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管理:让你的团队动起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01 越管越忙

教你从『上手干』到『砍掉手』

当你成为一个小小管理者的时候,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本来以为“当官”了,终于可以喝着咖啡看看新闻了,结果你的每天可能是这样的:

● 早上一醒来,工作群里各种@你的短信;

● 打开邮箱,上百封未读邮件等你回复;

● 到办公室,随时都有可能被人叫过去开各种会议;

● 忙了一天刚准备下班,某个下属又等在门口,说想和你聊聊工作;

● 终于到了周末,原以为可以歇口气了,结果老板又叫你,说某个数据需要尽快提供。

于是,你开始怀疑,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当了管理者反而会越管越忙呢?而且这种忙看上去要形成恶性循环:那就是自己会成为一个停不下来的陀螺姑娘,一直在原地打转。

其实,在我最开始管理团队的时候,我的日常也是这样的,直到后来我才发现,原来我的管理进入了95%的管理者都会进入的误区:就是刚刚说到的“越管越忙!”大家在阅读本章节之前,我想给大家分享我的一个学员的故事,他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王毛毛。他之前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电话销售,在做了2年的销售代表之后,被提拔为销售经理,带着5个销售代表。在最开始当上销售经理的时候,他很开心,每次在电梯遇到自己的下属和自己打招呼,他都有一种“终于当个小官可以管着别人”的感觉。

可是很快,王毛毛就发现“管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第一件棘手的事情是,王毛毛发现他的下属李伟,因为他刚来不久,对电话销售的工作也不是太熟悉,所以每次怎么给客户把产品介绍清楚这种事,都需要王毛毛手把手地教。一开始,王毛毛觉得这样子能带人,能教别人的感觉还挺好。后来,他发现李伟需要帮忙的问题实在太多了,而且一遇到问题李伟自己不先想办法解决,而是直接来找王毛毛说:“经理,我又不知道怎么办了,你能帮帮我吗?”

就这样,身为经理的王毛毛,每天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帮助李伟解决工作中的常识性问题,感觉自己不像领导更像一个“老师”。甚至在遇到特别难搞定的客户时,李伟发现自己搞不定,王毛毛看李伟效率如此低下简直是浪费时间,只好说让我来吧!于是就撸起袖子自己干了。其他同事一看,原来自己的经理这么能干,也开始向李伟学习,只要遇到困难的问题,统统来找王毛毛。有时候王毛毛教了很多遍,发现下属还是模棱两可,考虑到每天的业绩压力,王毛毛想与其这样一遍遍教,还不如自己上手干来得快。10分钟能够解决的事交给下属去干,至少要花1个小时,而且下属干最多达到60分;自己干用不了10分钟就能搞定,最起码80分以上。于是时间一长,王毛毛发现每天都有大量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只要他没快马加鞭地解决,这些问题就堆成了小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怎么办?到底是让下属干,还是自己干呢?如果让下属干,必定浪费更多的时间;如果自己干,自己还有其他工作要做,完全忙不过来啊!反倒是越干越累,越干越忙。王毛毛问我:“老徐,这可咋办?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吧?”我笑了笑问王毛毛:“你觉得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到底在管什么呢?”他摸了摸头说:“不就是管人吗?”我说这个答案只答对了一半,管人具体是管理人的什么呢?是管别人做什么呢?还是管别人想什么呢?他说,这个还没想过。

我告诉他说,其实管人是有一个金字塔方法论的。这个管理方法论也是我的老板教我的,他同时管理5个事业部,涉及公司50%以上的营业收入。他告诉我,管理是分层级的,这个层级构成了管理的金字塔模型。

什么叫金字塔模型?

详细来说,就是把管理的对象分为三层的金字塔结构。其中,底层也就是第一层,是管人的行为。就是你让他干什么他就照着这么干,不让他干什么他就不能这么干。比如你让他炸薯条,他就按照薯条要求的大小、多少、油温、炸的时间等一系列标准去做,简单点说,就是你说标准和要求,让他照做。

第二层,也就是中间层,是管人的预期。预期是什么呢?预期就是在一件事中你和对方期望达到的效果。这个过程既包括对自己的预期,也包括对他人的预期。比如王毛毛和李伟,王毛毛首先要管理自己对李伟的预期,对于一名新员工来说,对他的预期是什么呢?可能是第一个月每天能打通30个客户电话,同时也要告诉李伟,第一个月的预期是每天最低完成30通电话;第二个月的期望是每天最低完成50通电话,逐渐进步……

第三层是顶层,管人的驱动力。什么是驱动力呢?就是类似一辆小汽车的发动机,如果你给这辆小汽车安上了发动机,这辆车自然会跑得很快。相反,如果你没有给他安装驱动,即便他有汽车的轮胎,也跑不快。在工作中也是一样的,人和人的驱动力不同。有的人是追求工资待遇不断提高,有的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能被团队认可,还有的人希望团队氛围好,等等。

所以,这三个层次合起来,就构成了管理的金字塔模型。

图 1-1 管理金字塔模型

我们回头再看看王毛毛的故事。

在王毛毛看来,管人就是让下属听他自己的话。所以,他在对下属的行为进行管理的时候就犯了第一个错——不是自己做让下属照做,而是直接自己伸手做。那这种做法错误在哪里呢?站在下属的角度,心想既然领导做得更好,那就交给领导做吧。我有困难就来找你,谁让你是我的领导呢?我的困难就像是我肩膀上的猴子,当我不知道怎么处理它的时候,我就把这只猴子赶到你的肩膀上。你去处理好了,处理对了,我觉得你很厉害;如果处理不对,也跟我无关,反正猴子我已经赶到你的肩膀上去了,责任就都在领导你的身上了。

所以,在第一层上,王毛毛犯的错误就是自己直接上手替下属干,结果导致自己越管越忙,整个团队效率低下。正确的做法是,先让李伟自己去想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如果他实在想不出解决方法,他可以去咨询同事,去查阅书籍,去网上搜索,而不是一遇到问题,王毛毛就直接上手帮他解决。

同样,在管理金字塔的第二层,王毛毛的错误在于他没有给李伟设立预期。如果他希望李伟在第一个月每天能打通30个客户的电话,那么务必让李伟明确自己的目标任务。当王毛毛“感觉李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其实是王毛毛没有管理自己对李伟的预期。正确的做法是王毛毛应该先和李伟充分沟通好对工作的预期,这样,如果李伟没有达到应该如何惩罚,达到了如何表扬,进一步提高李伟独立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第三层,则是王毛毛在管理的过程中根本没有去思考李伟的驱动力是什么,只是思考了自己要什么结果,所以才会越管越忙。那么正确的做法其实是王毛毛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观察,或者与李伟沟通,了解李伟在这份工作中想得到什么?通过李伟想得到的东西来激励李伟。

我把这些建议给到王毛毛后,他恍然大悟,原来管理的金字塔模型这么重要,自己之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唯一想的就是为了干出结果自己能够上手干就干,总不能下属工作效率低就这样一直拖着吧,结果到最后完全应付不过来。他自己反思后告诉我,应该从自己“上手干”变成“砍掉手”,“砍掉”自己那只特别想伸出去自己干的手,把主动权交给下属,让下属真正行动起来。

于是,王毛毛很快在团队里实施起来。他先找到李伟,并针对李伟对这份工作的预期进行了详细沟通,让李伟建立起与自己同频的预期,并让他一步一个脚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万一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自己再协助解决困难。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王毛毛也给李伟一个模仿过渡期,就是王毛毛先示范,李伟模仿,哪里不对再进行针对性的改正,直至王毛毛完全放手让李伟去操作。最后,团队也越来越有战斗力,而不再是王毛毛一个人在战斗了。

课程小结

怎么样?你在管理中对你的下属,从他的行为到他的预期,再到他的驱动力,有没有这么分层地去管理呢?今天的课程老徐想告诉你的是:能让我们从繁杂的管理中解放出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我们放手,尽量不去插手,而是让下属充分发挥他的能动性,只要在双方预期范围内一点点进步,团队的战斗力也会一天天提升起来。你学会了吗?

布置作业

亲爱的同学们,你听完王毛毛的故事,有没有相同的感受呢?老徐讲的金字塔的方法你掌握了没有呢?这三层的管理你到了哪一层呢?或者你经常在哪一层会遇到问题呢?我们今天的作业是,讲一讲你在过去的管理中忙得团团转的时候,你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