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古诗词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雪

唐/韩愈

新年[1]都未有芳华[2],二月初[3]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4]作飞花。

注释

[1]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2]芳华:芬芳的鲜花。

[3]初:刚刚。

[4]庭树:花园里的树木。

译文

新年来到,春天已经降临,可是芬芳的鲜花却还没有盛开。等呀等,一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大地上的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却嫌春天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飘落,要化作那花儿在庭前的树木间穿飞,装点这一派春色。

赏析

这是一首写长安春雪的诗作。新年来到还不见芳华,这对北方人来说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诗人却觉得北方的春天来得太晚,于是诗人借鉴岑参《白雪歌》,把雪花比喻为春花,又进一步赋予雪花生命的灵动,借雪花之口说出对春天迟来的焦急之感,极富细腻的审美意趣。整首诗构思新巧,出人意料,洋溢着对春的向往。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

春晓[1]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2],处处闻啼鸟[3]。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

注释

[1]春晓:春天的早晨。晓,天刚亮的时候。

[2]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3]啼鸟:鸟的啼叫声。

[4]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译文

美妙的春季总是让人特别贪睡,一夜酣梦,不知不觉间天已破晓。在迷蒙中醒来,听到窗外到处都是鸟儿的啁啾声。昨天夜里,风雨交加,一直未停,不知道那些娇艳的花儿会被吹落多少。

赏析

在美妙的春天,天地万物刚刚苏醒,鸟儿欢唱齐鸣。春风夜雨后,落花静默着把春的滋味尝遍。最自然的诗篇才最具有真情趣。这首家喻户晓的古诗,勾勒出春天里人们慵懒的情态以及在春夜中风雨恣意挥洒的美,给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读这首小诗,就像品味甘甜的美酒,不知不觉中已经沉醉,令人久久回味。

孟浩然(689—740)

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人,世称“孟襄阳”,后隐居。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多为五言,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早春呈[1]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2]小雨润如酥[3],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4]一年春好处,绝胜[5]烟柳满皇都[6]。

注释

[1]呈:恭敬地送给。

[2]天街:京城的街道。

[3]酥:酥油、奶油、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4]最是:正是。

[5]绝胜:远远超过。

[6]皇都:长安城(唐朝都城)。

译文

丝丝缕缕的春雨飘荡在京城大道的上空,浓密的雨丝像奶油般细腻甜润。放眼望去,远处大地上青草连成一片,依稀可见,但若是到了近处,却似有若无,显得稀疏零落。这是长安城一年中最美的时节,远远胜过如烟绿柳装点下的春末。

赏析

自古以来,咏诵早春的诗作很多,这篇诗作真正摄住了春的精魂。这首小诗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粉画。诗人用文字做笔,以对春的热爱与赞美为色,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看似平淡却不平凡的画作。春景、春情、对春的眷念似淡却浓,若有若无,技法高超、情感深挚。

城[1]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2]清景[3]在新春,绿柳才黄[4]半未匀。

若待上林[5]花似锦[6],出门俱是看花人[7]。

注释

[1]城:指唐朝都城长安。

[2]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3]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

[4]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5]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都城长安。

[6]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7]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译文

几乎人人都喜欢早春的清新景色,诗人也最爱这明媚的早春。春柳经过一个冬天的沉寂,嫩叶刚刚萌发,星星点点的鹅黄色在枝头尚未散落均匀。再过一些时日,等到京城所有的花都开了,繁花似锦,那时,满城都是赏花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早春的倾心热爱。诗的前两句点明主题“早春”。早春之时,诗人在城中游览,春光还未完全显现,春游的人还不多,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将浓艳春景写出,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的色调温暖明快,意蕴深刻,耐人寻味。

杨巨源(755—?)

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诗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

村居[1]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2]放纸鸢[3]。

注释

[1]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2]东风:春风。

[3]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译文

在百草生长、黄莺翩翩飞舞的早春二月,堤岸上的杨柳轻拂,河堤上的青草和池中的春水交相辉映。春色暖阳下蒸腾着白色的水汽,水汽凝结,远远望去,就像薄薄的烟雾,那般令人沉醉。乡间的孩童早早就放学回家,他们忙着趁大好春风将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乡间生活情趣的诗。早春二月,杨柳青青,绿堤柔然。孩子们没有繁重的课业,早早跑到春日的阳光下,在春风里尽情嬉戏,放风筝。整首诗作者没有一句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但却从生动的画面描述里充分表达了浓浓的喜爱之情。

高鼎(生卒年不详)

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多因他写的这首《村居》。著作有《拙吾诗稿》等。

惠崇《春江晚景》[1](其一)

北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2]满地芦芽[3]短,正是河豚[4]欲上[5]时。

注释

[1]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春江晚景》是他的画作,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苏轼的题画诗也有两首,这首是题《鸭戏图》的诗。

[2]蒌蒿:一种生长在洼地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淡黄色,茎高四五尺,刚发芽时柔嫩香脆,可以食用。

[3]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4]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5]上:指鱼逆江而上。

译文

在郁郁葱葱的竹林外面生长着两三枝桃花。不远处,一群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渐渐回暖,正在水中惬意地游来游去。江边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苇也抽出了嫩芽,这个时节正是河豚逆江而上产卵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而作的题画诗。诗人,根据画面进行诗歌创作的同时,也加入自己新的感悟和构思,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与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精于书法,为“宋四家”之一,亦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1]发生[2]。

随风潜[3]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4],花重锦官城[5]。

注释

[1]乃:就。

[2]发生:萌发生长。

[3]潜:暗暗地,悄悄地。

[4]红湿处:指带着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5]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

春雨好似知晓时节已至,在万物萌生的春天降临。细雨伴随着春风在夜晚飘然而至,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寂静春夜,无边无际的田野小路,天空深邃昏暗,一片苍茫,只有停泊在江边的渔船上有温馨的灯火闪耀。可以想见,等天亮时,被春雨打湿的泥土上,一片一片殷红的花瓣把锦官城打扮得万紫千红的美好景象。

赏析

这首诗充分诠释了“春雨贵如油”这句谚语。诗人在全诗开头就赞美这是一场好雨,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霖。既然是甘霖,就一定具有可人的元素。诗人先细致地描写了春雨的情态:悄然无声,温婉动人,又从视觉上描绘了夜雨中一番不一样的情景,最后笔锋一转,通过合情合理的想象,呈现出一夜春雨后锦官城的样子,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

杜甫(712—770)

字子美,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也称“杜少陵”“杜草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1]前白鹭[2]飞,桃花流水[3]鳜鱼肥。青箬笠[4],绿蓑衣[5],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成的雨衣。

译文

自由自在的白鹭感受到春的明媚,在春意盎然的西塞山前欢乐地翱翔。江水初涨,岸边桃花盛开,水中的鳜鱼正值肥美之际。远处江边,那位认真垂钓的渔翁,头戴青色箬笠,身披绿色蓑衣,沐浴着淅淅沥沥的春雨,怡然自得。

赏析

动态的白鹭、流水,静态的桃花、鳜鱼,岸边桃花与江中绿水交相辉映,动静交替的画面美得令人眷念。但是再美妙的山水也抵不过人心的旷达与静穆。那个在细雨中怡然垂钓的渔翁,戴着斗笠、穿着蓑衣,以最质朴的形象,将最真切的情怀展露在天地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圆满生动。

张志和(732—774)

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三岁读书,六岁习文,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去世后弃官隐居。著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滁州[1]西涧[2]

唐/韦应物

独怜[3]幽草[4]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5]鸣。

春潮[6]带雨晚来急,野渡[7]无人舟自横[8]。

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省滁州市以西。

[2]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上马河”。

[3]独怜:唯独喜欢。

[4]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5]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6]春潮:春天的潮汐。

[7]野渡:郊野的渡口。

[8]横:指随意漂浮。

译文

特别喜爱那些生长在山涧边的幽幽青草。青草之上,一群黄莺在树林深处自由自在地鸣啼,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春潮不断上涨,又因着下雨,水流越发湍急。人迹稀少的荒郊渡口旁,一条无人看管的小船孤寂地漂浮在春水之上。

赏析

没有人烟的幽深丛林中,芳草萋萋,这些不起眼的青草没有百花娇艳,却身处深山之中不怨不尤、不取悦于人,尽情地活出真实模样。这种风格让诗人很是欣赏。后两句写荒郊野渡的景色,一句“野渡无人舟自横”给原本荒凉的景色添上了几分悠闲自得的豁达之意。

韦应物(737—792)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唐代诗人。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游园不值[1]

南宋/叶绍翁

应怜[2]屐齿[3]印苍苔,小扣[4]柴扉[5]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注释

[1]游园不值:想游园没能进门。不值,没得到机会。

[2]应怜:应该是感到心疼吧。应,表示猜测。怜,怜惜。

[3]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4]小扣:轻轻地敲门。

[5]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译文

园子的主人应当是担心我的木屐会踩坏他园中的青苔,所以,无论怎样轻轻地敲那柴门,也久久没有人来开。门虽然没有开,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已经伸出墙头来了。

赏析

诗人看到一处院落里有盎然的春光,于是想进去游览一番,可惜,敲了许久也没有人来开门。在怅然若失中,一枝红色杏花好像为了宽慰他失落的心,从墙头探出来,让他感受到春天的艳美。诗人用“关不住”和“出墙来”这两个词,将本就艳丽的春光又赋予了人性化的色彩,将这一派春光描写得活灵活现。游园的目的虽没有达到,却也不虚此行了。

叶绍翁(生卒年不详)

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南宋诗人。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著有《四朝闻见录》,补正史之不足,被收入《四库全书》。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唐/杜甫

黄四娘[1]家花满蹊[2],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3]戏蝶时时舞,自在娇[4]莺恰恰[5]啼。

注释

[1]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

[2]蹊:小路。

[3]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

[4]娇:美好的样子。

[5]恰恰:象声词,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一说“恰恰”为唐时方言,恰好之意。

译文

春天,绚烂的季节,芳邻黄四娘家成了一片花海。茂盛的花在春风中恣意开放,把幽幽的小路都遮了起来。千朵万朵怒放的花重重地压下来,把枝条压得快要接近地面了。美丽的彩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流连忘返,那声音清脆的黄莺伴着彩蝶尽情欢叫。

赏析

这首描绘春天的诗是杜甫作品中不多见的意境欢欣之作。诗人通过描绘芳邻黄四娘家的那片花海,从侧面记录下他居住的草堂周围烂漫的春光。每一个词句都表达出作者对春天、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念。春天的花如此美丽,人在春光中,与自然亲近和谐,显得幸福圆满。

春日

南宋/朱熹

胜日[1]寻芳[2]泗水[3]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

[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的名称,在今山东省。

译文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到泗水之滨寻访春天的芳踪。大好春光无边无际,天地之间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十分美妙的模样,春风轻轻吹拂大地,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一派春天的欢欣景象。

赏析

诗的第一句“胜日寻芳泗水滨”,短短七个字,既点明了游春的日子是“胜日”,又交代了泗水之滨漫游的主题“寻芳”,下面三句写的则是“寻芳”的所见所得。这首诗从字面上看,是一首写游春观感的咏春诗,实际另有深意。春秋时期,孔子曾带领弟子在洙、泗之间讲学,成为一段杏坛佳话,而诗中的“泗水之滨”正是暗指孔门。作者想要寻访的不只是泗水之滨这个春景胜地,更是儒家精神和圣人之道。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世称“朱文公”。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和二程(程颢、程颐)合称“程朱学派”,他的理学思想影响深远。

晚春二首(其一)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1],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2]榆荚[3]无才思[4],惟解[5]漫天作雪飞。

注释

[1]不久归:将结束。

[2]杨花:指柳絮。

[3]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4]才思:才华和能力。

[5]解:知道。

译文

天地间的花草树木也像人一样,知道美好的春天即将逝去,纷纷争奇斗艳,向大自然展示自己的美,想借此留住春天的脚步。杨花和榆钱虽然没有娇艳的颜色,但它们也不愿落后,纷纷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期望能和百花一起把春天留住。

赏析

这首七绝诗虽然描绘的是暮春之景,行文手法却非同一般。诗人不写暮春时节百花凋零的萧瑟,却写花草树木为了留住春天而尽情展示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使整首诗作显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充分展现了晚春的动人风采,给人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这首诗在描写春景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寓意:如果把百花比作聪明能干的人,那么,没有艳丽色彩的杨花、榆荚就是天性一般的普通人。但,不管是怎样的人,都要努力向上,充分展示自己,让自身散发出最璀璨的光芒。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1]酒旗[2]风。

南朝[3]四百八十寺[4],多少楼台[5]烟雨中。

注释

[1]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2]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作酒店标记的小旗。

[3]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这里说的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5]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译文

美妙的江南地域辽阔,莺歌燕舞,映衬着花红柳绿,分外妖娆。水乡村庄,山间小镇一座座小酒馆的旗帜在春风中翩然起舞,招揽闲客。南朝建立了那么多的佛寺,昔日香烟缭绕,如今在如烟如雾的风雨中静静矗立,诉说着千年沧桑。

赏析

这首诗千百年来都负有盛誉,因为它不仅是写景的佳作,更在江南春景的描述中表现出历史赋予江南独有的广阔而深厚的人文底蕴,读了让人回味悠长。那些南朝的寺庙,那些曾经热衷于佛事的南朝君臣,如今都去了哪里?人早已不在,那些人建造的佛寺却依然矗立在风雨中,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此情此景凸显思旧怀远的淡淡忧伤。

杜牧(803—852)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唐代诗人、散文家。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被人称为“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

绝句二首(其一)

唐/杜甫

迟日[1]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2]飞燕子,沙暖睡鸳鸯[3]。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3]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译文

春天,大地山河沐浴着明媚春光,多么的秀丽。和煦的春风阵阵拂来,送来花草的芳香。春风中,灵动的燕子飞来飞去,衔着湿润的泥土辛勤筑巢。暖阳下,恩恩爱爱、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暖和的沙子上酣睡。

赏析

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全诗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颠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这首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诗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绝句二首(其二)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1]。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注释

[1]花欲燃:花红似火。

译文

江水碧波荡漾,把畅游在江水中水鸟的羽毛映衬得愈发洁白。远处的山峦郁郁苍苍,映着近处的红花像是要燃烧起来。眼看今年春天就要过去,何年何月才是我归乡的日期?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杜甫进入蜀地之后。诗人对景物的描摹清丽工致,浑然天成,非常高明。“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此情此景犹如一幅浓墨重彩的风景画,有着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这般绚烂的景物更加凸显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怀,不知是人因诗作而落寞,还是因落寞而成就了如此经典的诗作。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1]千秋雪[2],门泊[3]东吴[4]万里船[5]。

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

[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的积雪。

[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今江苏省一带。

[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译文

两只俊俏的黄鹂欢快地在翠绿的柳树丛中鸣叫,浑身洁白的白鹭排着整齐的队伍飞上蓝天。凭窗远眺,西岭雪山上的积雪好像就在窗口,不远万里从东吴开来的船只,整齐地停泊在门前。

赏析

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派自然景观,可谓一句一景。黄鹂在翠柳之间,白鹭在青天之上,这样的画面,美得不可方物。诗的最后两句,作者的视角先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无论是遥远的西岭雪山上的积雪,还是来自万里之外东吴的船只都在眼前。杜甫的这首诗作对仗工整,字字句句都经过诗人精心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