机场免税店和港口免税店,把海岛旅游与免税购物结合起来,扩大离岛免税效应。在机场、车站、港口建立与免税店相衔接配套的服务系统,大力推进“互联网+免税店”,开设网上销售和服务窗口,实现购买与提货、景点与机场(港站)、岛内与岛外服务的无缝衔接,使离岛购物和免(退)税办理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