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年鉴2018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闻出版信息化发展概况

【新闻出版信息化工作重点】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1.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导

加强信息化建设规划指导,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方向指引。2017年9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继续推动出版单位数字化改造和技术升级,全面提升数字化管理、生产、传播、服务能力;加快新闻出版和科技融合的技术研发及成果应用;推进ISLI国家标准、CNONIX国家标准、电子书内容、知识服务、绿色印刷等标准的应用推广工作;加强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成果在出版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微博、微信、客户端、听书等网络出版新业态;提高发行流通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出版物流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安全建设,提升安全保障能力。2018年3月20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快AR/VR、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在行业的深度应用,助力业务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2.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

继续加强数字出版、信息化等标准研制,加快推进标准的产业应用,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规范。一是加强基础、关键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数字内容生产、传播、版权保护等方面标准的制定,研制《声像节目数字出版物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等24项国家标准及《数字出版业务流程与管理规范》等18项行业标准。二是推动重大科技工程、重点项目中核心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CNONIX国家标准修订等20项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获批立项。三是继续推进重点标准的产业应用,开展ISLI/MPR、CNONIX国家标准应用示范、专业领域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等,确定第二批CNONIX国家标准应用示范单位29家、第二批专业领域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27家、知识服务模式(综合类)试点单位55家。

(二)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高度重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加强政务服务建设的有关决策部署,继续深入开展新闻出版行业电子政务建设,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扩充服务渠道,不断提升行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继续完善门户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针对社会公众对政务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继续加强新闻出版政务信息门户网站、国家版权局中英文网站、中国扫黄打非网、中国全民阅读网、中国记者网、中国农家书屋网等已有7个网站的性能优化和功能扩展,开设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项督查、“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文件等专栏。同时,加大上述网站的信息维护,相继推出2017全国版权宣传周等10多个专题活动,并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兴传播方式扩充公共信息服务渠道,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在2017年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中,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府网站获评“2017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党务政务网站”,“扫黄打非”政务微信获评“2017年度中国优秀政务新媒体”。

扎实推进新闻出版电子政务建设,发挥资源优势,提升管理和服务能力。继续推进新闻出版电子政务综合平台项目建设,强化对原有业务系统的整合优化,加强基础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

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增强公共服务、行业分析、决策制定等数据支撑能力。新闻出版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新闻出版政务云平台基础建设等8个项目基本完工。行政审批预受理预审查系统、中国新闻记者证申报系统等10个项目开始试运行。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按照公安部的部署和要求,继续加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安排专项经费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风险测评和整改加固工作,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工作,并不定期开展督查工作,建立7×24小时值班制度,有效保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三)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力推进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建设。2014年3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继续深入推动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和市场机制调节作用,进一步加快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新闻出版业生产力、传播力、影响力,丰富产品形态、提升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与国民经济各领域提供资讯、数据、文献、知识的多层级信息内容服务。

目前,新闻出版行业信息化建设在以下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一是新兴版块持续发力。2017年,移动出版收入为1796.3亿元,在线教育收入为1010亿元,网络游戏收入为884.9亿元,网络动漫收入为178.9亿元,四者占数字出版收入规模的比例为54.7%。数据表明,移动出版依然是数字出版的重要发展方向,具有雄厚的发展潜力。

二是传统出版单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科技出版集团持续深入推进向“知识服务”的转型,加大对学科知识库、医疗健康大数据、数字教育服务三大业务的投入。科学文库、中科医库平台、中科云教育平台等数字产品已取得销售收入,中国科技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与国际化传播平台投入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人民卫生出版社《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开设新技术探索栏目,在期刊移动端App中开设AR识别界面,通过移动终端的摄像头实现对期刊导读本和数字出版内容中图片的快速识别,并在手机屏幕上观看清晰、立体的图像,为读者带来更加直观的阅读体验,是期刊出版在内容与技术相结合方面的一次积极探索。

三是网络文学进一步规范化、精品化。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45个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原创作品总量达到1646.7万种,其中,签约作品达到132.7万种,进行各种创作的写作者超过1300万人,签约作者达68万人。2017年6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提出对原创网络文学网站和网络文学阅读平台的单位实施社会效益评估,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要做到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内容生产方面,精品化趋势明显,现实主义题材增多,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百态的现实主义题材成为网络文学作品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同时,传统文化融入网络文学作品的现象日趋增多,网络文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提升。

四是数字教育出版市场布局渐趋完整。2017年,随着教育出版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渐趋深入,数字教育出版发展模式日趋多元,多家出版单位基于自身优势,在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线培训等领域探索数字教育发展路径,布局数字教育产品市场。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基于课前、课中、课后不同场景,围绕教程、教辅、测试、作业各类内容的数字教育产品日益丰富。五是知识服务全面推进。自2016年批准筹建“知识资源服务中心”,并启动专业数字内容资源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工作起,截至2018年3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开展了3批知识服务模式试点单位的遴选工作,110家出版单位、科研单位等入选。各试点出版单位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学科特点,分类别、级别构建所属学科的专业领域知识体系,目前所开发知识服务产品中一级分类最多的能够达到100类,层级最多达到20余层。传统出版单位不断推出知识付费产品,如《三联生活周刊》围绕自身期刊品牌特色,打造的知识付费产品——《中读》,以碎片化时代的深度阅读,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重点项目及工程】

新闻出版行业重大科技工程项目建设成果显著。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进入成果产业应用阶段,组建了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成果推广中心,与127家单位签署意向书及战略协议,与6家单位签订工程成果应用合同,成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应用产业联盟,初步完成贵州版权云分中心、河北大厂版权服务基地和北京印刷学院版权实训基地的建设。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完成V2.0成果的研发,进入第三轮迭代开发,形成27个软件系统、22个软件工具和38项工程标准,部分成果已在应用试点单位上线使用。中华字库工程完成文本加工19亿字,中间字库造字规模达60余万字,输入法完成同步更新,各类主用字体成果字库累计已完成8万字,处理待编码字80余万字。新闻出版大数据应用工程正式列入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动力,推动管理部门走出行业管理的“信息盲区”,提高行业数据对管理部门的透明度,为做好新闻出版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撑,为确保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