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技术发展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5 高斯和韦伯的电报

在1833年,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1777—1855)和韦伯(Wilhelm Eduard Weber,1804—1891)在德国哥廷根建立了一条电报线路(见图3-11),线路长度为1mile(1.6km)。他们的电报装置,一端(发报机)是可沿磁棒移动的感应线圈,另一端(收报机)是线圈及用细线悬挂的磁针,中间用导线将两端线圈连成回路(见图3-12)。这显然是利用了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而没有使用电池。利用感应线圈的移动,可控制磁针朝两个方向(向左←或向右→)的偏转,即传递两种信号。高斯和韦伯规定了字母与偏转方向间的对应关系,如G对应于←、→、→,N对应于→、←,S对应于←、←、→等。[12]

图3-11 大图:哥廷根上空的电报线;小图:高斯(右)和韦伯(左)正在互通电报。

图3-12 高斯和韦伯的电报。

1833年的第一份电报的内容是Michelmann Kommt(“米契尔曼来了”,米契尔曼是协助他们架设电报装置的工人),共使用了40次磁针偏转。由于应用的是电磁感应原理,他们的信号相对比较微弱,接收部分的小磁针摆幅会小一些,观察磁针动作部分还专门设计了光学系统。高斯和韦伯在1833—1845年间常用这部电报机在天文台和物理实验室间互通短小的信息。该电报机于1845年毁于雷击。高斯认识到电报在战争及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曾建议政府广泛使用,但未获成功。1836年,韦伯、高斯和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建立了哥廷根磁学协会。高斯在给洪堡的信中写道:“我们的韦伯独自一人架设了电报线……表现出惊人的耐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