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厌精
几千年间食文化的发展让人们对吃早已超越了充饥果腹的本能,上升至“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更高境界。在中国,大江南北的饮食环境有着巨大的地域性差别,林林总总的各系美食让人为之着迷,那些或浓或淡的菜品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也承载着众多或深或浅的记忆。
中国人对吃分外讲究,大到选材配料、烹饪调味,小到刀工处理、盛盘装饰,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尽善尽美。即便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便饭、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也都粗粮细做、粗菜精做,在样式和口味上推陈出新,做到极致。
当人们要对一道菜加以品评时,其“色香味形质皿”的表现常被看作是最基本的参考指标。所谓的“色”是指菜品主料与辅料的色泽搭配、主辅料与汤汁的色泽搭配以及装饰材料色泽的契合度;“香”是指菜品所散发来的香气,如肉香、鱼香、菜香、果香等;“味”是指菜品所特有的滋味,如咸、甜、酸、辣等;“形”是指菜品中主辅料所具有的形状,以及整道菜盛盘后所呈现出的形象;“质”是指菜品自身所具备的营养价值,符合可食用的卫生标准,以及适合人体消化的熟、烂、脆、嫩程度;“皿”是指盛装菜品的器皿质地、形状、色泽、大小与菜品的相衬程度。
一道菜看似平凡,实际上却不简单。烹饪者费尽心机去收集当下最新鲜、最美味的食材,搭配出各种让人意想不到的风味组合。当极致的美味呈现在食客面前,食材的色彩、口味、营养、搭配、变化之妙尽收一处,充满着智慧、想象力、创造力以及来自大自然的种种元素。一些经典菜式背后甚至蕴藏着更为广泛的人文风土、审美情趣,以及更为深刻的历史传承意义,让人大饱口福之余,无形中享受了一次文化洗礼与精神盛宴。
千百年来,正是祖祖辈辈对生活的热爱,成就了人们对终极美食锲而不舍的追求。因此,从这种角度上来说,中国人的美食之旅一直在路上。
美食给人以享受,而品味美食则让人们学会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对烹饪者所付出劳动的敬意,并时时刻准备着,等待迎接下一次诱人美味的来袭。
• 中餐与筷子形影不离,这种或竹木或金属等材质的食具能代替人手实现多种取食功能;头圆尾方的外形设计象征“天圆地方”,静置时更平稳,使用时也不易打滑,将中国元素的简约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菜肴外在的“色”是其带给人的第一印象,多由食材本色、调味色组成,人们也常用辣椒、葱白、香菜等蔬菜来呈现丰富的视觉效果。
“味”是衡量一道菜好与坏的关键,这些滋味、口感源自菜肴的主辅料以及烹饪方法。不同地域的人所偏爱的口“味”各不相同,但好滋味的基本原则都是“适口”。
除了菜肴的美形、美味以外,营养也不容忽视。饮食讲究荤素结合,科学搭配、均衡膳食更健康。
菜肴的“香”较复杂,多由食材的天然香气、熟后的香气以及调味香气组成,这些诱人的香气能勾起人的食欲。
厨师常会借助花刀雕刻来装饰,让菜肴更活灵活现,或更富有文化底蕴。
以典雅的器皿盛装菜肴,能更突显品质与意境,让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