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铸钢为城
攀枝花和上海的两种路径
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连续多月在世界钢产量中占比突破60%,这是中国继1996年首次突破钢年产量1亿吨大关、跻身世界第一产钢大国后,突破的又一节点。新冠疫情后,中国经济快速复苏,中国制造在全球的存在感进一步增强。
钢铁是工业的筋骨,也是国家工业化的支柱。一个国家钢铁工业的发展水平往往被视作衡量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大国在其现代化进程里,都曾不遗余力地发展过钢铁产业。工业革命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地理版图曾因主要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国力变化,发生过巨大变化,这被称为钢铁生产“王冠”的东移。最初的王者是英国,19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是英国,它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1890年,美国超越英国跃居世界首位,与之相应的是美国的制造业也跻身世界第一。此后的80年间,美国的钢铁生产遥遥领先,1947年钢产量占全世界比重曾达56%。但随着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74年苏联产钢量跃居世界首位。1980年,日本的钢产量也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二。
中国的钢铁产业在漫长的岁月里扮演着后发学习者的角色。1893年张之洞设立汉阳铁厂,是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起点。一战期间,中国新式钢铁工业因铁价飞涨得以勃兴,但很快因外部条件变化而迅速夭折。到1949年,中国的钢铁工业从极低的起点开始重建。经历了70多年发展历程,中国最终在世界钢铁产业的生产力迁徙中从配角跻身舞台中央。
如果回顾中国钢铁工业史,会发现这个产业的发展与壮大,自始至终都与国家的命运同频共振。不过,即使同样具有强烈的国家主导色彩,攀枝花和上海这两座城市的钢铁产业依然是在不同的路径中发展起来的。
攀枝花起步于1964年“三五”计划提出的三线建设战略。依托当地丰富的矿藏资源,在备战卫国的号召下,当时的建设者们凭着一腔赤诚,在攀西大裂谷上建起了一座钢城。
而上海宝钢则是中国结束10年动荡,国家的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转回经济建设时期的产物。它建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在当时引进外国技术的项目体量堪称第一,目的在于面向国内市场生产符合市场需求却又无力供应的钢铁产品。宝钢的成长历程,如实体现了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
两座城市虽然体现了钢铁产业发展的两种路径,但它们却同是中国钢铁工业史上不可忽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