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典型案例汇编(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编者的话

加强科教结合,鼓励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从高等教育供应链的视角加以考量,则会发现:高等教育以及高等工程教育的供应链的运行还可以采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如何适应外部需求”的另一种运行模式——协同式链接。这种运行模式尤其表现在高校与科研机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试验探索中,此时科研机构所扮演的角色既是高等教育人才(产品)的用户端,又是教育生产(培养)端。在这类联合培养中,用户端将与生产(培养)端(传统的高校)共同设计、实施培养流程,是一种系统协同的培养模式。实际上,联合培养的模式还有多种形式,参与的程度、范围也有很大差异。每一种,又是对于高等教育供应链(或称培养链)的系统协同模式的调整和变化。针对这种运行模式,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先期曾进行案例研究的尝试。

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鼓励支持下,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联合培养工作,在联合培养的管理机制创新和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和积极的成效。为发现、总结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联合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2012年9月,教育部决定开展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典型案例的撰写和推荐工作。案例收集整理工作委托中国工程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中心、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的依托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承担。

截止到2012年10月22日,我们共收集到申报案例118个。经过先后两次遴选,确定20个案例入选本案例汇编:其中,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暂行办法》开展的联合培养案例9个,国际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案例4个,多种类型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案例7个。这些典型案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联合培养创新实践,集中体现在七个方面(见“创新集锦”部分)。本次“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典型案例”收集整理工作得到了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的直接指导,每个入选典型案例都得到所在高校和合作的科研院所的共同认可,在此一并感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积极组织力量,成立案例编委会,进行了典型案例集编辑工作。编委会成员深入入选案例的高校、科研院所学习、考察联合培养的教育实践,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度沟通、交流,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联合培养典型案例的编辑工作。

本次开展联合培养典型案例的撰写与推荐工作是深入研究我国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实践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遴选不断涌现出的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案例,以供其他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考、借鉴,并期望通过这项工作为国家继续开展和改进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提供重要的改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