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性格与亲子关系——生命早期的情感联系

每个人对于生命早期的经历都没有记忆,但这段经历却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而在这段经历中,母亲是个绝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生命早期我们每个人只能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

活力的丧失——无依恋关系

2016年3月11日中午,杭州乐园的一名工作人员小冯发现了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他独自坐在游乐园中,身旁没有大人陪伴。小冯走上前询问情况,小男孩说他是跟着爸爸来游乐园的,但爸爸去上厕所了,之后就一直没有回来。小冯只能利用广播找人,过了很长时间都没人来领小男孩,小冯只好报警。

警方在查看了游乐园内的监控录像后发现了小男孩的爸爸,父子二人一起进入游乐园,父亲手中还拖着一个行李箱。但在两个小时后,该男子就独自离开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于是,警察只好将小男孩带回了派出所,并帮助他寻找亲人。

与许多和父母走散的孩子不同,小男孩没有哭着找妈妈,显得很平静,看到陌生人也不害怕。小男孩的打扮很潮,发型是很可爱的蘑菇头,民警们因此给他起了一个“小蘑菇头”的外号。

为了迅速与小蘑菇头的家人取得联系,杭州警方通过多种渠道散发消息,希望小蘑菇头的家人看到后尽快来派出所带他回家。

最终,小蘑菇头爸爸的身份得到了确认,即带小蘑菇头进入杭州乐园后独自离开的那名男子。该男子名叫小许,31岁,有一个名叫松松的儿子,与小蘑菇头长得很相似。不过小许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

3月14日,派出所来了一名胡姓女子,她声称是小蘑菇头的母亲,她告诉民警自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可可,小儿子名叫松松,也就是小蘑菇头,今年还不到5岁。胡女士还告诉警方,在松松的左手手腕处有一道疤痕,这是一次医疗事故留下的。胡女士所提供的信息与民警所掌握的信息十分吻合,于是民警就带着胡女士去见松松。

松松见到胡女士后,并不亲热,好像根本不认识她一样。这让民警怀疑起来,难道胡女士是个骗子,来派出所冒领孩子了?胡女士立刻解释道,她真的是松松的妈妈。松松之所以不认识她,是因为他们很长时间没见面了。自从胡女士与小许离婚后,就离开了两个孩子,她再也没见过孩子,直到今日已经两年多了。昨天,胡女士在网上看到了孩子被丢弃在游乐园的新闻,于是立刻赶到了杭州。

胡女士还告诉警方,小许对两个孩子都不错,应该不会做出丢弃孩子的事情来。不过胡女士还向警方提供了一条新线索,她说小许交了一个新女友,姓杜。警方旋即找到了小杜。

小杜告诉警方,她和小许的确是男女朋友的关系,不过在春节前已经分手。在事发前的一天,小杜接到了小许的电话。小许提出要和小杜见面,小杜并不想见小许,但小许的情绪很激动,她担心出意外,就答应与小许见面。在两人见面时,小许是独自一人来的,并没有带孩子。

对于松松这个孩子,小杜说她认识他。在她和小许谈恋爱的时候,就曾带着松松出去玩,松松有时候还会喊她妈妈。对于小许丢弃孩子的行为,小杜表示她很意外,在她印象中小许对孩子很好,不像会做出丢弃孩子这样的事情。

小杜虽然有小许的联系方式,但却打不通小许的电话。胡女士虽然是松松的亲生母亲,但在离婚协议里,松松的抚养权归小许所有,因此警方不能将松松交给胡女士。就在民警为难时,一名姓许的老年男子来到了派出所。

老许自称是松松的爷爷,他是从网上看到了孩子被丢弃的新闻,然后匆匆从香港赶了过来。老许说,他在得知孙子被丢弃的消息时十分生气,立刻给小许打电话,但电话根本打不通,于是他就只能亲自来了。在老许的帮助下,民警终于联系上了小许。

2016年3月16日,小许出现在了派出所。但是小许和松松这对父子的反应让许多人都很意外,他们既没有交流,也没有做出亲密的动作,松松对爸爸的态度十分冷淡。

小许对民警说,他丢弃松松完全是临时起意。他与女朋友小杜的感情很好,但最近却出了问题。在他带着松松去游乐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小杜的电话,小杜告诉他自己要结婚了。这个消息对小许的打击很大,他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于是就丢弃了松松。

对于小许的这番说辞,民警并不相信。在民警看来,小许的丢弃行为是蓄意而为。因为小许是拖着一个行李箱带松松来到了游乐园,而行李箱里都是松松的衣物,没有小许的,很显然小许来游乐园的目的就是丢弃松松。最关键的是,在松松丢失后,小许不仅没有报警和寻找,反而一直回避民警的联系。最终,小许终于承认自己是蓄谋丢弃松松的。

那么小许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来小许在与胡女士离婚后,他要照顾两个孩子,根本忙不过来。后来小许就请了一个保姆来照顾两个孩子。但到了2014年年底,小许因为生意失败赔了不少钱,再也请不起保姆了。没了保姆,小许渐渐觉得两个孩子成了负担。

因为没有时间带孩子,小许只能将孩子托付给亲朋好友。小许将大儿子送到大哥家,到了晚上再接回来。至于小儿子松松,小许想到了寄养的办法,将松松寄养在朋友家里,一段时间换一家。

最终,小许因涉嫌遗弃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在小许被拘留的这段时间内,松松再次寄养在小许的一个朋友家里。松松的爷爷由于还要回香港工作,因此不能将松松带在身边。

对于幼儿来说,情感依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一个人从出生起就能与其他人产生情感上的交流,并对养育者形成情感依恋。通常来说,养育者都是母亲,即幼儿对母亲有着十分强烈的依恋,并能从依恋中获得安全感和快乐。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幼儿无法对母亲产生情感依恋。当然,母亲不是绝对的依恋对象,在幼儿与母亲长期分离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能代替母亲成为养育者,那么幼儿就会对这个人产生情感依恋。

如果幼儿没有可依恋的对象,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松松,频繁地更换监护人,这样会在幼儿的心灵上留下阴影,并影响性格的形成。而且研究表明,许多成年时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其根源都来自幼儿时期的心理阴影。

人际关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与他人产生联系也是我们的心理需求之一。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选择了群居的生存方式,每个人都受到群体的保护,这使得每个人的生存机会大大增加。为此,孤独成了人们所无法忍受的状态,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的本能之中。

如果幼儿无法对养育者产生依恋,那么就会渐渐丧失与人交往的兴趣,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影响性格的发展。

心理学家约翰·鲍勃在研究幼儿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时,发现了一个规律,即幼儿在与母亲分离时常常会经历三个阶段。鲍勃的研究对象是一群15~30个月的幼儿,他们因为生病住院接受治疗,为此不得不长期与母亲分离。

当幼儿刚刚与母亲分离时,会表现出极大的反抗,不停地哭叫,期望母亲回到自己的身边。这是第一阶段,即反抗期。

一段时间后,幼儿渐渐意识到母亲是不可能回到自己身边了,于是不再哭叫,开始变得悲伤起来,对周围的一切都表现得十分冷淡,对心爱的玩具也提不起兴趣。这是第二阶段,即绝望期。

渐渐地,幼儿开始玩玩具并对护士产生了兴趣。但是当母亲来探望幼儿时,幼儿的表现十分冷淡。当母亲离开时,幼儿不再会表现出十分激烈的反应。这是第三阶段,即冷漠期。

在上述案例中,松松的情况与儿童冷漠期的表现非常吻合。他在被父亲丢弃时,没有哭叫的反应,很显然,他早就在辗转的寄养经历中切断了与父亲之间的依恋关系。在父亲出现时,松松显得非常冷漠,好像对待一个陌生人一样。

这种早期的依恋关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早期无法对一个人形成依恋关系,那么他就会生活在痛苦和绝望之中,这些都会对他的性格造成消极的影响。

依恋关系有许多种,其中最糟糕的一种就是无依恋。顾名思义,幼儿没有对任何一个人产生依恋。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一些不健康的家庭中,即父母忽视或虐待孩子。此外,在孤儿院这种情况也十分普遍。

在20世纪4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的孤儿院内,幼儿们无法对养育者形成依恋。孤儿院内的工作人员每天要负责大量的工作,平均每个人要照顾十几个幼儿,根本没时间与幼儿发展情感上的依恋关系,只能做到给幼儿洗澡、换尿布和喂奶等基本工作。

起初这些幼儿会和正常幼儿一样,渴望能与养育者互动,会做出微笑等表示友好的动作,有时也会用哭叫来引起养育者的注意。但这些都没有得到养育者的回应,渐渐地幼儿的行为开始变得不正常起来。

长时间生活在孤儿院的幼儿,就好像一个没有生命的玩偶一样,一点儿孩子该有的活力都没有,整个人显得呆呆的,不会主动与周围的人产生互动,显得十分忧郁。当一个人主动接近他时,他会有一点点的反应和活力。可一旦没人主动与他互动,他就会重新变得呆若木鸡。

在这种无依恋状态下长大的幼儿,会出现许多问题。在其年幼时期,行为问题并不显著,主要表现有进食障碍和生理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与正常人相比,他们的智商更低、语言技能差、攻击性强、不合群、难以与他人相处。

对于孤儿院的孩子来说,如果能尽早被人收养,那么就能渐渐从无依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并与养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如果一个幼儿在孤儿院里待的时间超过了三年,那么他即使被收养了,也很难与养父母建立起正常的依恋关系。由于无法与养父母进行安全的互动,此类幼儿长大后,性格更孤僻,很难交到朋友,还会经常惹麻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马尼亚由于经济低迷、人口锐减,政府开始鼓励人们生育,并且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过多的孩子势必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许多家庭便选择将孩子送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在这里接受批量抚养,这里的孩子也因此过早地进入了集体生活。

教养院的生活与孤儿院无异,20~30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房间里,一个工作人员要同时照顾10~20个幼儿,每个孩子都生活在无依恋的状态中。这些孩子长大后都出现了行为异常,无法与人交流,总是独自坐在角落里,甚至会出现像自闭症一样的某种刻板行为,如不停地前后摇晃。

1990年,罗马尼亚的政治和社会转型后,教养院里的许多孩子都被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家庭领养。在领养的家庭里,这些孩子出现了许多行为问题,并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美国,一部分孩子被送到了底特律儿童医院接受大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他们的大脑发育与正常人不同,海马回和杏仁核等许多部位都不正常。这说明,无依恋会导致情感发育不良,并会直接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造成病理性的改变。这种病理性的改变是不可逆的,就好像一个人在长身体的时候营养不足,无法长高。一旦错过了这个黄金期,以后即使营养再充足,也无法长高了。

像孤儿院、教养院这种情况,在现如今的生活中很少见了。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意味着年轻的父母没有时间去照料孩子,于是寄宿现象出现了。现在许多幼儿园都是全托制的,父母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一周接一次或两周接一次。这些全托制的幼儿园因为收费不菲,软硬件条件都很好,父母对幼儿园也很满意,甚至会觉得幼儿园的条件比家里还好。但实际上,这种全托制的幼儿园与孤儿院的生活十分相似,孩子无法在情感上产生正常的、安全的依恋。也就是说,在全托制幼儿园的孩子相当于半个孤儿。

圆圆在3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全托制的幼儿园,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幼儿园,他的父母也很满意。圆圆的父母觉得在这样的幼儿园里能尽早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圆圆在幼儿园学会了自己洗袜子和内裤,吃饭、睡觉都不用父母操心,看起来比之前要乖许多。

同时,圆圆的父母也注意到他不如原来那么活泼了,也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有一次,圆圆跟着父母去参加一个聚会。聚会上都是圆圆父母的好朋友,还有另外两个小朋友,与圆圆同岁。这两个小朋友在相熟后,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去玩。圆圆的父母也鼓励孩子去和小朋友玩,但圆圆拒绝了,一脸不高兴地坐在那里。后来他便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不撒手,看起来又忧郁又烦躁。因为圆圆的内心有十分强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而这些与他在全托制的幼儿园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团圆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因此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尽早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但独立不应该在生命早期就过早进行,对于幼儿而言,依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

一个人如果过早地离开父母独立生活,那么势必会给他的心灵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创伤程度相当于成人失去至亲时的痛苦感受。

舒适与快乐——互惠依恋

小静是个女强人,她自从结婚后,就一直被婆婆催着生孩子。但在小静看来,孩子就是大麻烦,她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大多数的父母都会对一个流着口水、不停哭叫、不能自理的婴儿投入那么多的感情。但是当小静意外怀孕生子后,她的看法改变了。她每天下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回家看孩子。

有一次,孩子好几天都没排便,小静十分担心。后来,小静就按照婆婆的建议给孩子抠大便,以帮助孩子排便。当小静的闺密知道这件事情后十分吃惊:“真是想不到,你这个有洁癖的人,居然会去做这样的事情!”小静一脸坦然:“这有什么,让我为宝宝做任何事,都是义不容辞的!”

依恋关系对于婴幼儿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对母亲的依恋不仅意味着生存,同时也是一种心理需求。但人们往往会忽视一点,即这种母婴依恋是相互的,是一种互惠的关系,不论是婴幼儿还是母亲,都能从这种互惠依恋中体验到舒适和快乐。这也就是为什么小静会有这么大的转变的原因所在。

对于一对正常的夫妇来说,他们会对孩子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在母亲怀孕期间,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都会幸福地讨论着孩子的将来。当母亲第一次感到胎动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惊喜的感受,母亲也十分乐意与父亲分享这种喜悦。

当孩子诞生后,父母亲都会期望着能与新生儿产生亲密的接触,尤其是母亲。这种亲密的接触主要表现在皮肤与皮肤的接触上。在亲密接触的过程中,新生儿会迅速地与母亲建立起情感上的连接,这有助于互惠依恋关系的产生。

对于新生儿而言,依恋情感的建立有一个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主要是指出生后的几个小时。如果母亲能在敏感期内与新生儿产生亲密的接触,那么就会建立起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十分强烈且持久,远远超过后来所建立的依恋关系。因此,每个母亲一定要牢牢把握住这个敏感期。

当然敏感期也不是绝对的,依恋关系需要慢慢建立。例如在不少收养家庭中,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虽然错过了敏感期,但也能建立起互惠依恋的关系。

在互惠依恋关系中,双方之间的互动变得尤为重要。对于婴儿来说,母亲的反馈十分重要。婴儿通常会对母亲报以微笑,如果母亲回馈给婴儿微笑,那么婴儿就会很开心。如果母亲总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婴儿的微笑,对婴儿所发出的积极信号无动于衷,那么婴儿的微笑就会消失,会伤心地哭泣起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双方也越来越能从互动中感受到快乐和舒适。互动的方式有很多,其中游戏是十分常见的。

当母亲与幼儿做游戏的时候,一定要细心留意幼儿的反应。如果幼儿表现得十分活跃,那么游戏就能继续;如果幼儿突然平静下来,那么就说明他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如果母亲继续与他做游戏,就会让他觉得痛苦,他会拒绝母亲的互动要求。

互惠依恋属于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不仅母亲能从这种依恋中体验到快乐,婴儿也能从中感到安全。当婴儿面对陌生环境时,常常会觉得焦虑和恐惧,但如果母亲在身边,那么他就会得到安慰,不再那么焦虑和害怕了。

悲伤的“安静脸”——慢性抑郁的母亲

李某有一个7岁的儿子,她在2014年下半年辞职回家休息,此时的李某已经被精神焦虑折磨了很久,她想要自杀,想了许多自杀的方法,像跳楼、跳海、吃药等,李某甚至想通过杀人来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这样法院就会判处她死刑。回到娘家休养期间,她还专门到医院做了检查,但检查的结果显示她的身体很健康,但精神方面却患有癔症。

2015年2月1日,李某的儿子小浩放假了,爸爸让小浩到姥姥家陪妈妈。在2月2日的上午8点多,李某让小浩按照她制定的作息表进行学习,但小浩不肯,他想继续看电视和玩手机。于是小浩就不停地吵闹,李某觉得儿子太闹腾了,就用绳子捆住小浩的双脚,将小浩按倒在床上,并用透明胶布封住了小浩的口鼻,还用被子盖住了小浩。小浩一直不停地反抗,李某就用力按住小浩的身体阻止他继续反抗,直到小浩不再动弹后,李某才放开,然后倒在一旁睡着了。

等李某醒来后发现小浩已经没有了气息,不久李某的父亲、妹妹以及妹夫来到了现场。此时房门已经被李某反锁住了,父亲只能拿出钥匙将门打开,看到房间内的情景后,他们立刻拨打了报警电话,而小浩在送往医院的途中经抢救无效死亡。

在现实生活中,像上述案例中这种极端的状况是很少见的,但是母亲患抑郁症的情况却很常见,尤其是慢性抑郁。抑郁的父母很难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所发出的积极信号无动于衷,渐渐地孩子也会变得抑郁起来。

每个人对于生命早期的经历都没有记忆,但这段经历却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而在这段经历中,母亲是个绝对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生命早期我们每个人只能与母亲建立起亲密的依恋关系。

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精神病学和生物行为学院的教授斯霍勒博士认为,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建立了一套情绪机制,但他们并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需要从与养育者的互动中掌握这项能力。因此,对于婴儿而言,养育者就变得尤为重要,当婴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后,也就产生了自我认识。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曾经做过一个安静脸实验。在这项实验中,母亲最初会按照特洛尼克的要求与孩子进行互动,孩子会显得很开心。然后特洛尼克就要求母亲一直保持安静脸,即面无表情的样子,无论孩子怎样表现,母亲都必须毫无反应。

在实验刚开始时,孩子就发现了母亲的不对劲,于是开始用微笑等友好性动作来与母亲互动,想要引起母亲的注意,但母亲依旧是安静脸。于是孩子继续尝试着与母亲互动,母亲还是面无表情,最终孩子忍不住崩溃大哭起来。

虽然参加实验的孩子年龄都很小,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但从他们的种种反应中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当时的心境:“为什么妈妈对我的微笑毫无反应呢?真是太糟糕了!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妈妈不给我一个笑脸呢?”

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常常会把得不到母亲关爱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认为是自己的错,或者直接认为自己不配得到母亲的爱,从而会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

林恩·默里教授对100名母亲进行了16年的跟踪调查,其中有58名母亲出现了产后抑郁的症状。当这100名母亲的孩子长到18个月、5岁、8岁、13岁和16岁时,默里会对这些母亲与孩子的精神状况进行测试,以观察母亲的抑郁是否会影响孩子。通过调查研究默里发现,如果母亲患有抑郁症,那么孩子将来患有抑郁症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在一个人出生后的两年内,他的大脑发育进入一个黄金期,大脑神经元会成倍增长,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特定的精神结构。这个时期,母亲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母亲患有慢性抑郁,那么她将无法解读婴儿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对孩子会显得很冷漠,就好像安静脸实验中的表现一样。

在安静脸的实验中,当孩子的微笑只换来了母亲的面无表情后,孩子出现心跳加速、体内压力激素增加的情况。这只是一项实验,在实验过后母亲会立刻恢复正常,并与孩子积极互动。但在现实生活中,慢性抑郁的母亲会长期保持安静脸、忽视甚至虐待孩子。孩子会在一次次渴望互动的过程中,渐渐产生羞耻感,于是便出现了自我安抚的动作,例如吃手指或用手抓自己。

这种积极情感得不到回应的痛苦感受,不仅儿童无法承受,就连成年人也难以承受,因为这意味着自己的真情得不到回应。有一个男人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姑娘前,曾信誓旦旦地对兄弟说,他一定会排除千难万险将女神追到手。但没过多长时间,男人就放弃了,他的每一次友好请求都得不到回应。每当他给姑娘发微信想聊天的时候,姑娘就会回他一句话:“你有事吗?”渐渐地,男人就放弃了,他对兄弟说,他最讨厌看到这句话,比打他一巴掌还难受,好像自己没事就不能找她聊天了一样。

在恋爱关系中,一个人之所以会长时间地追求另外一个人,与对方给他的积极回应是分不开的。如果对方的反应一直是冷冰冰的,好像是捂不热的石头一样,那么追求者很快就会放弃。

这种相似的场景还出现在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情人沃伦斯基是个很冷漠的人,当他们在舞池里跳舞的时候,安娜觉得自己爱沃伦斯基,而沃伦斯基也爱自己,安娜一直用充满爱意的目光直视着沃伦斯基。如果这时,沃伦斯基能回应一下安娜的目光,那么安娜的幸福感一定会爆棚。但沃伦斯基却面无表情,他没有给出任何回应,这让安娜觉得非常心痛,并产生了羞耻感。

慢性抑郁的母亲除了会给孩子带来痛苦的感受外,还可能将抑郁的情绪传染给孩子。英国雷丁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母亲曾有过产后抑郁,那么41.5%的孩子在长到16岁时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儿童无法对患有抑郁症的母亲产生安全依恋,即无法从母亲这里获得安全感。

情感上的不安全——缺乏敏感性

英国发展心理学家约翰·鲍比提出了著名的依恋理论,在他看来,生命早期的依恋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性格发展。他的学生玛丽·爱因斯沃斯在之后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并提出了一个新的依恋理论,即依恋的安全性。

在爱因斯沃斯看来,个体之间的依恋关系之所以会存在差异,是源于依恋的安全性或不安全性。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爱因斯沃斯设计了陌生情境实验,用来测试1岁婴儿对母亲依恋的安全性。

爱因斯沃斯为参加实验的母亲们和儿童们准备了一个房间,房间很舒适,还有一些玩具。接下来,儿童们将会面临不同的情境。

第一种情境是实验组织者向母亲和儿童介绍实验室,然后离开;第二种情境是儿童在母亲的陪伴下在实验室内玩游戏;第三种情境是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并与母亲交谈;第四种情境是母亲离开实验室,留下儿童与陌生人相处;第五种情境是母亲回来,并安抚儿童,陌生人离开;第六种情境是母亲离开实验室,儿童独处;第七种情境是陌生人再次进入实验室,并安抚儿童;第八种情境是母亲再次回来,安抚儿童,并尝试着与儿童一起玩玩具。

在这些情境中,有三类情境是最重要的。在第二种情境中,环境虽然是陌生的,意味着不安全,但由于有母亲的陪伴,儿童的不安全感会削弱许多。如果儿童对母亲的依恋是安全的,那么他就能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并开始自由探索,即玩玩具。在第四种和第七种情境中,母亲离开,儿童与陌生人独处。对于儿童来说,陌生人是一个未知的威胁,会使其产生压力。儿童对陌生人友好安抚的接受能力也可以测验出他依恋关系的安全性。在第五种和第八种情境中,母亲回来,这是儿童与母亲重聚的时刻,儿童对母亲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爱因斯沃斯通过观察实验儿童在这些情境中的反应,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关系划分为四种,即安全型依恋、拒绝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是这四种依恋关系中最健康的一种,大约占样本的65%。在此种依恋关系中,母亲会给儿童带来心灵上的安抚,儿童在母亲的陪伴下,能尽快适应陌生环境,并与陌生人进行友好互动。当母亲离开时,儿童会焦躁不安,有典型的分离焦虑。可是当母亲回来时,儿童就会十分高兴,并与母亲产生身体接触。

拒绝型依恋,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大约占样本的10%。儿童虽然有母亲的陪伴,但紧紧地与母亲挨在一起,很少会主动探索陌生环境,面对陌生人的友好互动也充满了警惕。当与母亲重聚时,儿童会产生矛盾的行为,既渴望与母亲靠近,又拒绝与母亲产生身体上的接触。这说明儿童此刻的心理是矛盾的,对母亲归来感到高兴,但又很生气母亲的离开行为。

回避型依恋,也是一种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大约占样本的20%。儿童与母亲的关系显得很冷淡,不会出现亲密的互动,当母亲离开时,也不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儿童能与陌生人进行交流,但有时会显得很冷淡。

混乱型依恋,是最不安全的一种依恋关系,大约占样本的5%。所谓混乱型依恋,就是指拒绝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结合。在与母亲重聚时,儿童可能会显得很冷淡;也可能想靠近母亲,但当母亲主动与儿童接近时,儿童却会跑开。

在这项实验研究中,参与实验儿童的年龄只有1岁,他们在这么小的年龄段所体现出的不同依恋类型会影响他们长大后的性格发展吗?一项追踪调查研究的结果或许就是最好的答案。

在这项调查研究中,研究者对一些儿童测量了他们的依恋类型,这些儿童只有15个月大。等这些儿童长到三岁半时,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研究者对他们进行观察。结果发现,那些能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幼儿园里最受小伙伴们欢迎,而且学习能力也很不错。相反,那些没有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在幼儿园性格很不讨喜,在加入其他小伙伴的游戏时显得非常被动,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学习能力也很差,他们好像对学习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当这些儿童长到十一二岁时,研究者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观察,这次研究者是在他们参加夏令营活动时进行观察的。研究者发现,那些安全依恋的儿童在成长到青少年阶段时,性格依旧很受欢迎,他们有很多朋友,社会交往技能也比较强。而那些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儿童在成长为青少年时,出现了许多行为问题,没什么朋友、不遵守纪律、缺乏迎接挑战的热情等。

又过了几年,当这些儿童长到十五六岁时,研究者再次对他们进行了观察,结果这次得出了与上次相同的结论。

这项调查研究说明,依恋关系对一个人性格形成十分重要,甚至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在儿童身上表现出的依恋类型,在成年后也会有所显现。不同成年人也有不同的依恋类型,而依恋关系同样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性格。

安全型,此类成年人很容易与他人产生亲密的关系,能安心地依赖他人,也给他人带来安全感,不会担心被人抛弃,也不担心与他人关系太过亲密。大约有60%的人属于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此类成年人很难与他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当与人关系密切时,他会有紧张和不自在的感觉,并且很难相信和依靠他人。大约有20%的人属于回避型依恋。

焦虑矛盾型,此类成年人想要与他人产生亲密的关系,尤其渴望有一个亲密的伴侣,但却常常担心别人不想与自己在一起,甚至会吓跑别人。大约有20%的人属于焦虑矛盾型依恋。

既然一个人童年时期的依恋类型会影响他之后性格的发展,那么是否可以避免不安全依恋关系的形成呢?很难,因为这与养育者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

在安全依恋关系中,母亲的敏感性很高,她能敏锐地感受到孩子的需要,并且给出积极的反应,还能与孩子形成良性的互动。

在拒绝型依恋关系中,母亲往往容易感情用事,即不会合理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高兴的时候能与孩子进行亲密互动,不高兴时就置之不理。在这样的养育者的照料下,孩子会产生许多矛盾的行为,会通过纠缠、哭喊等方式来吸引母亲的注意,当母亲无所回应时,他们就会显得很生气。

在回避型依恋关系中,母亲往往走向两个极端。其中一个极端总是以消极的状态去面对孩子,无法形成积极的母婴互动关系,因此孩子会觉得母亲不喜欢他,于是就产生了回避型的依恋关系;另一个极端即过度关注孩子,总是给孩子以积极的刺激,当孩子表现出疲惫时,也不会停止。因此孩子会难以承受这种过度热情的母亲,从而表现出了回避的状态。

在混乱型的依恋关系中,儿童极有可能是遭遇了忽视和虐待,从而对母亲产生了一种畸形的依恋,不知道是该靠近养育者还是远离养育者。这种母亲常常缺乏敏感性。

当混乱型依恋关系的儿童长大后也极有可能成为缺乏敏感性的养育者。一个在童年期被忽视或虐待的人长大后,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在有孩子之前,会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孩子。但在照料孩子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例如哭闹、发脾气的婴儿,这些都是很常见的问题。但在缺乏敏感性的养育者眼中,却是很严重的问题,感觉自己被孩子拒绝了,尤其是当婴儿显得漫不经心时,这种被拒绝的感受会更加明显。渐渐地,缺乏敏感性的养育者就会开始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孩子。

小饰和洋子是一对双胞胎姐妹,外貌相似,但谁都能轻易分辨出她们。小饰不仅得到了母亲所有的爱,在学校也很受欢迎,她穿着干净漂亮的衣服,每天都十分快乐;但洋子却显得脏兮兮的,头发也很蓬乱,她的性格很令母亲讨厌,总是给人一种沉默而忧郁的感觉。

从洋子记事起,她就遭到了母亲的虐待。洋子的住处被安排在垃圾桶旁边,只有一床小褥子,每天只能吃小饰剩下的残羹冷炙。洋子还总是遭受母亲的毒打,母亲稍不顺心就会拿洋子撒气。

母亲的性格与洋子很相似,都不擅长与他人交往,虽然在洋子面前显得很恶毒,但在外面却非常沉默。每当母亲在外面受气后,都会回家对洋子拳打脚踢,还威胁洋子,说总有一天会杀了她。

一天,洋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条没有主人的小狗,小狗的脖子上有个项圈。这时,洋子突然想起了之前看到的寻狗启事,觉得眼前的这条小狗就是走失的阿索。于是洋子就抱着阿索按照寻狗启事的地址来到了一栋独立小楼前。这里居住着一个老人,名叫铃木美津子,她就是阿索的主人。

美津子为了感谢洋子,就请洋子进入家里喝茶吃点心。美津子是个孤独的老人,她虽然有一个和洋子一样大的外孙女,但却很少见面。渐渐地,洋子和美津子成了朋友。在一次交谈中,洋子告诉美津子她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姐妹二人的相貌虽然相同,但性格却天差地别,妹妹的性格很受欢迎,她的性格却很让人讨厌。美津子听完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那也是有原因的,并鼓励洋子要努力做出改变。在临别前,美津子还送给了洋子一件礼物,一把家里的钥匙,洋子还从美津子这里借走了一本小说《小王子》。

回到家后,母亲发现了《小王子》这本书,并质问洋子是不是偷来的,还不停地用书殴打洋子,最终将书没收了。

在书里有洋子十分珍视的礼物,也就是美津子送给她的那把钥匙。最终洋子决定趁着母亲不在家时,偷偷将书里的钥匙拿走。

洋子在拿走钥匙还没来得及走出母亲的房间时,突然听到了门响,于是赶紧躲到了床底下。走进来的是小饰,她在找一张CD,之前她曾向母亲借这张CD,母亲没有同意。小饰在翻找CD的时候,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花瓶,花瓶里的水都流在了笔记本电脑上。这下小饰闯下了大祸,笔记本是母亲的工作工具,平时十分爱惜,如果让母亲发现,一定会受到十分严重的责罚。就在小饰非常担心的时候,她突然看到了那本《小王子》,她决定将这一切全都嫁祸到洋子身上。但她不知道的是,洋子在床底下目睹了这一切。

等小饰离开房间后,洋子立刻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她决定不再坐以待毙,于是就去找美津子。当洋子到美津子的家门口时,发现美津子已经中风死了。洋子虽然很震惊,但最后还是带着没人要的小狗阿索离开了。这一次,洋子决定做出改变,不然她一定会被母亲杀死,并被伪造成自杀的样子。

洋子找到了小饰,并告诉她,母亲已经知道是谁将笔记本弄湿了。小饰显得很害怕,洋子便提出两人交换身份,代替小饰受罚的建议。小饰答应了,最终两人互换了衣服,还相约要装成对方的样子。

扮成洋子的小饰先回了家,洋子则待在楼下等着。不一会儿,洋子听到了重物砸地的声音,原来扮成洋子的小饰从楼上“摔”了下来。

这是一个电影故事,电影的名字就叫《小饰与洋子》。对于洋子的遭遇,许多人很不理解,她的母亲怎么能下如此狠手,毕竟洋子和小饰一样都是她的女儿。洋子的母亲为什么会虐待自己的女儿?为什么会对一对双胞胎女儿区别对待呢?电影中做出了解释。

洋子的母亲是未婚怀孕,因此遭受了不少白眼,她的压力很大。研究显示,意外怀孕和不想要孩子的成人很容易成为缺乏敏感性的养育者,即容易忽视和虐待孩子。洋子也曾想象着如果父亲与她们一起生活,自己的境遇或许会好很多。

此外,电影中还提及洋子的性格与母亲的性格非常相似,都不受欢迎。在洋子母亲怀孕期间,她不仅没有丈夫的支持,就连亲朋好友的支持也没有。由此可以想象,洋子的母亲在童年时期也遭受了忽视或虐待,于是就形成了不受欢迎的性格,很难与他人相处。研究表示,如果一个人在生命早期与母亲形成了混乱型的依恋关系,那么他的性格很难受人欢迎,更容易发脾气,甚至会出现反社会行为。

洋子的母亲是个单亲妈妈,独自一人抚养着两个女儿,这种压力可想而知。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即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容易出现性格问题。许多人尤其是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都对这样的说法充满了质疑,并认为这是对单亲家庭的歧视。但这种说法的背后有一定的道理。研究表示,一个养育者之所以会缺乏敏感性,与他所面临的经济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单亲家庭而言,尤其是单亲妈妈,常常面临着经济困难等社会压力,很容易成为缺乏敏感性的养育者。

被遗忘的父亲——游戏伙伴

美国有一个名叫乔治·曼斯尔的海员,他在儿子刚出生不久便出海远航了。3年后,乔治结束远航回到家中,此时他的儿子已经3岁了。乔治惊奇地发现,儿子没有一个正常儿童该有的天真活泼,不仅很自卑、性格孤僻,而且行为举止怪异,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

乔治的儿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这与乔治的3年出海远航是分不开的,他的儿子由于长期缺少父爱,所以便出现了以上的问题,这种症状被称为“缺乏父爱综合征”。不少缺乏父爱的孩子还会出现哭闹、易惊、烦躁、抑郁、多愁善感等症状。

在一个人早年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往往是被遗忘的家庭角色,他的存在更像是一个符号。在绝大多数人看来,父亲的家庭责任就是挣钱养家,而教育孩子则是母亲的责任,像这样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在许多人的心中都是根深蒂固的。但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男孩。研究显示,男孩更容易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概率是女孩的一倍。

宁宁是个男孩,出生在一个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中,宁宁的爸爸在外挣钱养家,宁宁的妈妈是个全职家庭主妇,除了料理家务外,主要的任务就是照顾宁宁。可能是照顾宁宁太辛苦,宁宁妈妈就给他定下了许多规矩,在外玩耍时,从来不会让宁宁玩一些摸爬滚打的游戏,担心他弄脏衣服和鞋子,给自己带来更多繁杂的家务。

宁宁爸爸每天晚上都会回家,但很少会和宁宁玩游戏,他是个典型的大男子主义的父亲,觉得带孩子就是女人的任务,他只需要负责挣钱养家就可以了,而且宁宁爸爸每天上班都很辛苦,每天回到家就只想看看电视然后睡觉。对于宁宁来说,爸爸和邻居家的叔叔没什么区别,只是偶尔逗宁宁玩一会儿,因此宁宁从来不会主动找爸爸玩。

渐渐地,宁宁就变得扭扭捏捏起来,根本不像一个小男孩,而且十分胆怯,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也很少参与到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中。对于宁宁来说,他的成长环境中缺乏男性的典范供他模仿,即缺乏男孩成长中应有的“野性”环境。虽然宁宁长得虎头虎脑的,但实际上一点男子气也没有。

等宁宁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后,他的性格缺点开始暴露出来。他在幼儿园没什么朋友,当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游戏的时候,他只会独自一人待着,他不敢参与其中。有一次,宁宁很想滑滑梯,因为其他的小朋友都在玩,而且玩得热火朝天。但宁宁根本不敢滑,一直胆怯地站在一边。来接宁宁回家的妈妈看到后,就走到滑梯边鼓励宁宁。但宁宁一直在一边等其他小朋友先滑,好不容易等到没人滑了,宁宁开始小心翼翼地往下蹲,这时旁边突然钻出来一个小姑娘,先滑了下去,宁宁立刻缩到一边,继续等待。宁宁妈妈只能继续鼓励:“宁宁快滑下来,不要害怕,有妈妈在下面接着你呢。”宁宁看了看妈妈,伸出了左脚,缩回来,再伸出右脚,再缩回来,最后也没能从滑梯上滑下来。

像宁宁这样的男孩在现代社会并不少见,不少男孩都缺乏男子气概,显得有点女人气,常常被我们称为娘娘腔。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与日俱增,绝大多数的父亲由于工作关系,很少与孩子接触。许多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是形同虚设的,这种现象也因此被称为丧偶式教育。

因此在一些男孩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的周围没什么成年男性,完全被女性所包围,例如母亲和女老师。于是在他们的性格形成过程中,男子气概就成了最稀缺的元素,在长大后很容易成为女子气过重的娘娘腔,缺乏男性应该有的独立性和果断性,甚至可能产生性别认同障碍。除了娘娘腔外,有些男孩还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变成一个喜欢使用暴力的危险男人。

对于男孩来说,父亲不仅是他所仰慕的成年男性,还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不少男孩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无意识地模仿父亲,例如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等等。也就是说,父亲的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男孩的性格。

父爱缺乏综合征的男孩的性格特点主要包括:胆小、容易害羞、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喜怒无常、急躁冲动、感情冷漠。在其长大后很容易出现许多行为问题,例如逃学、离家出走、偷盗、喜好使用暴力,也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70%的少年犯来自单亲家庭。而且美国50%的强奸犯、72%的少年凶杀犯、70%的长期服役犯在其成长过程中都没有父亲的存在。调查还显示,90%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戒毒中心75%的青少年都来自无父家庭。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在缺乏父爱的环境下长大的男孩更容易成长为一个危险的男人。

对于男孩来说,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需要在父亲的指导和带领下学习。如果没有父亲的教育,男孩在长大后会因为所遭受的挫折而无法应对自己的挫败感,从而出现暴力行为和各种反社会行为。

在一个人幼年时期,母亲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一个人能与母亲形成安全依恋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对父亲的安全依恋也十分重要。研究显示,一个人如果能在入学前对父母双方形成安全依恋,那么他就能更好地克服入学时所遇到的困难,较少出现焦虑和社交退缩行为。

如果儿童能与父亲形成安全依恋,那么在情绪控制、人际交往上都会有不错的表现,出现的问题行为也较少。当他进入青春期后,也很少会出现叛逆行为。既然父亲如此重要,那么对于单亲母亲来说,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小王是个单亲母亲,她在儿子4岁的时候就与丈夫离婚了。从那以后,小王就开始和儿子相依为命,她从来不会轻易让儿子见父亲。当儿子长到8岁时,小王开始发现儿子很胆小、缺乏自信,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会因为一点小事痛哭不已。

小王虽然与丈夫离婚了,但她没有权利剥夺儿子享受父爱。其实孩子如果能与父亲建立起安全、支持性的联系,那么即使父亲离开了家,孩子也不会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而且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在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的一项专题调查中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征。因此,父亲应该从孩子小时候起就与其建立起安全依恋。

小陈是个美丽的姑娘,在一家公司上班,但她在公司里却没什么朋友,像她这样性格孤僻的人,很少有人主动找她做朋友,小陈也从来不会主动与人交流。为此,同事们给她起了一个“冰雪美人”的外号。

在小陈很小的时候,她的父母就离异了,她跟着妈妈过。单亲母亲不容易,妈妈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都会借酒浇愁。看到妈妈喝得酩酊大醉,小陈就开始痛恨自己,觉得自己是妈妈的累赘。

长大之后,小陈开始对爱情充满向往。但在小陈接连交了三任男友后,她渐渐开始觉得自己有问题了,但她想不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每一段恋情小陈都会全心全意地对待,但这三任男友都提出了分手,有时连个像样的理由都不给她。

在一个女孩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同样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女孩在幼年时期无法得到父爱,那么就会形成缺乏价值感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会影响女孩处理两性关系的能力。这些问题都会在女孩谈恋爱的时候暴露出来,女孩在面对恋人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担心自己配不上他,从而恐惧被抛弃,对恋人过分地依赖和控制,迫切希望得到恋人的关注和认可,时时刻刻让自己感觉到被爱,从而给恋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恋爱关系的破裂。这就是小陈谈了三次恋爱都失败的根源所在,她在恋爱关系中索取幼年缺失的父爱。

娜娜一直很想结婚,但每段恋爱都谈不长。娜娜的每次恋爱都很用心,对男友也是有求必应,但他们都会以各种理由和娜娜提出分手,有时甚至连分手的理由都懒得说。渐渐地,娜娜的朋友都戏称她是“渣男吸附体质”。

有一次,娜娜失恋了,为了摆脱失恋的痛苦,在朋友的介绍下,娜娜认识了小张。娜娜和小张便谈起了恋爱,娜娜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她想和小张结婚。但小张却在这段恋爱中显得很冷淡,平时也不会主动联系娜娜。后来娜娜才得知小张没有放下他的前女友,还背着娜娜找前女友复合,但前女友没有答应。

娜娜很生气,她想和小张分手,但最终还是决定陪伴小张走出上一段恋情的阴影,她觉得自己一定能感化小张。就这样大半年过去了,娜娜发现小张常常偷偷约会其他女孩。面对娜娜的质问,小张对她说,自己只是玩玩而已,不是认真的。最后娜娜选择了原谅。

为了拴住小张,娜娜提出同居的要求,虽然娜娜知道同居存在风险,但她觉得这样能控制住小张,避免他再次找其他女孩约会,她觉得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小张一定会有所收敛。

几个月后,小张突然提出了分手,不论娜娜如何挽回,小张的态度都很坚决。就这样,娜娜的这段恋情又结束了。就在娜娜还未走出失恋的阴影时,她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娜娜决定将这个消息告诉小张,她希望这个孩子能帮自己挽回小张。同时娜娜也很担心,她害怕小张不愿意留下孩子。事实证明娜娜的担心是对的,小张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说,打掉吧。

“渣男吸附体质”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指一个姑娘虽然很优秀,但总是遇到渣男,在跟一任渣男分手后,很快就能遇到另一个渣男,好像一个渣男吸铁石一样,无法摆脱。而且这种姑娘常常有这样的特点,即不论渣男如何对不起自己、如何冷酷无情,她都会对渣男不离不弃,好像有受虐倾向一样。

渣男吸附体质的姑娘往往是缺爱的,好像离开了爱情就不能活一样,这与从小缺乏父爱是分不开的。当一个人十分饥饿的时候,会饥不择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缺爱,那么就会在爱的方面饥不择食,会对异性流露出的一点点爱意都如获至宝,从而忽视对方的缺点。如果一个女孩是在高度负责的父亲的陪伴下长大,那么她就能很好地处理两性关系,与渣男绝缘。

除了渣男吸附体质外,很多女孩在青春期的时候容易误入早恋的歧途,甚至会意外怀孕,给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如果一个女孩不缺父爱,她的父亲是个负责任的男人,那么她很少会盲目地早恋,出现性冒险行为的概率也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