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的归来
人文主义的发端出现于14世纪前后,这时候还是中世纪的晚期。那个时候的人文主义,并不是一个系统的哲学系统,而更接近于我们今天说的“生活方式”。就像我们现在说“我追求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并不意味着自己和二战后涌现出的极简主义艺术有什么关系。
15世纪的人文主义,主要关心的便是人活在世上所经历的事情,以及人本身创造的价值。一个人文主义者,对宗教所宣扬的天堂或者来世的兴趣,总归不如现实世界本身。这种将关注点从神回归到人的风潮,有一点儿像古罗马人的注意力从古希腊众神转移到自己身上来那样。因此,人文主义者兴起对古罗马的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整个人文主义运动中,“从神到人的转变”这一精神内核贯穿始终,主导了艺术的变迁。艺术史学家们对这一时期的艺术究竟应该属于“晚期中世纪艺术”还是“早期文艺复兴艺术”争执不休。而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正是某些学者眼里的“西方绘画艺术之父”——乔托·迪·邦多内。
在乔托从艺之初,整个中世纪的艺术呈现着一种僵硬、刻板而毫无立体感的风格。如果联想到前面提到的君士坦丁凯旋门,以及上面像提线木偶一样的浮雕,便大致可以想象那时候的艺术是什么样子了。
乔托虽然出身低微,但是他和一些人文主义者来往甚密,其中便包括大文豪但丁。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托本人也成为了一个人文主义者。他倾向于认为,即使是宗教人物,虽然日后封圣,但曾经也必定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圣经》里对耶稣及其门徒们生平的生动描绘,更是让他坚信如此。他依照人文主义所强调的对现实的重视,转而发展出一套尊重自然、注重描绘眼睛所观察到的客观世界的艺术风格。
这种尊重客观对象的艺术风格,正是同千年之前古罗马人在雕刻人像面部的皱纹时,所尊崇的法则不谋而合。这种基于视觉观察的绘画理念,在乔托之前已经失传千年之久,自乔托之后则一直延续了大约七百年时间。由此,也无外乎人们视他为“西方绘画艺术之父”了。
尽管乔托的绝大多数作品并没有收藏在罗马,但梵蒂冈博物馆还是保有他的一幅精品。这幅《斯特凡内斯奇多联画》[图10]是他为梵蒂冈的老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所作。在画面中央,乔托描绘了坐在王座上的基督,两侧则画着圣彼得和圣保罗的生平。尽管画面的样式如今看来依然有些刻板,但如果仔细观察那些描绘圣徒殉难的场景,我们便会发现,乔托赋予了画面中的人物七情六欲,当圣保罗身首异处、以身殉教之时,周围信徒们的哀痛之情并非做做样子,而是发自肺腑。虽然只是细微的表情,但它所完成的飞跃,使得观众在看到画作之时不会像是看图说话一样想着“这是个伤心的人”,而是感同身受地替画面中的人物难过。
[图10] 《斯特凡内斯奇多联画》
乔托,1330年,梵蒂冈博物馆,梵蒂冈
不过,毕竟乔托那个时候没有互联网,艺术风格的演变其实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乔托死后,过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乔托所迈出的这一步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这个时候,人文主义也比乔托那时更为兴盛。当大力倡导人文主义精神、热衷发掘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教皇尼古拉五世去世时,梵蒂冈图书馆藏书已逾千册,而曾经在历史尘埃中湮没千年之久的古罗马精神,也在当初毁灭自己的基督教派的重新解读和研习之中,再次复活了。
而文艺复兴时代的罗马,将迎来另一个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