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语文教案的编写
教学设计方案,习惯称之为“教案”,是为课堂教学准备的书面计划。课堂教学按照时间顺序,一般分为导入、呈现、运用和总结,所以教案就按这一顺序列计划。[44]
一、语文教案的一般格式
语文教案是情景化的产物,具有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并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但是语文教案也有一个大致的样式。一般而言,语文教案包括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两类。
(一)课题计划
课题计划是对一个教学单元或一篇课文的整体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课题:如是阅读课,则写文本题目,作者姓名;如是写作课或口语交际课,写上课题。
教学目标:可分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类。按照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陈述具体、明确,分行排列。需要指出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类是融合在一起的。表述时,不需要按照这三类刻意分列。
教学重点:属于教学目标中要重点落实和达成的目标。若是阅读教学,可参考单元重点。
教学难点:预判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教学难点可有可无,要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而定。
教学方法:直接书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与学的方法即可。
教具与媒体使用:直接书写要使用的教具与媒体名称即可。此项目可有可无。
课型:直接书写本节课的类型。
课时安排:本课题教学预计几课时完成。
(二)分课时计划
每一个课时的具体内容、具体程序和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第×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课题计划中的部分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及内容:这是教案的主体部分,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进程及其具体内容,分项逐条呈现。这是教案中较为难写的部分,既要清晰具体地陈述教学内容,还要对如何教学这些内容作出说明,涉及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板书设计:重点内容,用板书的形式突出强化。可以分散写在教学步骤中,或写在与教学步骤平行的教案稿纸右侧,或集中附在课时计划最后。
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后作业,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还可以是活动类的。
教学后记:主要记录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反思。不属于教案的必备要素。
由于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有时在教案主体部分之后,或者以旁批的方式,再加一个“备注”,可以对教案作出补充、修正、强调,比如对材料的扩充、对问题和困难的预想等。
二、语文教案的类型
语文教案有详细教案、简明教案、微型教案三种形式。
1.详细教案
即按照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详细地编写的教学方案。教学的内容,详细的过程和方法,提出的问题,可能的答案,补充的资料等,都要写出来。建议在页面留出空白,便于作出提示、补充修改。
2.简明教案
也就是教学提要,只写出基本的内容和大的教学步骤,是对详案的简化。
3.微型教案
也称卡片教案,只保留最基本的教学步骤和必要的板书,置于讲台或者夹在课本里,作为教学中的提示。
三种形式配合使用,方能得心应手。但是新手教师必须要学会把教学设计思想和思路转化为详细教案。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切不可单纯记录教案的各个要素,仅仅把教案的内容和流程原样“搬运”,而应该学会在脑海中虚拟课堂的情境,把教学设计的内容综合“预演”一遍,只有熟悉教学内容,才能随时视学生的反应和课堂情境做出调整。实际上,教师经常需要依据课堂上讨论、交流的实际情况,调整预先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顺序,以适应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反应。
三、语文教案编写示例
下面以《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方案为例,学习并思考以下内容:第一,了解课时教案的一般样式;第二,了解如何清晰具体地陈述教学目标,如何分项逐条展开教学步骤和具体内容;第三,思考教师对选文的研究与教学内容、过程、方法之间的关系;第四,教学重点是否突出;第五,教学方法是否适宜。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45]
一、教学目标
1.能解释一些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
2.能当堂背诵、默写、翻译这篇短文。
3.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从手法、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鉴赏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1.能准确地翻译“庭下……影也”这句话。
2.学会从手法、内容、思想感情等方面入手,鉴赏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二)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自读发现,获取信息。朗读鉴赏,把握重点。精读深思,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A, B,C)
A.引入文本,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B.赏读文本
(一)初读感知
1.引导初读
(1)提醒学生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字形,如“中庭”“藻荇”。
(2)指导学生标出朗读的节奏并进行试读,如“念/无与为乐者”“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指导阅读
基础性朗读:先让3~5名“学困生”朗读,纠正错误后,学生再自由读1~2遍。
情感化阅读:
(1)先默读、讨论:第①~③句、第④句、第⑤~⑦句分别要以什么样的心情或语气来读?
(明确:第①~③句要读出孤独、沉郁的心情,第④句要读出悠闲、沉醉的心情,第⑤~⑦句要读出失落、悲凉却又豁达开朗的心情。)
(2)师生比读、生生比读,用朗读展示作者内心多变而复杂的情感。
(二)深入解读文本
1.导学①~③句
(1)学生自读,紧扣“行”字,从文本中获取信息源:时间、缘由、环境、心境、与谁同游、何处寻乐。
(2)学生解释“欣然、念、相与、中庭”等词语的意思,并翻译句子。
2.导学第④句
这一句是全文的核心和重点。要通过学生的自读发现,在理解词义、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概括所描写的景色,感受作者融情入景、忘我神驰的心境;要通过反复朗读与鉴赏性阅读,感受景物描写使用的方法、描写的内容及传达出的思想信息,从而学会鉴赏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字面、走进文意的精读深思,形成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直译、意译能力,力求达到对句子的深层次理解。
(1)自读发现,获取信息
①反复默读,要求学生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所描写的景色。
(明确:月光澄澈、竹影摇曳)
②用情感化的朗读表现作者此时的心情。
(学生通过阅读展示作者喜悦、沉醉的心情)
(2)朗读鉴赏,突破重点
这里将使学生在自读发现的基础上反复朗读,教师引领学生从写法、内容、思想三个角度有目的地二次切入文本,深度探寻文本中“写法、内容、思想”方面的有关信息,从而使学生掌握鉴赏美文的思路和方法。
(明确:“庭下……影也”这一句,在手法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光看成清澈的水,将月光下晃动的竹影比为水中摇曳的藻荇,动静结合、亦真亦幻,可谓想象奇特。在内容上,描写了一个月光澄澈、竹影摇曳的奇幻境界,全句无一个“月”字,但却无一字不在写“月”字。思想上,表达了作者沉醉美景、忘怀得失的喜悦心情。)
(3)精读深思,突破难点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翻译,历来是这一课教学的难点。传统的翻译思路和程序,是让学生逐字翻译,然后连贯整合,结构上往往不那么顺畅,甚至有时还会失去原文的“汁味”。这是一段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描写的是徘徊于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一种主客观的统一意象,学生除了必须对文字精读深思之外,还有一种置身情境的想象力才能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这句话。所以,教学中精读词句和创设情境是理解这句话的关键。
(如直译为“月光照在庭院中,像水一样清澈透明,水中交错的藻荇,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或意译为“月光照在庭院中,像水一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导学⑤~⑦句
这部分是苏轼回归现实后的一种感慨,被贬的郁闷、赏月的欣喜,统统化为心底无奈的诘问与呼告!抓住了“闲”字也就抓住了作者的心情。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展示这种无奈与复杂的情感。
(三)指导背诵、默写
C.走出文本,抒写心情
从某种程度上说,景物是为心情而写的,描写景物是自我心情的一种宣泄与释放。此环节可引导学生在烦恼淤塞或喜悦充盈之时,以心灵的视觉去观察、审视、思考眼前的景物细节,说不定他们也能将自己情感的足迹印在这些景物上。
附:板书设计
四、语文教案编写技能的评价
编写语文教案是教师清晰教学资源研究以及教学设计的过程,是教学准备的物化呈现,也是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可利用下表对语文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设计进行评价。
表2-4 语文教案编写技能的评价表
注:总分在9~10之间为优秀,在7~8之间为良好,在6~7之间为中等,在0~5之间为不合格。
讨论与练习
一、思考·理解
1.举例说明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的要素。
2.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整合的原则有哪些?
3.谈谈你对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解。
二、研究·讨论
1.从语文教科书中任选一篇课文,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2.认真阅读本章第二节中的案例,为包国华的《朗读赏析体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李小甜的《落实知识点 体悟人生感怀——〈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和《斑羚飞渡》拟写教学目标。
3.阅读下面的教学案例,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的设计进行研究,指出此设计中好的和有缺陷的教学环节,说明理由,并试着修改。
基于学情甩一个“豹尾”[46]
王旭平 戴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并运用“欧亨利式结尾”。
2.把握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
难点:运用“欧亨利式结尾”。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3.讨论法——合作探究,深入挖掘。
三、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英语单词“window”,大家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多媒体展示)
生1:窗。(师板书:窗)
师:窗有哪些用途?
生2(七嘴八舌):可以透气,可以看外面的风景,可以了解国内外的新闻,可以了解人性。
师:可以了解人性,讲得好!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去探索这里的人性。当然学习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文体特征。
(二)简单了解小说的有关知识
师: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3: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师:小说情节包括哪几个部分?
生4: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
(三)整体阅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读完后思考小说哪个地方最让你出乎意料?
生5:我感到最出乎意料的是靠窗的病人为何那么巧发病。(众生笑起来)
生6:我感到最出乎意料的是结尾——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很多学生点头附和)
师:看来这个结尾有玄机,我们一起来研究它,怎么样?
众生:好!
(四)研究小说的结尾特点
(1)(师出示投影)方法一:省一省。——假如结尾一段去掉行吗?
师:同学们,将最后一段省去,看看对本文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生7:感觉没有结尾。
生8:感觉不能表现作者对不靠窗病人的厌恶之情。
生9:我觉得还有对靠窗病人的褒扬。
生10(迫不及待地):可以揣摩出此刻不靠窗病人的复杂心理。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他启发我们去研读文本的潜台词。让我们一起以朗读为抓手,品味人物心理。
(教室里响起了一片读书声,稍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11:我读出了人物的目瞪口呆。
生12:我读出了人物的后悔。
生13:我读出了人物的憎恨。
生14:我读出了人物的悔改。
师:短短一句话,含义隽永,大家还打算将它省去吗?
众生(异口同声):不了。
(2)(师出示投影)方法二:改一改。——他看到的是鸟语花香的一片世界,满意地笑了。
师:既然不能省,那我们改一改可以吗,将它改为“他看到的是鸟语花香的一片世界,满意地笑了”,你看怎样?
生15:恶人没能得到惩罚,表现不了主题。
生16: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生17:不能表现作者的态度。
(学生的热情已经完全被调动了起来,问题迎刃而解。)
师:看来这也难不倒大家,再来一个。
(3)(师出示投影)方法三:添一添。——大家畅想一下,当他看到秃墙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写他的动作、神态和心理。
(生开始动笔,几分钟后有人开始举手。)
师:(巡视一圈后,对学生提要求)我希望每一位学生发完言,同桌对他做点评。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老师的任务?
众生(开心地说):能!
生18:只见他眉头一皱,牙咬咯咯响,这死老头,骗子,活该!
生19:我觉得他写得好,写出了这个不靠窗病人自私冷漠的性格。
师:我觉得你们一个写得好,一个评得好,相得益彰。
生20:我是这样写的——只见他脸色煞白,口中喃喃地说:我害死他了,我真该死。说完大声喘气,很快就死了。
生21: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不靠窗病人有了悔意。
师:还有同学试一试吗?
生22:他的脸涨得通红,心中羞愧万分,不久又一位病人住进来了,他开始为同伴讲述窗外的美景……
生23:这是让人感到欣喜的结局,让我们看到善总能战胜恶。
师:好,到此为止我们有了几个结局?
众生:三个。
师:这三个都被哪一句话涵盖进去了?
众生: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师:同学们觉得添一添的方法行得通吗?
众生:行不通!
师:这就是本文结尾的妙处,我们给它一个名称——
(板书)名称:欧亨利式结尾
特点: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余音绕梁 揭示主题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掌握这一写作特色,并学以致用,大家想不想尝试一下?
(五)实战演练:为下面的小说设计一个结尾
投影展示:李勉做过开封尉,在任期间,曾暗中放走了一个很讲义气的死囚犯。后来,李勉被罢官,客游河北,偶遇死囚,死囚欢天喜地地把李勉迎回家,大加款待。晚上死囚和他妻子商量:“此人是我的救命恩人,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他的妻子也说:“我夫说得很对,理当如此!”死囚问:“拿什么来报答他的恩德?”其妻说:“一千匹布可以吗?”死囚回答:“太少了!”其妻问:“两千匹布怎么样?”死囚还是说:“太少,不能报恩于万一!”其妻献计说:“……”
——《李勉与囚犯》
其妻献计说:“不如杀了他,怎么样?”死囚说:“很好,就这么办!”(众生大笑)
这样的设计与原文的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
(舒缓的音乐响起)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想以顾城的一句诗作结: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希望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希望大家能以今天学到的方法为“窗”,去领略写作的风景。
(六)作业设计:为下面的小说设计一个结尾
吃面
王开东
小屋注满冷,寻一条干净的凳坐下,等面。看老板娘旋转的屁股,忙得风转。邻座是一个艳若桃花的女孩,两只黑玛瑙的大眼睛上,长睫毛不停颤动,像飞蛾的翅膀。面上来了,我吃得豪放,她吃得婉约。一会儿,我碗里已是“江郎才尽”,她还有“半壁河山”。“老板,给钱”,几乎是异口同声说道。女孩的脸一红,绝对有一种撼人心魂的魅力。突然,门口蹩进一个精瘦的乞丐,伸手去倒女孩的剩面。女孩眼疾手快,抢手把面倒进了卤水缸。我的心忽然盛满了悲哀,一种被侮辱、被亵渎的感觉堆上心来,镀金的天空突然变了颜色。
示例:“老伯,这剩面有点不卫生”,女孩红着脸,柔声说道,“老板,钱不用找了,给这位老伯下两碗面。”我的心一震,觉得眼睛湿湿的,抬起头来,那女孩一脸高贵的微笑,灿然如金。
三、设计·实践
1.从语文教科书中任选一篇文学(或写实或文言)文本,按照本章所讲授内容,设计一个教学方案,并试讲。之后进行讨论,写一个教学反思。
2.试讲不同文体,并体会不同文体教学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