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领导优势:方向始终如一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晰了这种优势的要义,即: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这种优势在制度优势中居于统领地位,使我们党和国家具有定力,始终坚定不移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一、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是党章明确的重大政治原则。
党的全面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代中国灾难沉重。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对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独立、反对封建主义求得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近代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在国家和民族灾难面前,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无数次的探索,但无论是农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还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在苦难和徘徊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探索和把握中国社会的性质,遵循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爱戴和拥护,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也由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16]
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先进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同时,中国共产党有先进的理论,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种先进性,使党完全有能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实现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实行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由此,决定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的主人,决定无产阶级的领导地位,决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党的全面领导。
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的客观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但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等一系列问题。我们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必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二、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正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了国家历经风险挑战而持续发展壮大,在实现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政治稳定,实现了活力与秩序、发展与稳定的平衡。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是一个大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大党。大党治理大国,首先需要一个有权威的党中央,能够从全局角度观察问题,能够“一锤定音”作决策,而且一旦决策作出,中央和地方的各个部门就要坚决落实。在中国的治理体系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是大脑,是中枢。任何领域、层级、部门都必须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因此,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就能坚持全国一盘棋,“车马炮”各展其长,保证全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党中央决策部署迅速有效贯彻执行。
回顾历史,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的命运真正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里,这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提供了基本条件;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强大的内在动能和活力,从而创造出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实现了高度统一,各族人民空前团结,保证了全国一盘棋,从而使中国在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能够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社会长期稳定奇迹。70多年来,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的大国。事实充分证明,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一是坚持的优势。行百里者半九十。任何事物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坚持,往往是不能获得成功的。中国共产党是为共产主义伟大目标奋斗的党。这赋予了我们党坚持的优势。这种优势,可以使我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持续奋斗百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共产主义一代代接续奋斗,从而具有强大定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二是集中的优势。伸开五个指头按跳蚤,往往是难以获得成功的。攥紧拳头,才有力量。党的集中的优势,源自党的民主集中制,源自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使得我们党可以集中全国9000多万名党员的智慧,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从而形成当今世界无与伦比的优势。
三是统一的优势。各自为政,相互内耗,从来干不成大事。我们党有统一的纲领和章程,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同宗旨,有统一的政治原则,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有统一的组织,有统一的纪律规定,这些使得我们党能够实现党内的高度统一,并运用这种党内的统一实现对国家的统一领导,从而形成强大的统一优势。
四是领导的优势。这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的集中体现。这种优势源自我们党有马克思主义这种科学的先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源自我们党没有自身的私利,源自我们党代表和实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这使得我们党的领导具有科学决策、顺利实施的强大优势。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章对党的领导的要求。这就是:党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经济建设开展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必须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党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机关,经济、文化组织和人民团体积极主动地、独立负责地、协调一致地工作。党必须加强对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群团组织的领导,使它们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作用。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增强执政能力。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做到“两个维护”。这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关键。邓小平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7]没有核心,就谈不上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自觉服从党中央领导,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防止和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全面从严治党。打铁必须自身硬。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是进行社会革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组织保证。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要建立完善制度。制度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根本保障。第一,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确保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自觉性。第二,要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中央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健全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的组织制度,形成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体系,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三,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党领导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武装力量、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制度,健全各级党委(党组)工作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完善党领导各项事业的具体制度,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所有机构履行职责全过程。第四,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制度,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保证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第五,要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决策机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促进各级领导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第六,要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完善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坚决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坚持党的科学理论
党的科学理论,指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列宁继承和发展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方法论,是党的行动指南。其核心内容是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要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关系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重于从思想上建设党,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的作风,建设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的建设理论;等等。其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许多方面,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方面,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在社会主义本质方面,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发展动力方面,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在社会主义经济方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其时代课题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要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基本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基本方略”。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发展壮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党的灵魂,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就不会有中国共产党,也不会有党的领导及其领导优势。没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党的发展壮大,就不会有党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党的领导优势。
党的科学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党的领导注入了三大优势。
一是方向优势。领导首先是方向领导。盲人骑瞎马,没有方向的领导是注定会失败的。党的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并以规律的预见性为共产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服务人民的方向,从而使我们党的领导成为有明确方向的领导。
二是世界观方法论优势。领导是在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不断前进的。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就不可能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实现正确的领导。党的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从而使我们党的领导成为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领导。
三是立场优势。党的科学理论,明确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基本原理,明确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而使我们党的领导成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领导,获得了人民支持的强大优势。
在党的科学理论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科学理论,关键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学懂弄通做实。
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提。要把学习作为政治任务,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带着问题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把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核心要义。把握“八个明确”,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把握“十四个基本方略”,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握其精神实质和大情怀、大站位、大视野、大智慧,奠定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要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和要求。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实际情况,掌握突出问题,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种结合中,把思想落到实处,产生实际效果。要突出重点,根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坚持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从严治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和世界一流军队,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努力完成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任务。
四、保持政治稳定
稳定,即相对稳固安定的状态。从哲学视角来看,是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不是绝对不动。
稳定的内涵丰富,有多种多样的类型。有国内稳定与国际稳定之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稳定、政治稳定、社会稳定、文化稳定、生态稳定之别,每一种稳定又可以分为多种多样的类型。
不同种类稳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如国内稳定与国际稳定之间,在经济全球化、“地球村”形成的今天,国内稳定问题也往往是国际稳定问题,如果一国出现战乱,难民流向国外,往往带来国际环境的不稳定。
在各种稳定中,政治稳定是最重要的稳定。没有稳定的政治,就不会有稳定的经济发展,也往往会造成不稳定的文化、社会、生态等问题。
政治稳定是评价一个国家政治状况的首要标准。对此,邓小平指出:“我们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18]
政治稳定,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是中国人民的幸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实现自己的梦想。”[19]我国的政治稳定,保障了社会长期稳定,给人民提供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国际上普遍认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持续安全稳定是中国创造的“两大奇迹”,中国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我国能保持长期政治稳定,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是凝结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治国理政智慧、切合当今中国实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总的来说,在这种制度下,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为政治稳定提供了根本保障。具体来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等制度是适合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要求的,从而为政治稳定提供了政治保障。
我国政治稳定,为党的领导提供了两大优势:一是提供了动力。一方面,政治稳定是党的领导追求的目标。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会产生压力,进而转化为领导的动力。另一方面,在我国,党处于国家政治的核心。保持政治稳定,也就是保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稳定,也就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二是创造了条件。政治稳定,我们党可以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
稳定是中国的最高利益。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0]根据历史经验教训和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21]抓稳定,首要的是保持政治稳定。
保持政治稳定,要保持政局稳定。这是政治稳定的大局。对于我国的政局及其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有一个形象的说明。他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22]也就是说,保持政局稳定,关键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各司其职,以党的领导的稳定实现政局的稳定。
保持政治稳定,要保持民心稳定。这是政治稳定的根基。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稳,政治才能稳定。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改进工作作风,同群众同甘共苦,调节收入差距,实现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期盼,实现共同富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政局稳定的群众基础。
保持政治稳定,要保持理论政策稳定。这是政治稳定的条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政策是行为的遵循。理论政策的稳定,反映着党的稳定,也反映着政治的稳定。理论政策不稳定,思想就会不稳定,行动就会不稳定,政局就会不稳定。保持理论政策稳定,关键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个基本方略”,以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稳定,保持人心稳,进而实现政治稳定。
保持政治稳定,要坚持完善政治制度。这是政治稳定的保障。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是实现政治稳定的法宝。要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更加巩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保持我国政治的长期稳定。
五、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如果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的出版算起,已经有500多年历史了。
500多年来,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探索到模式、从模式到特色的发展历程,尽管遭受过无数次的挫折,但由于其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性,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优势。
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社会主义(也称科学共产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立足社会现实和社会规律,提出了未来社会的理想。其基本预测如下。
一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将最终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私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
二是实行产品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条件下产生的,在未来社会,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市场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被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三是共产主义社会经历两大阶段。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生产力水平不高,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还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旧的分工已经消失,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也随之消失,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集体财富充分涌流,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四是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让人民当家作主。为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应实行普选制、监督制、低薪制和民主集中制。
五是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谓全面发展,主要是德智体的全面培育,各尽所能,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所谓自由发展,主要是实现了劳动上、经济上、政治上、思想上的彻底解放,个性得到解放,成为“自由个性”。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第一次明确地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也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走向未来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就是救亡图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了民族独立、民众解放的希望,由衷地拥戴中国共产党,自觉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最大历史任务是建设中国、发展中国。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由于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历程中曾遭受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景在望,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期盼。
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4]
首先,要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这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最终指向。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理想,首先是理,即规律。坚定共产主义理想,首在把握共产主义的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运动规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运动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人类社会必然从原始社会,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公有制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无产阶级专政必然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值得指出的是:共产主义渺茫的论调,不仅缺乏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也缺乏朴素的辩证法。具有辩证法思想的人,都不会认为具体事物会永存,也不会认为资本主义会永存。资本主义灭亡后的社会,社会主义者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从实践来看,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已经取得了胜利,尽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曲折,但社会主义依然存在着、发展着,并且在实践中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就是坚信共产主义的科学性、规律性,并为其奋斗终身。
其次,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这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具体道路,也可以称之为具体方向。要真正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性质,懂得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最后,要正确处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这是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要求。我们实行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很长的历史阶段,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将需要更多代人的探索奋斗。我们要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务的基础上,发扬继续革命精神,努力奋斗,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