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吉利造车
吉利是目前中国主要汽车企业中的唯一一家民营企业,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8年到2002年,吉利“揭竿而起”,成功进入中国汽车工业领域;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吉利开始从一个家族式企业向管理型企业转变。
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是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的民营企业家,他从做装潢材料开始,后来进入摩托车工业领域。1994年,当吉利的摩托车生意还如火如荼之时,李书福就萌生了进入汽车工业领域的念头。但在随后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李书福以民营企业家的身份造汽车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他曾经带人到对汽车项目拥有生杀予夺权力的国家各部门游说,遇到态度坏者,几句话把自己打发掉;态度好者,则给予谆谆教导:汽车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你们民营企业干不了,还是好好干摩托车吧。但李书福不屈不挠,运用包括高层公关、媒体放炮在内的各种手段继续游说,最后居然因为表现太执着而得了个诨名“李疯子”。据说,当国家某部门的官员告诉李书福,民营企业干汽车无异于自杀时,李书福“诚恳地”答曰:那就请给我一次跳楼的机会吧!
吉利找到的突破口是在1997年收购了四川德阳一个濒临破产的国有汽车工厂。这个企业的产品列入了国家目录,所以吉利借此就获得了生产权。但德阳厂的目录不是“7”字头的轿车类,所以借壳的吉利只能上轻型客车和4米以下的两厢车。本来异地生产也是不允许的,但吉利后来还是设法克服了这个限制。1997年,吉利的汽车项目获得批准;1998年,吉利在浙江台州的临海市(台州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建成第一个轿车生产基地。
吉利第一款批量生产的车型是模仿夏利的“豪情”两厢车,当年的样车基本上是钣金工手工敲出来的,它的图纸是在投入批量生产好几年之后才被后来加入吉利的专业技术人员补齐。虽然不符合规范的设计程序,但生产出来的车还是不错(通过了国家强制性安全检查),而且因为总是在高速路上跑得太快,被江浙一带的交通民警给盯上了。
实际上,李书福造汽车并非单枪匹马,而是得到一大批当初追随李书福干摩托车的配套民营企业的支持。在吉利进入汽车工业时,为吉利摩托车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继续跟进。这些企业不仅投入资本,同时以分工合作、分头攻关的形式为吉利汽车生产主要的零配件,不仅帮助吉利生产出汽车来,同时还成为吉利汽车低成本的重要源泉,而吉利集团逐渐通过与配套商建合资企业的方式来掌握零部件的供应。目前,台州已逐步发展出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其产品价格只是进口产品价格的1/3~1/2。
1998年8月8日,第一辆“豪情”车下线;当年吉利生产汽车100多辆,几乎都没卖出去。1999年,吉利生产汽车1600多辆,几乎都卖出去了。2000年,吉利的汽车销售量一跃升至10008辆。2001年,吉利卖了2.4万辆汽车。
李书福的企业本是家族企业,兄弟俩打天下。1999年,宁波开发区的一个日资企业破产,腾出300亩地。当地政府便邀请李氏兄弟到宁波搞汽车。1999年8月,宁波美日公司在北仑港畔打下了第一根桩;到2000年5月17日第一辆“美日”汽车驶下生产线,历时才9个月。后来,兄弟之间发生纠纷,分道扬镳:弟弟带走现金,哥哥李书福留下基地。弟弟是个打天下的猛将,离开宁波后又到上海浦东再建了一个汽车生产基地(原名上海杰士达公司,现改为上海华普),但因为上不了目录而不能卖车,最后又卖给了哥哥。但这是兄弟之间的最后一次交易:两人签订协议,弟弟永不再干汽车。
至此,吉利控制了临海、宁波和上海浦东三个汽车生产基地,完成了吉利进入汽车工业领域的基本战略架构。三个基地各有各的车型(“豪情”“美日”“华普”),档次依次提高,但它们之间具有一个共同点:原型车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靠钣金工敲出来的,图纸不全,更没有数模。虽然如此,但豪情不减。例如,宁波基地生产的一款车型叫“优利欧”,据说此名为李书福本人所取,其意为“优于夏利与赛欧”。于是,吉利初步形成一个不同车型档次的生产布局。2001年11月9日和12月26日,吉利轿车登上国家经贸委发布的中国汽车生产企业产品公告,使吉利集团成为中国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企业。
从2002年开始,吉利开始了高速扩张,全年销售汽车4.78万辆,并于2002年初开始赢利[1]。同时,吉利又于2003年投资49.1亿元在台州路桥区建成一个新的汽车生产基地。更重要的是,吉利从这个关头开始了从家族企业向管理型企业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汽车工业精英、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汽车教育的高校教师加盟吉利,并且逐步替代原有人员而进入公司的主要管理岗位[2],在各个领域改变着吉利的面貌。
例如,原一汽大宇总经理和一汽技术中心副主任上任宁波公司总经理一年,在人员和设备没有任何变化的条件下,把这个工厂的产量从2002年的1.3万辆汽车提高到2003年的3.8万辆(即增加近200%),工厂从2002年的亏损转变为2003年赢利1.3亿元。
另一位曾任南汽菲亚特的总工和工程中心主任的技术人员则担任了吉利集团汽车研究院院长和集团总工,他在集团研发的基础建设上大力投入,进行了产品开发体系、技术管理体系以及产品验证确认体系三大体系的建设。这些基础建设使得吉利由一个主要依靠钣金工、图纸不全的企业,迅速成长为一个具有完善的数模能力并且在全国首创地支持全坐标网络化车身设计的企业,并依照国际主流厂商模式建立了自身完善的数据库和技术管理体系,还通过“同步工程”和“一体化设计”使其设计周期大大缩短。基础能力提高的近期绩效就能使吉利四大生产基地的9个产品在2004年8月之前全部升级换代。
吉利目前同样也积极地通过国际合作进行产品开发。吉利通过内部的矩形式布局,分别与韩国、德国以及意大利开展合作开发。在这些项目中,吉利始终坚持自主与学习的原则,甚至在条文里还明确外方专家必须搭配中方技术人员的比例。同时,吉利还加强了与长春的原机械部九院、武汉理工大学以及江苏理工大学等国内科研机构的合作。
短短数年间,吉利就在自主开发的道路实现了大型国企20来年都未能取得的进步。为什么?对比两者,吉利唯一的优势只有勇气。但勇气的重要性恰恰得到一个逻辑顺序的证明:虽然职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对吉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主开发企业的出现是使这些精英能够发挥潜力的前提条件。事实上,加盟的汽车工业精英们是在吉利才真正经历自主开发的(所以钣金工才是先驱!),所以吉利也改变了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例如,一位外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就说,他个人来到吉利一年多,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收获:第一,做了许多中国人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第二,发现开发汽车并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难。自主开发经验和开发人员的信心是互为因果的,所以这位专业技术人员说:“要是(按照我们目前)这样搞,吉利还弄不出产品来,我把头剁下来给别人当球踢!”“外国人那么笨都能把事情做好,中国人为什么不能?!”恰恰是因为有了起于草莽的吉利及其宁可跳楼也要造汽车的领导人——李书福,这些中国汽车工业的精英们才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吉利目前正处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2003年,吉利销售汽车80068辆,比上年增加70%,销售总额43.47亿元。进入2004年,吉利势头更猛:1月份销售8000辆,2月份销售11500辆,连创历史新高。如果吉利能够最终成功地转型为足以在技术和资本密集的汽车工业中竞争的管理型企业,那将是李书福对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注释
[1]在吉利赢利的时候,吉利的折合年产量(通过月产量折合)只有2万多台。而后面本报告所涉及的案例——奇瑞公司,也是在折合年产量2万多台的时候就已经赢利了,而远非年产10万台或者15万台、30万台才能够实现赢利。吉利集团下属的华普汽车公司,生产线运转3个月后就已经实现赢利。
[2]目前在由5个人组成的吉利集团最高管理层中,只有李书福一人属于原来的创业者,其余4人都是外来的专业人士,包括原浙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和地方税务局总会计师徐钢(总裁)和原上海大众总经理南阳(副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