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管控实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社区疑似病例和高感染风险者的筛查与评估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强,传播方式多,且感染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加之人群普遍易感又缺乏认识。因此,务必采取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的措施,尽早识别出可疑患者或高感染风险者并实施隔离,才能阻断该病的社区传播。

一、社区的网格化筛查

社区网格化管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方式,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社区划分为若干单元网格,在基层政府的主导下,通过社区组织、群体、家庭和个体的全面参与,共同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最大限度维护社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在应对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这一突发公共卫生问题过程中,社区网格化管理在高感染风险者的甄别中效果显著,也使得群防群控在社区得以充分落实。
社区网格化管理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居委会/村委会、网格员、小区物业、民警、组织机构、基层社区医护人员等共同组成的团队式管理,实施分工协作,开展地毯式排查和疫情防控宣传等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1. 网格员负责逐户排查登记,收集居民及其家庭成员的外出活动情况并上报;社区医务人员在居委会或民警的协助下,对排查出有异动的居民或家庭进行流行病学和测体温等专业甄别。
2. 在居住小区或村庄入口等居民出入口设点,对外来或外出回来的人员进行体温等筛查。
3. 在交通要道如机场、车站、高速公路出口或入口等地设点,由社区医务人员在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协同下进行流行病学和测体温等专业甄别。
4. 社区的组织机构或企事业单位、超市、地铁站等人口聚集场所的入场体温筛查等。
筛查中发现有流行病学史、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的人员,立即通知所属社区或转诊到所属的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做进一步筛查。

二、社区居民自我筛查

宣传并鼓励社区居民评估自己、家人或邻居、朋友等的身体不适表现,以及是否有流行病学史或与来自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的人员、感染者、疑似患者、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情况,并主动及时报告所属居委会/村委会。同时,社区采用多种渠道加强宣传隐瞒或瞒报病情、流行病学史或密切接触史等情况的严重后果,包括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甚至生命的危害,对个人公信的影响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等,从而促进居民主动评估和及时上报相关情况。
为避免瞒报所产生的严重后果,鼓励社区居民或村民及时提供疫情线索,即在最近14天内从重点疫情地来本社区但未主动上报登记的人员及其共同生活的家人。

三、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筛查

(一)筛查途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开设发热预检室(或发热门诊),专门接诊社区发热患者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排查发现的高感染风险者。同时,社区医务人员通过定期随访对居家隔离和集中医学观察的高感染风险者进行筛查。
(二)评估与筛查内容
依据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诊断标准和高感染风险者的识别指标,筛查内容包括:
1. 询问发热史和流行病学史。
2. 现场测体温。
3. 询问呼吸道症状和其他相关症状,包括咳嗽(主要表现为干咳)、咽痛/咽部不适感、乏力、精神稍差、食欲缺乏、肌肉酸痛、腹泻、头痛、心慌、鼻塞、流鼻涕、结膜炎,以及咳嗽是否加剧、是否有胸闷、胸痛和呼吸困难等。
4. 血常规检查,观察白细胞、淋巴细胞数变化情况;有条件的可做其他呼吸道疾病的病原学检查,如流感病毒感染筛查等实验室检查。
5. 有条件的可做肺部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肺部CT检查等。
对评估与筛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立即隔离并转诊到定点医院进行确诊和隔离治疗。条件许可,推荐有密切接触史或湖北武汉等重点疫区居住或生活史的无症状者到定点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测,以及时发现无症状隐性感染者。

(刘素珍 李航 李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