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训格言全鉴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编订成书 以利后人

训曰:朕自幼留心典籍,比年以来所编定书约有数十种,皆已次第告成。至于字学,所关尤切。《字汇》失之简略,《正字通》涉于泛滥。兼之各方风土不同,语音各异,司马光之《类篇》,分部或有未明;沈约之声韵,后人不无訾议;《洪武正韵》多所驳辩,迄不能行,仍依沈韵。朕参阅诸家,究心考证,如我朝清文以及蒙古、西域、洋外诸国,多从字母而来,音虽由地而殊,而字莫不寄于点画,两字合作一字,二韵切为一音。因知天地之元音发于人声,人声之形象寄于字体。故朕酌订一书,命曰《康熙字典》,增《字汇》之阙遗,删《正字通》之繁冗,务使详略得中,归于至当,庶可垂示永久云。

【注释】

①次第:依次,按照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

②訾(zǐ)议:议论、指责别人的缺点。

③阙遗:缺失,疏忽,遗漏。

④繁冗:繁杂冗长。

【译文】

训言说:我从小就在典籍的搜集方面特别留心,近年来经过我主持编定的书籍约有数十种之多,如今都已陆续完成。至于文字学方面,我尤其关注。在我看来,《字汇》一书有过于简略之失,《正字通》所涉及的内容又过于庞杂笼统。再加上由于各地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不同,以至于语音差异很大,比如司马光的《类编》,分部就显得有些混乱不清;沈约关于声韵的理论,后人也多有非议;《洪武正韵》驳论辩难的成分太多,因而至今不能流行,仍然依照沈约所制定的韵谱。我在参阅各家著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与考证,发现像我朝的满文、蒙古文字、西域文字以及海外各国的文字等,大多都是从字母发展而来,其读音虽然由于地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而字的组合都是由点画构成,两个字合作一个字,两个韵拼成一个音。因而可知天地之间的元音,都是发端于人声,而人声的形象又借助于字体表现出来。因此,我反复斟酌,决定编订一部字书,定名为《康熙字典》,特意增加了《字汇》中缺漏的字,将《正字通》中的繁杂部分删除,务必使它详略得当,归于合理,体现众家字书的优点,只有做到这样,才可以留给后人以作示范。

【解读】

在中国文化史以及文字发展史上,《康熙字典》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在明朝《字汇》《正字通》两部字书的基础上加以编订的,该书的编撰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历时共6年。这部字典共收录汉字47035个,它不仅收字多于此前任何一部字书,而且它的编撰体例为后世字书的编撰提供了蓝本。作为汉字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康熙字典》本身也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而,这部字典的编撰,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足以垂范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