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太皇太后的秘密
2010年,独自悲伤的我送走了两个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我此生最爱的女人燕子,和我尊敬的师父臧老师。臧老师给我留下了很多东西,其中就包含着众多书籍。这些书籍有的是竹简有的是纸张,但是共同的特点是不管是什么载体这些资料都装在玻璃罐子中,用一些绿色的液体浸泡着,臧老师曾经对我说过要带着羊皮手套取出来看,而且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不能超过二十分钟,所以我看起来尤为的麻烦。
最主要的可能是取出这些资料之后我发现除了一些关于寻鬼阴阳等不太方便操作的术数之外,多是一些神鬼之说,比之《山海经》等书不过是描写的更加详细一些罢了。我无聊的翻看着这些资料,除了惊讶这些液体为什么不会浸坏纸张以外,并无其他感触况且阅读起来及其麻烦所以渐渐地我就放弃了阅读这些资料,放置着这些玻璃瓶的大木箱内至少有一半的资料我都没读过。
2011年工作上迎来了不错的开端,我也不再那么忙碌,望着自己空荡孤冷的房间不禁有一种寂寞的感觉涌上心头。于是我走到书房,在我的爱人燕子离开后的一年之中,我遵守着为她守灵的誓言,并没有新交女友,这些书籍成了我最好的伴侣,每个深夜都躲在书房里独到倦意散布全身方才罢休。我扫视着几个书橱上的书籍,都读过不止一遍了,今夜我实在是不愿意再次翻开这些记忆深刻的书籍。百无聊赖的我叹了口气,却看到书房的角落里放落着一个大木箱子,正是我的师父臧老师所留给我的那些装满资料的瓶瓶罐罐。
我找出了羊皮手套,我想无聊的夜晚只能靠这些东西来打发时间了,我随手拿起一个玻璃罐,带上羊皮手套打开了罐子的盖拿出了藏在里面的一本书,绿色的液体粘稠的从这本书上滚落下来,书本上干爽无比,就好像刚才从液体中捞出并不是它一样,页面上没有残留什么,字迹也没有泡坏,正如以前我曾经看过的那些泡在液体中的书一样。
我翻开了纸张,借着台灯温柔但是明亮的灯光阅读起来。可是读着读着却让我睁大了眼睛,因为这和我所熟知的这段历史完全不相同。或许这就是我今天晚上所想要的感觉,我准备写下我所看到的这段历史,当然因为那本书是文言文的,所以我把它变成大白话来转述给各位朋友们听。里面夹杂着我自己的感情和一些真实的历史资料,书中并未提及,但是读完后我的脑中却浮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的画面,我想讲出来,不管你们相信与否,我都要讲出来。
1436正统元年,北京紫禁城慈宁宫内,位居座上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中年女人,她正是张太皇太后。一年前她的儿子先皇朱瞻基离开了她,于是她的孙子继位了,而她则变成了太皇太后。岁月在这个女人的脸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十一年中丈夫和儿子的先后离世也没有让她看起来悲痛欲绝憔悴不堪。她只是坐在那里看着她左手边坐着的一个在木椅之上闭目养神的男人,深夜太皇天后的寝宫之内,为何会有一个男人呢?
这天的慈宁宫内不止有一个男人,在太皇太后的右手边稍远的位置上排列着五个男人,他们都是已过了不惑之年的男人,年长之人早已发须全白,他们站在原地一动不动低着头等待太皇太后再次开口讲讲话。这五位身份显赫,都是名动朝野之人,他们正是号称三杨的杨士琦,杨荣,杨溥三位,以及张辅和胡濙。
二月的北京是寒冷的,那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几位大臣冒雪而来,雪在进屋的一瞬间被屋中温暖的炉子烤成雪水,水沾湿了五位大臣的官服在他们肩头与前胸现出一大片水痕,显得有些狼狈不堪。但是没有一个人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他们只是肃立在哪里就好像五尊泥雕一般。
“石先生,您还是认为朱祁镇适合这个皇位,对吗?”张太皇太后急迫的问着这个闭目养神的男人。这个男人四十上下的年纪,三缕胡须长得格外好看,头发已有些斑白,自然流畅的披散在背后,有些许仙风道骨的一派宗师意味。男人听到了太皇太后的问话这才两眼微睁,长舒一口气然后喃喃的哼了一声:“嗯。”就继续闭上了眼,好像眼前的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一样。
太皇太后看了看她称为石先生的那个男人,然后转头对五位依然如石雕泥塑般的大臣说道:“五位爱卿,先皇受命五位为顾命大臣,今天你们也听到了石先生的答复。日后五位一定要尽心竭力的辅佐皇上,哀家就此拜谢了。”
五位大臣慌忙跪倒在地,磕头称道:“微臣不敢,臣必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蒙先帝之重,太皇太后之厚爱。”太皇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对着门外说道:“宣皇帝入慈宁宫,传王振,命其宫外等候。”
时间过了不长,一个身穿四团龙袍的少年走了进来,见到太皇太后立刻拜道:“皇孙给太皇太后请安,祝太皇太后福如东海寿与天齐。”太皇太后的双凤翊龙冠微动,好似摇了下头一般,看起来这位太皇太后并不太喜欢刚登基坐殿的小皇帝。太皇太后令皇帝平身后,吩咐人赐坐然后吩咐让门外的王振入宫。
门外走入了一个身材瘦弱,微弓着身子的人,他穿着宦官的衣服。他长得说不上好看,也说不上难看,只是一只眼有些大一只眼小一些。他的面部剧烈的抖动着,抑制不住的笑容就要在他这张故作镇定的脸上乐开了花,但他依然努力地忍受着这种强忍的折磨,他冲着坐在太后身旁的小皇帝眨了眨眼睛,他认为没有或许没有人看到,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看到了。已经年过七十的杨士琦甚至没有再像泥雕一样,当他看到王振走入宫中的时候忍不住冷哼了一声。
王振走到太皇太后面前诚惶诚恐的行了礼,就站在原地不再动弹了,太皇太后则是和颜悦色的说道:“王振,你伴随皇帝读书,陪着皇帝长大,皇帝能如此顺利登基你可谓是功不可没,我该赏你些什么?”
王振如捣蒜一般的一阵狂拜,作着揖低头说道:“这是奴才应尽之事,奴才能伴随皇帝左右实为祖宗积德三生有幸,哪里敢要什么赏赐。”王振一直低着头回答着太皇太后的问题,始终不敢抬头直视着太皇太后,此时他还是个聪明的奴才,他没有因为过度的兴奋忘记自己是个宦官的本质。五位顾命大臣纷纷露出鄙夷的目光,看着这个像狗一样谄媚的太监。
那个被称作石先生的男人睁开了眼睛看着王振,然后转头看向太皇太后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此时低头垂眉的王振心里犹如烧开了的水一般,翻江倒海的沸腾着。他想太皇太后亲自召见,而且在场的还有先皇所认命的五位顾命大臣,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到了,今天太皇太后必委以重任。
张太皇太后看到了石先生点头之后,拉着年仅九岁的皇帝的手说道:“皇帝,这五位顾命大臣都是国家之栋梁,以后他们会尽心辅佐你,你要也要听他们的话,知道了吗?”小皇帝回答道:“谨记太皇太后教导。”太皇太后点点头,突然口气一正又说道:“以后他们所说的就等同于我所说的,你一定要听从,凡是与五位爱卿多加商议切不可以一意孤行,否则哀家决不饶你。”小皇帝被太皇太后猛然口气的转变吓了一跳,没敢答话只是不住的点头,而座下的五位大臣则是纷纷深鞠到地,胡濙甚至痛哭流涕,齐声说道:“臣必不辜负太皇太后之大恩。”能得到这样的支持与肯定,的确有让胡濙痛哭流涕的理由。
“王振。”太皇太后和颜悦色的说道。此时的王振简直是心花怒放啊,五位顾命大臣负责指导皇帝执政,自己放到最后来说岂不是要让自己监国,如此重任放到自己身上,自己也算是光宗耀祖扬了做宦官的一口恶气。遥想当年自己不过是一个民间普通的甚至失败的教书先生,而如今却能做到监国的角色,实在是祖坟上冒青烟了,想到这里王振的声音不禁有些颤抖了:“奴才在。”太皇太后依然温和的说:“站起来说话吧。”王振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虽然为小皇帝伴读一年了,但却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太皇太后,往日他都是趴在地上的或者低着头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