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所藏容闳文献初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耶鲁大学藏容闳档案

一 容闳书信(一) 致各方友人[1]

1.致T. H. 盖劳德特(T. H. Gallaudet)

1848年6月1日,孟松米尔斯

致T. H. 盖劳德特牧师,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亲爱的先生:

我曾在赴纽约的车上承诺去拜访您,但未能兑现,让您失望了,非常抱歉。我原计划在纽约和费城两处只待一周,然后经哈特福德回家时,到您家中逗留数日。但鲍留云先生[2]在两地的友人挽留我至整个假期将要结束之时,以致我在开学前只剩一天时间返回孟松(Monson)家中。现在我给您写此短信,祈求原谅失约之过。若非疏懒,我本应早些给您写信,这原是我的坏毛病。去冬一别后,很想再见您,故在车中与您及艾迪(Eddy)偶遇,实是极为畅快之事。您不辞辛劳来看我,而我却令您失望,十分惭愧。我将在离美前设法另寻时间赴哈特福德拜访。谨请您代我向家人转致问候,衷心感谢我在东温莎(East Winsors)时,盖劳德特夫人托鲍留云夫人带给我美味的苹果。请问您是否收到我送您的中国鸡蛋和鸡肉,若未收到我将再给您带些。若您有空,请予回复,纠正我的错误。我有空时将写长信给您。

您的挚友,

容闳

2.致诺亚·波特(Noah Porter)

1872年2月17日,上海

致诺亚·波特教授[3],耶鲁大学,纽黑文

亲爱的先生:

我非常高兴地告诉您,中国政府未让我们久等,于1871年10月1日,批准了派遣学童前往美国接受全面教育以便将来服务于中国各公共部门的计划。

该计划略如下述:在上海设立一个预备学校,来自全国各地的幼童在此举行入学考试。入学资格包括:资质聪慧、体格强健、个性纯正、品德优良,年龄在10至20岁之间。入学之前,10至15岁者须学习一些指定的经典作品,15至20岁者则须具备以中文标准格式写作之能力。幼童在预备学校学习英文与中文,每日时间平均安排。学校由中国人管理,有一名监督,三名中文教师,以及两名英语教师。

尽管每年选派出国的人数限定为30人,但招考常年进行。现在的计划只打算每年派遣30人,连续四年派遣,故总数为120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会把120人都派出去,该计划在四年内或会中止。其能否持续更长时间端赖于第一批30人学习的情况,以及他们最终能否学有所成。也有可能在两三年后,有些人会被派到英国,有些或许会被派到普鲁士接受教育。

预备学校于两个多月前筹建,我们已选拔了15名候选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仅为13岁。我们认为在两个月内完成预定任务并非难事。除非有什么不可预见之事耽搁行程,这些学童将和他们的监督、一名中文教师和一名翻译一起,于6月或更早放洋赴美。

中国政府任命留学幼童监督及其助手,以及两名中文教师和翻译,这些人构成留学事务局。除非官方提前召回,他们将驻在美国直到幼童完成学业。整个学习期限为15年,若全部或部分幼童能提前完成其专业课程,则并无禁止其返乡之规定。

中国政府最希望他们学习之专业为陆军、海军、医学、法律和土木工程学。在科学方面,他们应深入学习化学、自然哲学、地质学及天文学知识。

他们不得成为美国公民,不得永久居留,也不得为了牟取个人财富而中辍学业。由于他们是由政府资助留学的,须承担西点军校或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学生对美国政府所承担的类似责任。

以上便是中国最终制定出来的教育计划梗概。尽管相对中国规模巨大的人口来说,拟定派遣的人数微乎其微,但这仍然是一个正确的开始。上帝感动了统治者的心灵而令其发端,也可能会指引他们继续发扬光大,以适合这个巨大帝国的需要。

我写信给您并向您叙述计划要点的目的,是请您将该项目提交沃尔西校长(President Woolsey)[4]、哈德利(Hadley)[5]和撒切尔(Thatcher)[6]教授以共议此事,提出如何为中国幼童设立最好的教育模式之建议,俾使其成为最有用之人才。为使您就此作出准确判断,让我做如下补充:幼童的生活阅历尚浅,对英语几无所知,于西方礼仪风俗和生活方式全然陌生。如前所述,他们的年纪不过平均13岁,健康而刻苦。尤为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持续地学习汉语知识,若有可能还需学习中国礼仪。为此将派遣两名中文教师,在其接受英语教学之时,尽可能教授其汉语知识和中国礼仪。还要说明的是,每年拨给每一学童的经费为400两银,或按照15%的贴水换算成黄金后,大约相当于670元美金。此外,若其完成初级教育后有所剩余,则存入银行,以供应其大学或职业教育所需的更多开支。

根据以上情况,我诚挚希望您能为他们的教育筹划专门课程。我们尊敬的校长、哈德利、撒切尔教授和您就此事的建议对我们至为宝贵,若我不向诸位讨教,对幼童和中国(政府)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同时,坦白地说,城市生活费用甚高。故将幼童送至乡村,是否为较为明智?乡村生活是否诱惑较少而风俗朴实,较之城市更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及大丈夫性格之养成?其次,是否应将幼童分散送入不同学校,以促进其英语学习?最后,将幼童送入寄宿学校,或是将其寄养于一些家庭,何者为好?幼童赴美后,是让他们共同生活6个月后再分开,还是应该将他们马上分开?我认为以上各点较为重要。当我到达纽黑文时,务请不吝赐教。我将先于团队赴美以便预作必要的前期安排。若我能将事务处理完毕,将于四月启程。祝您及耶鲁大学诸位先生安康,并向母校致意。

您忠诚的,

容闳

3.致富兰克林·B.德克斯特(Franklin B. Dexter)

1876年10月4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富兰克林·B.德克斯特先生[7]

尊敬的先生:

昨日收到耶鲁大学授予我的学位证书[8],此项荣誉极为隆盛,实不敢当,作为耶鲁学子应承担之相应要求与责任我将无日或忘。

我为中国及中国人民接受该荣誉,并将其当作世界上最年轻但最有活力之国家对最古老而最保守民族之褒奖,作为对后者学习西方文学、科学和宗教之激励。

衷心感谢耶鲁大学。

您荣幸的,

容闳

4.致富兰克林·B.德克斯特

1877年10月8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富兰克林·B.德克斯特先生,纽黑文,康涅狄格州

亲爱的先生:

我相信我与大学教会之关系从未中断。我认为档案记载无误。

由于我经常更换住址,若大学教会不反对,我愿与它保持联系,直至我长期定居于某地。

您忠诚的,

容闳

5.致爱迪生·范内姆(Addison Van Name)

1877年2月26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爱迪生·范内姆教授[9]

亲爱的先生:

若捐助耶鲁汉学教授讲席之事得以确定,我极为乐意并准备好在任何时候将我的中国图书提供给(耶鲁)大学。

望耶鲁勿再耽搁此事以致哈佛捷足先登。

您忠诚的,

容闳

6.致爱迪生·范内姆

1877年3月1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爱迪生·范内姆教授

尊敬的先生:

随信附上40种作品共1237册图书之清单。一旦收到您寄给我有关设立汉学教授讲席的通知后,我将把四箱图书发给您。

我已留下少许图书以供参考。

那套《二十四史》(The Twenty Four Dynastic Histories)属于留学事务局。如果我拥有一套的话肯定会将其奉送给(耶鲁)大学。

卫三畏博士能向您解释书单中的汉字。

祝您顺利获得捐赠。

您荣幸的,

容闳

7.致爱迪生·范内姆

1878年5月4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耶鲁大学图书馆范内姆教授

亲爱的先生:

非常感谢您助我补齐《中国丛报》。第13卷对您来说更有用,我会将其与以前承诺的中文书一起寄给您。

我发现我已经把准备给您的中文图书的最初清单弄丢了。我发送前想再看一下,因此请烦劳把您的清单寄给我。留学事务局成员使用了一些图书,把书弄乱了。

我在报纸上看到波特博士给耶鲁的馈赠。希望很快能用上。

除了下周要寄的图书外,我已经为耶鲁写信给中国要一整套《二十四史》,一套《大清律例全编》和一套《大清一统志》。

您忠诚的,

容闳

1878年容闳所赠书籍清单[10]

《纲鉴易知录》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四书》

《五经》

《山海经》

《三国志》

《康熙字典》

《第一才子书三国志》[11]

《李青莲诗》

8.致爱迪生·范内姆

1878年5月29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爱迪生·范内姆教授,纽黑文

亲爱的先生:

我通过哈特福德比尔兄弟公司将四箱中文图书经哈特福德-纽约-纽黑文铁路发到贵处史沫德莱公司(Smedley & Co.)办事处,该公司将把图书完好地送与您。铁路款项收据已经预付。史沫德莱公司将提交您四把箱子的钥匙。

附上新的图书清单。愿这些图书顺利运抵并成为不负众望的中文图书馆的核心书籍。

您忠诚的,

容闳

9.致爱迪生·范内姆

1879年3月26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范内姆教授

亲爱的先生:

为大学图书馆给您寄上另一箱中文书——最后一批《大清律例全编》60册——的清单。

您荣幸的,

容闳

附注:我明天返回华盛顿。

10.致T.德怀特(Timothy Dwight)

1887年12月2日,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耶鲁大学校长T.德怀特博士[12],纽黑文

亲爱的德怀特博士:

若记录显示我在孟松公理会的会员资格有效,请将我在耶鲁公理会会员资格转至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庇护山公理会。请您开具转会介绍信。

您荣幸的,

容闳

11.致盖劳德特夫人

1889年1月1日

致盖劳德特夫人

亲爱的盖劳德特夫人:

觐彤(Moss)和觐槐(Bart)让我向您转达邀请他们参加上周五聚会的谢意。他们因故未能与会,至感遗憾,同我一起祝福您及家人新年快乐。

我借此机会感谢盖劳德特博士给我阅读他父亲的回忆录,该书读起来饶有趣味。

您忠诚的,

容闳

12.致J.C.施瓦布(J. C. Schwab)

1909年12月13日

阿特沃德街16号,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图书馆员J.C.施瓦布

亲爱的先生:

《西学东渐记》将于今天或明天通过阿多尼斯快运(Adonis Express)交付给您,此书谨呈耶鲁大学图书馆,聊表我对耶鲁之爱。

祝好,

您荣幸的,

容闳

13.致威顿(Whedon)女士

1910年1月13日,阿特沃德街16号,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致威顿女士

亲爱的威顿女士:

您本月十日的来信出乎我的意料。很高兴得知您已有75名学生。该工作有趣但需要投入大量爱心、耐心和辛劳。

很高兴您喜欢我的著作。这只是我坎坷生活的简述。我很怀疑自己是否还愿意再次体验这种生活。但无论如何,我已将其交给世界来品鉴。

该书的动机、视野和目标都很平常。我只是尽力为了中国及其最高利益而奋斗。

谢谢您对该书的良好评价,我将永远铭感于心。

期早日相会,祝新年快乐。

祝好,

您忠诚的,

容闳


[1] 此部分容闳信件收藏于耶鲁大学图书馆手稿与档案部(Yale University Library,Manuscripts and Achives),除第7、9件外,均来自该馆所藏“容闳专藏”(Yung Wing Collection,Manuscript Group No. 602)。第7、9件来自该馆之“耶鲁大学图书馆长档案”(“Yale University Archives Records of the Librarian”)。

[2] 鲍留云(Samuel Robins Brown),或译布朗、勃朗,马礼逊学校校长,1847年带容闳等三人留美。

[3] 诺亚·波特(Noah Porter,1811-1892),美国教育家,1871~1886年任耶鲁大学校长。

[4] 西奥多·德怀特·沃尔西(Theodore Dwight Woolsey,1801-1889),美国教育家,于1846~1871年任耶鲁大学校长。

[5] 詹姆斯·哈德利(James Hadley,1821-1872),耶鲁大学希腊语教授。

[6] 耶鲁大学教授,曾筹款资助容闳进入耶鲁大学。

[7] 德克斯特(Franklin B. Dexter,1842-1920),时任耶鲁大学秘书。

[8] 当时耶鲁大学授予容闳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9] 爱迪生·范内姆(Addison Van Name,1835-1922),时为耶鲁大学教授和耶鲁大学图书馆馆长。

[10] 以下为容闳送给耶鲁大学图书馆书单中的一张,此处据英文原件翻译为中文。

[11] 原文如此,疑指《三国演义》。

[12] 提摩太·德怀特(Timothy Dwight,1828-1916),美国学者、教育家,1886~1898年任耶鲁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