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要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就必须首先分析物质资料的生产。
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就是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资料(物质财富)的过程。人类为了生存,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有衣、食、住、行等方面基本的物质资料。要获取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类就无法生存。进而论之,只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人们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政治、文化、科学、教育、艺术等其他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和消耗。具体来说,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生产经验的人,为了获取满足自身或他人需要的有用产品而进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人们要进行劳动,就必须有劳动对象。如煤矿工人挖煤,煤就是劳动对象。劳动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未经劳动加工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地下矿藏和海洋资源等;另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用于机器制造的钢铁、纺纱用的棉花等。
劳动资料(或劳动手段)是指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是使人的劳动与劳动对象连接起来的媒介物。劳动资料包括的范围极其广泛,一般可分为生产工具、基础设施和能源设施三大类,其中最基本也最为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人类生产能力的大小,直接反映在生产工具的技术进步程度上。
上述三个要素是劳动过程中最一般、最基本,也是最具普遍性的要素。无论是生产力十分低下的原始社会,还是生产力比较发达的现代社会,劳动过程都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否则物质生产活动根本不可能进行。在这三个简单要素中,人的劳动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因素;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叫作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观因素,是物质资料生产的物质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和劳动过程的发展,会在简单要素的基础上逐渐加上某些新的要素,如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经济信息等。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劳动者通过自己有目的的活动,借助于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它是人类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并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因而它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人们既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也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前者表现为生产力,后者表现为生产关系。所以,任何社会的生产都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的内容。
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生产力包括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人的因素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并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它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总和。在生产资料中,生产工具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物质标志,也是划分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对此,马克思指出,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7)在生产力构成中,人的因素最重要,因为任何先进的生产工具都是人创造的,并要由人来加以利用。人类之所以能够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保护自然界,关键在于人的劳动。所以,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起着最基本的作用。
生产力中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总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紧密关联。人的科学技术知识越丰富,劳动技能就越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越发展,生产工具也就越先进。因此,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8)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科学技术呈加速发展态势,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此,邓小平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的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在生产力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要素,而是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一个加强性因素,越来越渗透到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中,引起这两个因素的变化,从而对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关系。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它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宗教关系、家庭关系等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生产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相互关系,如企业中股东、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建立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具体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方面的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是广义的生产关系。
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首先,生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着决定作用。所谓生产起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水平与结构及具体方式。其次,分配、交换、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即促进或阻碍生产的发展。如果分配、交换、消费适应于生产,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例如,平均主义的分配,会挫伤人们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生产的发展;扩大消费,可以拉动经济的增长;缩小消费,会降低经济增长率。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这是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以及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也是区分不同生产关系类型的主要标志。生产资料所有制是通过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关系得到实现的,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发展的作用;否则,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瓦解的作用。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的这两个方面之间存在着必然的有机联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二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阶段性更替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生产关系内容的调整与变革是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10)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生产关系就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时,生产关系就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无论这种生产关系是陈旧的还是“超前的”。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要求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同生产力性质的变化相适应。换言之,只有当生产力的性质发生了质的飞跃(如新的生产工具普遍替代了旧的生产工具)时,生产关系的变革才具备了客观物质基础。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其中,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到目前为止,人类社会相继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正是这一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当然,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的作用,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顺利实现的。生产关系作为一种物质利益关系,要变革它,必然会引起既得利益者的抵制和反对。在存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代表落后生产关系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阶级利益,总是要拼命维护旧的生产关系。此时,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的自觉行动,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才能摧毁社会腐朽势力的反抗,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扫清阻碍。
四、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生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物质利益关系。研究人们在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关系,实质上就是研究在社会生产的四个环节上,不同阶级、不同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挥什么作用,得到什么样的物质利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人们的生产关系,研究人们在不同生产关系中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物质利益,从而揭示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主要表现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与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地必然随之变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不能把生产关系当作一种孤立的现象来研究,必须一方面联系生产力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联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来研究生产关系的演变规律。同时,也不能把生产关系当作一种静止的现象来研究,必须从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来研究它,因而也就要求连带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揭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是受什么经济规律的支配,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运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