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理论与临床实践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深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哲学中对物质的解释是“气论”。气是中国古人对宇宙、生命的感知和认识,中医学引入古代哲学的概念,并结合医学的内容加以发展,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庄子·知北游》云:“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而为死。”《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古代医家引用“气论”到医学中用于解释生命的起源,解释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转归预后,解释养生保健,以此形成以“气论”为核心的中医学理论体系。《黄帝内经》即是中医气论的理论专著,《伤寒论》则是中医气论的实践手册。
《黄帝内经》几乎每一篇都涉及气及气论思想,将哲学气论应用于医学之中,建立起了中医学的气论体系,同时也丰富了古代哲学的气论体系。《素问·刺法论》说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对人体正气的认识,认为人体正气具有抵御外邪的作用。而 《黄帝内经》对人体气化概念的提出及阐述,则是扶阳思想的根基,《内经》认为生命的繁衍,万物的生化聚散,无不本乎于气,无不是气的运动变化的结果,人体是一个不断发生着升降出入气化作用的整体,人体内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变化,推动和调控着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津、液、精等生命物质的变化,如果人体的气化功能失常,机体就会出现病变,“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素问·六微旨大论》)。
升降出入的运动变化过程,即气化,所需要的动力是元气,元气乃肾中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的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的动力之源,是一身之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精也者,气之精者也”(《管子·内业》),由精化生为气需要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作用,“阳化气”的过程既是气化的过程,也是元气生成的过程,体现了精气同源、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关系,精能化气,气能生精,是故扶阳可以化气,存津可以生气。
把气化理论运用于临床指导辨证施治处方用药的则是 《伤寒论》,《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实际就是一部气化理论的应用专著,是现代扶阳派的始祖,在 《伤寒论》治则治法中,始终贯穿着“扶阳气”和“存津液”的基本精神,体现了阳气是生命之本,与摄生延年、防病治病关系密切。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完善,至近代形成了以擅用大剂量姜桂附著称的“扶阳派”“火神派”。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医家吴佩衡先生,认为阳气是生命之本,阳气是生命之动力,阳气又为抗邪的活力,人体机能衰退之时,也是阳气不足之时,当以温扶阳气为治疗大法,附子则是温扶阳气的要药,吴佩衡在 《医药简述》说到“附子温暖水寒,补命门真火,回阳生津,驱逐阴寒,回阳救逆”,以长于应用重剂附子屡起沉疴、力挽狂澜,被世人誉为“吴附子”。作为云南吴氏扶阳流派的嫡系传人,我们义不容辞地应当把扶阳流派学术传承和发扬光大。
《扶阳理论与临床实践》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出发,一一梳理了扶阳理论的形成及其渊源,对历代扶阳大家及其论著均有介绍。中篇为本书的重点部分,把具有中医扶阳特色的病证、治法、方药、养生、调摄等均做了归纳总结。下篇主要介绍扶阳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
本书由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师和在临床一线工作的医生们通力合作而成,大家都花费了许多精力和时间查资料、集案例,归纳总结前人的扶阳理论和观点,以及在临床使用扶阳疗法的心得体会,前后历时三年余,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得以付梓。在此对各位编委不辞辛苦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表敬意;对所引用文献的作者,由衷感激;对长期以来支持帮助过我们的各级领导、同事和人民卫生出版社致以真诚的感谢!
吴生元
2016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