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风采(老一辈革命家风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在上海外国语学社

刘少奇因种种原因没能赴法勤工俭学,他继续探寻新的出路。这时,长沙《大公报》上的一则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消息说湖南成立了一个俄罗斯研究会,该研究会的任务包括从事研究俄国的一切事情,并用研究所得发行俄罗斯丛刊;派人员去俄国进行实地调查;提倡去俄国勤工俭学。关于赴俄勤工俭学的消息登载了好几期,这些消息还称去俄国的旅费花销较少;到俄国后,俄国政府可以优待学生,不致冻馁。

上海外国语学社旧址

刘少奇对发生了十月革命的俄国是很向往的,他以前通过报刊和书籍了解到列宁领导俄国工人阶级推翻俄罗斯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这个新生政权中,工人和农民当家做主。苏维埃俄国还宣布废除沙皇时代与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些激起了他对俄国的兴趣。后来刘少奇曾就十月革命的影响回忆道:“这个革命把全世界想要革命但又没有找到出路的人都惊醒了。特别是在中国,我们那时感觉到了亡国灭种的危险,但又不晓得朝哪里跑,这一下就有办法了。”到俄国学习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回国后用所学来改变落后黑暗的社会,在这样的想法下,赴俄勤工俭学就成了刘少奇新的目标。

1922年1月17日,刘少奇填写的“团员调查表”

刘少奇打听到要去俄国学习,可以通过长沙俄罗斯研究会负责人贺民范的介绍,于是他来到船山学校找贺民范。事实上当时俄罗斯研究会的实际组织者是毛泽东、何叔衡等,但为了获得合法活动资格,公开的负责人是湖南教育界的知名人士贺民范等人。刘少奇当时还不认识毛泽东,他跟其他湖南青年一样,要加入革命团体都是联系贺民范。刘少奇想请贺民范介绍他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时也帮忙联系赴俄勤工俭学的事。贺民范对要求进步的刘少奇表示赞许,也十分鼓励他。在贺民范的介绍下,刘少奇参加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对于刘少奇要去俄国勤工俭学,贺民范为他写了介绍信,让刘少奇先去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俄文,那里会组织赴俄学习的有关事项。

刘少奇追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终于又有了眉目,此时如何说服家人,争取他们的支持成了新的问题。母亲和兄长都不同意刘少奇去俄国,竭力阻拦他。刘少奇请来表哥帮忙说话,同时自己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对母亲说:“我离开祖国远行,离开母亲,正是为了祖国,也是为了母亲啊!”家人看到刘少奇决心已定,只好同意,并尽力为他筹措资金,二哥刘云庭也为他张罗了一笔费用。经历了几番周折,如今他终于可以向着理想进发了。

1920年,刘少奇与几位同伴踏上了去上海的路途,他们经过几天的辗转来到了上海外国语学社。这所学社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由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创办的,具体负责人是俄籍华人杨明斋。学员主要是由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和革命人士推荐来的,是共产主义小组信任的进步青年。他们先在学社学习一段时间的俄语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知识,然后再派往莫斯科。

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学员一般上午上课,下午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为华俄通讯社和新青年出版社做翻译、校对等工作,刻写钢版,印刷传单,去工厂做宣传联络工作等。入学后,刘少奇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认真学习俄文和政治理论;在工作上,与同学一起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办起事来很认真。

上海外国语学社的学生星期天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要是以演讲的形式进行。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常去外国语学社演讲,主要就是讲他刚刚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刘少奇在集体活动之余就会研读这本新译出来的《共产党宣言》。他经常留心其他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在同学眼里,刘少奇衣着朴素,举止端庄,为人正直,富有革命理想。刘少奇在上海外国语学社时的同学萧劲光回忆说:“少奇同志几乎没有个人爱好,从不闲聊天,也不随便上街。我们不住在一起,但看见他的时候,多是在学习俄文、阅读《共产党宣言》、思考着中国革命问题。”

追求革命理想,是刘少奇这几年来不断奋斗的动力,也给了他战胜各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如今,这名有志青年离自己的志向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