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爷,我们天上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2章 裴多菲俱乐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匈牙利,有这样一批爱国的有识之士,因为不满苏联对自己国家的干预和统治,就以匈牙利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人裴多菲的名字,成立了一个可以自由发表言论的沙龙,就叫“裴多菲俱乐部”。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姥爷的家,也是七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类似的沙龙,一个小型的“裴多菲俱乐部”。

那时候的中国,经历了五十年代末的大炼钢铁,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又迎来了“文化大革命”,很多知识分子开始担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可是这些话又不敢在外面随便乱说,一旦有人检举,就会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永世不得翻身。

九十岁的姥爷,经历过清末列强侵略、北洋军阀混战、民国初期军阀割据的各个时期,又从抗日战争,来到解放战争,再来到新中国成立,这一生都随着国家和历史在动荡中度过。

这样一位九十岁的老人,像一棵老树一样,把世态炎凉全部看在了眼里。而他的阅历,他的大度,以及他对人的包容、慈悲和善良,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大家觉得,在他这儿,是可以无话不说、无话不谈的。

每天吃罢晚饭,各位叔叔、大爷、大大、伯伯就陆陆续续地往我们家来了。有些人住得远,也天天不辞辛苦,想到这个“沙龙”里来听听消息,聊聊时事,一吐心中之闷。

“俱乐部”的成员,有画家、教师、京剧演员、会计、工人、工程师……从二三十岁到六七十岁不等。

姥爷会早早地把茶沏好,烟备好,只等大家到来。随着一声声“唐大爷”的呼唤,小小的屋子渐渐聚满了人。

那会儿人也闲,白天各自上班上学,晚上没有任何娱乐,连电灯都舍不得开,全家都早早地睡觉。唯有姥爷这儿,每天晚上,在二十五瓦的昏黄灯光下,各路神仙慷慨陈词,把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分享给诸位忧国忧民之士。

那是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没有任何现代化电子产品的年代,我们家连收音机或小喇叭都没有,对外面世界的了解,除了一份大家传阅的《参考消息》,就是每天晚上的这个聚会了。

姥爷给大家安排好椅凳、香烟和茶水,自己靠在小床上,眯缝着眼睛听,通常不发表言论,只在大家聊得过于激进时,插上一句:

“莫谈国事。”

我的妈妈是最担惊受怕的。“文革”刚开始的时候,她曾因为丢了一个毛主席像章被同事检举,差点儿自杀,得亏后来找到了才躲过一难。

所以,每天晚上,只要妈妈不上夜班,不管多热的天,都把所有的窗户关得严严的,还跟地下工作者似的不时向窗外张望。一有人经过,她立刻“嘘”一声示意大家安静,并神秘地指指窗外,也来上一句:

“隔墙有耳。”

现在流行看“谍战剧”,想想妈妈那会儿的形象,还真像以前的地下党员。齐耳的短发,一脸的正气,趴在窗边神情紧张地观望,包括手语和暗示的眼神,活脱脱的一个“江姐”啊。

想来,又觉得很可笑,我们又不是在敌占区,我们是在革命的红旗下啊。

大家都盼着妈妈去上夜班,这样气氛会稍微轻松些。

可妈妈就是去上夜班,临走前也不忘关好窗户,并在踏出门的一刻,留下那句亘古不变的话:

“隔墙有耳。”

只有年三十的晚上,妈妈是笑着离开家的。

每个年三十的晚上,妈妈都去上夜班,因为一天发两天的工资,所以大家全都争着上。

妈妈帮姥爷做好一年来最丰盛的一顿晚餐,姥爷也捧出一年来都舍不得喝的好酒。待大家纷纷入席,妈妈只拿个馒头,就笑呵呵地离开了,临走前不忘跟大家说上一句:

“谢谢你们,陪我父亲过年。注意,隔墙有耳。”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个年三十的晚上,我都是跟姥爷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度过的。当时觉得除夕夜就应该这样过,好朋友们共聚一堂,辞旧岁,迎新春。

长大了,我才知道,只有我们家是这样过年的。

除夕夜,是跟家人团聚的日子,而不是跟朋友团聚的日子。

可是,为什么我儿时的年三十都是这样度过的呢?

为什么这些叔叔伯伯大爷都不回家,陪自己的父母妻儿一同守岁,而是要跟我的姥爷一起度过这一年中最珍贵的夜晚呢?而且十几年来,年年如此。

我只能这么想:

他们把姥爷当成自己的父亲了,而姥爷也毫不客气地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家人了。

一年来天天晚上相守在一起的老朋友、老哥儿们,满心盼望着来年我们的国家会好起来,老百姓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