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短诗中的“情”
虽然唐史研究和中国文学研究学者对白居易的生平和他的作品有多方面论述,但对白居易在“情”文学方面的重要地位尚未有全面的探讨。而且,关于白居易作品中爱情主题的研究也多注重于对白居易的叙事诗(尤其是《长恨歌》)的讨论,[1]而对他的短诗则关注甚少。通读白居易诗作,我们可以看到,短诗似乎更全面地、更丰富地体现了他对“情”的表达、感怀、赞美和思考。
爱情是中国诗歌传统中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乐府诗中的长相思体即是一个最好的例证。长相思体始于南朝,其诗作多为描述身处两地的男女情人或者友人间的思念之情,在梁陈时期十分受欢迎。[2]这一乐府诗体裁在早唐时期非常流行,但唐朝的长相思诗都是描写男女之爱的。[3]中唐之前,长相思诗作最出名的是李白的作品。[4]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运动的领袖,也是唐代诗人中写作乐府诗最多的诗人,共留下五十余首乐府诗作品。[5]在这些诗中,他的《长相思》是最为出名的:
九月西风兴,月冷露华凝。
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
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
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6]
《长相思》原本是乐府中所用之曲,至唐代而成为词牌。就笔者所知,作为词牌的长相思的最早作者是白居易。[7]《全唐诗》收入两首白居易所作的《长相思》词,均以少女思念情人为题材。[8]与白居易有交往的女妓吴二娘,[9]也曾作《长相思》词,描写男女爱情。[10]白居易撰写乐府和词牌的中的《长相思》反映了以更为自由、开放和流行的体裁来传达“情”的主题的意愿。[11]
白居易的《赠言》是以古调诗的形式写成,时值宝历元年,白居易已经54岁,而这首诗写的是对一位年约20岁的妇人的爱慕之情:
捧籝献千金,彼金何足道。
临觞赠一言,此言真可宝。
流光我已晚,适意君不早。
况君春风面,柔促如芳草。
二十方长成,三十向衰老。
镜中桃李色,不得十年好。
胡为坐脉脉,不肯倾怀抱。[12]
白居易曾钟情于多位女性,其中湘灵似乎是他最为怀念的“长情人”。[13]湘灵和白居易间的感情是在白居易贞元十二年(796)回到符离为父亲服丧发生的。此时白居易25岁。白居易写过不少诗篇回忆他们之间的交往。从《感情》一诗中我们得知,湘灵曾送白居易一双鞋,暗示自己的向往:“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14]白居易在服丧结束后,又滞留符离两年,未知是否与湘灵有关?从他在贞元十六年旅途中所写的《寄湘灵》来看,白居易确实非常珍惜他对湘灵的感情:
泪眼凌寒冻不流,
每经高处即回头。
遥知别后西楼上,
应凭栏干独自愁。[15]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书判拔萃登榜,次年授校书郎,这一年的冬至夜,白居易在长安写下了这首题为《冬至夜怀湘灵》的诗作: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
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16]
这首诗还反映出白居易和湘灵可能是曾有肌肤之亲的情人。不过,他们最终并没有成婚。在《感秋寄远》中,白居易感叹道: 虽然他与湘灵“两情千里同”,但他们的结局却是“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17]。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与湘灵秘密相聚作别,白居易作《潜别离》一诗以慰湘灵:
不得哭,潜别离。
不得语,暗相思。
两心之外无人知。
深笼夜锁独栖鸟,
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
乌头虽黑有白时。
惟有潜离与暗别,
彼此甘心无后期。[18]
元和二年(807)白居易与出身大族的杨氏成婚,但他对湘灵一直难以忘怀。在元和七年(812)的《感镜》[19]以及元和十二年(817)的《感情》两诗中,白居易记录他睹物生情的思绪。《感镜》陈述道:“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而《感情》一诗读来更是凄楚动人: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暗花草死。[20]
白居易很可能在元和十年(815)从长安到江州的旅途中与湘灵见面,《逢旧》一诗记录他对此事的感受:
我梳白发添新恨,
君扫青蛾减旧容。
应被傍人怪惆怅,
少年离别老相逢。[21]
此外,白居易的《冬至宿杨梅馆》[22]《客中守岁》[23]《江楼月》[24]《嘉陵夜有怀》[25]等诗作读来都似乎是他在怀想自己对湘灵的情感。
白居易与他的文人僚友经常以诗书交往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情”的追逐。在白居易致刘禹锡的《酬刘和州戏赠》诗中,白居易自称“政事素无争学得, 风情旧有且将来”。[26]“情”主题经常出现在白居易与其他文人的文字来往中。[27]大和二年(828),白居易作《酬严给事》,诗中以“青琐仙郎”来描述男女之爱:
嬴女偷乘凤去时,
洞中潜歇弄琼枝。
不缘啼鸟春饶舌,
青琐仙郎可得知。[28]
青琐仙郎的典故出于《世说新语》,乃指贾充女与韩寿的情爱:“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掾。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琐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29]白居易的《酬严给事》是当时四位著名文人关于嬴女的诗作之一。开成五年(840)初,白居易年近古稀,他写下《病入新正》,“情”依然是他的诗作主题之:“枕上惊新岁,花前念旧欢。是身老所逼,非意病相干。风月情犹在,杯觞兴渐阑。便休心未伏,更试一春看。”[30]不久,他又寄诗给刘禹锡,戏称他们是“风情虽老未全销”[31]。
中唐时期,除《长恨歌》外,白居易以“情”为主题的诗文都非常受欢迎,白诗流行的最大特点是不同阶层和不同性别的读者都喜欢他的文字。与白居易同时代的杜牧(803—853)曾经在为李戡所写的墓志中记载,李戡称:“尝痛自元和以来,有元白诗者,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多为其所破坏,流于民间,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32]然而,李戡和杜牧对元白诗的贬责并没有对白居易的文学声誉有什么影响。白居易自己曾在《与元九书》颇为得意地提到他的诗作的流行:“自长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题仆诗者,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每有咏仆诗者。”他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是因为他的“情”的主题所致——“时俗所重正在此耳”。[33]
[1] 如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香港:商务印书馆,1962年;罗联添《长恨歌与长恨歌传共同结构问题及其主题探讨》,收于氏著《唐代文学论集》,台北:学生书局,1989年,第521—538页;以及Levy和柯睿的论著。
[2] 明人胡震亨(1569—1642)认为,长相思诗体始于梁代的张率 (475—527),完善于陈代的徐陵(507—583)和江总 (519—594)。见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中华书局,1962年,第110页。
[3] 宋人郭茂倩(1041—1099)的《乐府诗选》收集了九篇唐代的长相思诗,其中三篇是李白的诗作,其他六篇的作者分别是郎大家宋氏、苏亭、刘复、陈羽 、武元衡、白居易。
[4] 《全唐诗》卷一六二。
[5] 有关白居易的乐府诗作,参见廖美云《元白新乐府研究》,台北: 学生书局,1988年。
[6] 《全唐诗》卷八九○。此诗未收入《白居易集》。
[7] 长相思的格式是:双调、三十六字、平韵。
[8] 《长相思·汴水流》,《全唐诗》卷八九○。
[9] 白居易在《寄殷协律》一诗中曾提及吴二娘。见《白居易集笺校》第三册,第1746页。
[10] 见任半塘《敦煌歌辞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320页。任半塘提及,敦煌文献中还有其他三首长相思诗,但它们的格式与白居易的长相思诗略有不同(第591页)。
[11]西方有关唐代的词的综合性研究可参见魏玛莎 (Marsha L.Wagner)《莲舟:唐代俗文化中词的起源》 (The Lotus Boat The Origins of Chinese Tz'u Poetry in T'ang Pop ular Cultur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4年。
[12] 《白居易集笺校》第一册,第460页; Levy 《选译》第三册,第112—113页。
[13] 《感情》,《白居易集笺校》第二册,第562页。
[14] 同上。
[15] 《白居易集笺校》第二册,第784页。
[16] 同上书,第760页。
[17] 《白居易集笺校》第二册,第725页。
[18] 同上书,第683页; Levy《选译》第一册,第128页。
[19] 同上书,第534—535页。
[20] 《白居易集笺校》第二册,第562页; Levy,《选译》第一册,第128页。
[21] 同上书,第942页; Levy《选译》第二册,第6页。
[22] 同上书,第785页。
[23] 同上书,第787页。
[24] 同上书,第834页。
[25] 同上书,第836页。
[26] 《白居易集笺校》第三册,第1617页。
[27] 如《早春忆苏州寄梦得》(《白居易集笺校》第四册,第2148页);《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白居易集笺校》第三册,第1684页)。
[28] 《白居易集笺校》第三册,第1763页。严给事即是严休复。
[29]《世说新语· 惑溺》第三十五。《世说新语》的英文翻译及介绍可参见马瑞志 (Richard B.Mather),ANewAccount ofTales ofthe World,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76年。
[30] 《白居易集笺校》第四册,第2405页; Levy《选译》第4册,第220页。
[31] 《梦得前所酬篇有炼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白居易集笺校》第四册,第2408页。
[32] 《唐故平卢军节度巡官陇西李府君墓志铭》,《全唐文》卷七五五。
[33]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