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过失致人重伤案
概 念
本罪是指行为人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
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35条的规定,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结果犯,行为人过失伤害他人,必须造成“重伤”的结果,才构成本罪,予以立案。至于“重伤”的具体标准,是指《刑法》第95条规定的几种伤害情形。
定罪标准
犯罪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权,身体权是自然人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其客体为身体即自然人的躯体,包括四肢、五官及毛发、指甲等。
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认定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需要注意两点:(1)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法律不仅要求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造成他人实际的伤害结果,而且要求这种伤害必须达到重伤的程度。如果过失致人轻伤,则不构成犯罪,行为人只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也是本罪和故意伤害罪的重要区别之一。对重伤的认定,应当依照《刑法》第95条的规定,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发布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由法医正确地加以鉴定。过失致人重伤罪的鉴定依据、鉴定程序、审查原则和认定标准同故意伤害罪中对重伤的鉴定是相同的。(2)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还要求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有直接因果关系。即行为人的行为直接地、必然地造成了这种重伤结果,行为人的行为是造成这一重伤结果的决定性的、根本的原因。如果重伤结果的产生,并不是由该行为人的行为所直接决定的,也就不能追究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前者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后者是指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被害人重伤的结果。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本质特征在于:行为人既没有杀人的故意,也没有伤害的故意,只是出于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才造成被害人重伤的结果。如果事实证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引起的重伤结果的发生并没有预见,而且根据实际情况也不可能预见,则属于意外事件,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罪过,因而对重伤不负刑事责任。
罪与非罪
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关键看是否构成重伤。
本罪与意外事件致人重伤的界限,关键看行为人对他人重伤的结果是否能够预见、应否预见。这需要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行为当时的情况来考察。
此罪与彼罪
一、本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在司法实践中,有人往往将过失伤害致人死亡的案件定为过失伤害致人死亡,尤其是对于因过失当场致人重伤,但由于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的案件,更容易被认定为“过失致人重伤罪”。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于法无据,而且也不符合犯罪构成原理。“过失伤害致人死亡”,实质上就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无非是在这种案件中,行为人对他人重伤、死亡的结果都是存在过失。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区别,在于过失行为最终引起的结果是重伤还是死亡。是重伤的定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死亡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二、本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果行为人以轻伤为故意,而过失地导致了他人重伤的,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而不应以过失致人重伤罪对行为人定性。
证据参考标准
主体方面的证据
一、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年龄、身份等自然情况的证据。
包括身份证明、户籍证明、任职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特定职责证明等,主要是证明行为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出生地、职业(或职务)、住所地(或居所地)等证据材料,如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工作证、出生证、专业或技术等级证、干部履历表、职工登记表、护照等。
对于户籍、出生证等材料内容不实的,应提供其他证据材料。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应有护照等身份证明材料。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犯罪的案件,应注明身份,并附身份证明材料。
二、证明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是否具有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如是否属于间歇性精神病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证明材料。
主观方面的证据
证明行为人过失的证据:1.证明行为人过失的证据:证明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证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证据;3.证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证据。
客观方面的证据
证明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犯罪行为的证据。
具体证据包括:1.证明行为人过失用发火器伤害他人行为的证据:(1)手枪;(2)步枪;(3)口径枪;(4)钢珠枪。2.证明行为人过失用爆炸物伤害他人行为的证据:(1)手榴弹;(2)炸药;(3)雷管。3.证明行为过失用锐器伤害他人行为的证据:(1)尖刀;(2)弹簧刀;(3)刮刀;(4)砍刀。4.证明行为人过失用钝器伤害他人行为的证据:(1)棍子;(2)铁锤;(3)石块;(4)砖头;(5)木板。5.证明被害人有过错行为的证据。6.证明行为人过失致他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行为的证据。7.证明行为人过失致他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机能行为的证据。8.证明行为人过失致他人身体有重大伤害行为的证据。
量刑方面的证据
一、法定量刑情节证据。
1.事实情节:(1)致人重伤;(2)其他。2.法定从重情节。3.法定从轻减轻情节:(1)可以从轻;(2)可以从轻或减轻;(3)应当从轻或者减轻。4.法定从轻减轻免除情节:(1)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5.法定减轻免除情节:(1)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3)可以免除处罚。
二、酌定量刑情节证据。
1.犯罪手段;2.犯罪对象;3.危害结果;4.动机;5.平时表现;6.认罪态度;7.是否有前科;8.其他证据。
量刑标准
法律适用
刑法条文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