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编(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導讀

王曉娜

《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是一部經典的滿文語法辭書,在《清文虚字指南編》基礎上增修而成。《清文虚字指南編》一卷,由萬福[4]於清光緒十年(1884)編撰成書,光緒十一年刊行。光緒二十年(1894)漢軍劉鳳山[5]經與作者商量校訂該書,增删了書中若干内容,增加了目録、説明和校訂人寫的序言,并分成上、下兩卷,於宣統元年(1909),以《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爲名重新刊印,京都隆福寺鏡古堂書坊梓行。該書爲刻本,本次整理以宣統己酉年(1909)刻本爲底本,參校光緒甲午年(1894)刻本。

《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全書共分六部分,分别爲萬福序、發明[6]、劉鳳山序、目録、正文[7]和結尾[8]。目録分上、下卷兩部分。正文部分爲全書的主體内容,共計246段歌訣,其中上卷115段,下卷131段。結尾是作者萬福用歌訣的形式對滿語中部分虚詞用法的總結,與正文内容呼應。

全書共收虚字316個,現代滿語語法中,虚詞是指没有獨立意義,只表示詞與詞或句子與句子之間多種語法關係的詞。筆者在研究本書時發現,書中不但收録了助詞、介詞、連詞、語氣詞等虚詞詞類,同時還有名詞的數格、動詞的時體態式等實詞的用法。該書用豐富的例句詳細闡述了滿文虚字的語法意義和用法、接續規則、正讀正寫規則。因此,可以説《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是一部全面的、系統的、詳盡的滿語文語法書。下面對全書内容做一簡單介紹。

一、滿語格助詞,主要包括賓格格助詞be、與位格格助詞de、屬用格格助詞-i、從比格格助詞-qi、經格格助詞deri。

(1)賓格格助詞be。典型用法就是標記賓語成分。要麽表達動作的直接對象,主要動詞没有使動標記-bu,如例1;要麽用於使動句式,主要動詞帶有-bu標記,如例2。

例1:bithe be ure-me hvla.

例2:jingse be hada-bu-mbi.

除此之外,be作爲賓格標記,還用於一種特殊的判斷句式“A serengge/sehengge, B be”(詳見歌訣[5][9]介紹),這裏的be一般翻譯爲古漢語判斷助詞“也”。例如:

例3:tondo se-re-ngge dulimba be.

例4:ginggun se-re-ngge qibsen be.

be大致相當於漢語的“把”“將”“以”“使”“令”“教”等,詳見歌訣[3]介紹。

(2)與位格de。有兩個基本的用法,一爲與格標記,引介一個對象論元,如例5—6;二爲位格標記,表達處所意義,如例7—8。(詳見歌訣[2]介紹)

例5:minde gaji-fi tuwa.

例6:inde bene-fi xa.

例7:angga de hvla-mbi.

例8:mujilen de eje-mbi.

除此之外,de還用於被動句式中,引介真正的施事者,如例9—10。(詳見歌訣[6]介紹)

例9:weri de basu-bu-mbi.

例10:gvwa de gida-bu-mbi.

(3)屬用格標記-i。主要用在兩個名詞之間,表達領屬關係,如例11—12;用在名詞成分之後,表達工具義,如例13—14。(詳見歌訣[7]介紹)

例11:uru waka-i arbun dursun.

例12:duin mederi-i onqo.

例13:onqo-i fejergingge be kadala-mbi.

例14:gida-i gidala-mbi.

(4)從比格格助詞-qi。從構形角度來説,可以充當從格格助詞,表達“從”義,如例15—16;可以充當比格格助詞,表達“比”義,如例17—18。

例15:abka qi wasi-mbi.

例16:na qi banji-mbi.

例17:i sin-qi fulu.

例18:bi we-qi eberi?

除此之外,-qi還有構詞用法,表達序數意義的詞綴,大致相當於漢語的“第”,如例19—20,-qi還是表達條件意義的副動詞,相當於漢語的“的話”,如例21—22。(詳見歌訣[11]介紹)

例19:ila-qi.

例20:ila-qi-ngge.

三-序-名第 三 的。

例21:gene-qi uthai hvdun jiu.

例22:ji-dera-kv o-qi ali-re be jou.

(5)經格deri,表達“經由”意義。deri側重表達經過(某一實體)的意義,大致相當於英語的through,如例23—24。qi相當於英語的from,但deri有時也表達“從、自”意義,有互换使用的情况,如例25—26。(詳見歌訣[12]介紹)

例23:muke xeri deri tuqi-mbi.

例24:edun sangga deri dosi-mbi.

例25:e-deri absi gene-mbi?

例26:te-deri bou-de mari-mbi.

二、滿語曲折詞綴,包括使被動標記-bu、疑問標記-u和-n、否定標記-kv、名物化標記-ngge、未完成體標記-rA、完成體標記-HA。

(1)使被動標記-bu。滿語-bu是一個多功能語綴,構詞詞綴、使動標記和被動標記。重點在於如何在語境中正確判斷-bu的語法功能,滿語學習者和研究者常常採用語義標準來判斷,但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bu作爲構詞詞綴時,同時攜帶致使義,很難判斷是構詞詞綴還是使動標記。構詞詞綴-bu可以看作是使動標記的詞彙化結果,但如何來判定一個詞的詞彙化程度,對於滿語這種瀕危語言并不容易。《新滿漢大詞典》(1994)將該詞構詞詞綴單獨列爲一個詞條,其他未出現的,則看作是構形詞綴。根據格標記來判定是表達被動態、使動態還是使被動態,具體來説,當只有賓格標記be時,-bu爲使動標記;當只有與格標記de時,-bu爲被動標記,若be和de同時出現,則爲使被動標記。(詳見歌訣[4][6]介紹)

例27:beye tuwanqihiyabu-ha manggi bou teksile-bu-mbi.(構詞詞綴)

例28:niyalma be sain gisun gisure-bu-mbi.(使動標記)

例29:weri de basu-bu-mbi.(被動標記)

(2)疑問標記-u/-n。滿語除了表達疑問語氣的疑問詞之外,還有表達疑問意義的語法詞綴-u/-n,-n常接在否定詞綴-kv之後。(詳見歌訣[18]—[20]介紹)

例30:niyalma be taka-mbi-u?

例31:baitala-qi ojo-ra-kv-n?

(3)名物化標記-ngge,後接動詞詞幹,意思是“……的”,在句中可以充當名詞常常承擔的主賓語成分。(詳見歌訣[76]—[80]介紹)

例32:labdu be nemxe-re-ngge waka, jaqi baitala-ra de

不是貪多,太不符用啊!

例33:daqi gebu be kiqe-re jalin dabala, aisi be

(4)體標記-rA和-HA。-rA爲未完成體標記,-HA爲完成體標記,可以與bi構成現在完成時,與bihe構成過去完成時,除此之外,-rA和-HA還可以後接在非結句動詞之後,承擔接字功能。(詳見歌訣[52]—[69]介紹)

例34:gurun be dasa-ra fulehe, dasan be yabubu-re oyonggo.

例35:erdemu be sonjo-ro kouli, gebu algi-ka taqin, niungniu

例34中的dasara和yabubure都是-ra型非結句用法,表達接字功能,在句中作定語,分别修饰中心語名詞fulehe與oyonggo。例35中sonjoro與tuqike分别是-ra型與-ka型非結句接字用法,在句中作定語,修饰限制kouli與bengsen。

例36:taqi-me bahana-ha-bi.

例37:weile-me xangga-ha-bi.

例36和37中主要謂語動詞bahanahabi與xanggahabi中的-ha都是完成體用法,與助動詞bi組合表達現在完成時。

三、滿語副動詞,如-me,-fi等。-me可連接多個動詞,且動詞之間没有順序意義。-me和-fi與bi搭配,分别表示現在進行時和現在完成時。例如:

例38:dahi-me dabta-me akv-mbu-me tuqibu-me,

例39:jing bithe hvla-me bi.

例40:temgetu be eje-fi bi.

四、滿語中副詞主要有maka、dule、aise、manggai等,連詞主要有jakade, aika, yala, unenggi、talude等,書中對這些詞的意義和用法都有具體介紹,如歌訣[43]介紹了jakade的意義和接字規律。例如:

例41:i minde ala-ra jakade, bi teni sa-ha.

例42:si eje-ra-kv o-joro jakade, tuttu onggo-ho.

例43:kungzi xajingga nomun be xangga-bu-re jakade, faquhvn

“起合之準繩,非虚文無以達其義;貫串之脉絡,非虚文弗克傳其神。學者不得其準繩,則起合無以辨;不知其脉絡,則貫串無由明”,《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對於滿語文學習者和研究者都是必讀的經典之作,可以窺探滿語文法的特點,爲跨語言對比研究和類型學研究提供語料素材。

參考文獻

李書(1990)《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評介,《滿語研究》第2期。

屈六生(1994)一部獨具特色的清代滿語語法著作——評述《清文虚字指南編》,《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第四輯),中國民族古文字研究會主編,天津古籍出版社,天津。

王敵非(2009a)《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研究,《滿語研究》第1期。

王敵非(2009b)《〈重刻清文虚字指南編研究〉》,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