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时似雪谢时似雪:两宋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宋王朝是继唐王朝以后,再度大一统的朝代,但是更加稳定,共历18帝,延续了319年。这离不开以文官政府为核心的中央政权管理系统。这一系统在带来文质彬彬的审美氛围的同时,也埋下了双重隐患:国力和文化创造力发展都受到拘束。南宋偏安政权则进一步局限了文化的发展。

即便如此,两宋也是华夏文化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笔。

在政治上,以文官政府为核心的政权管理人员的选拔,一不论门第,二规模极大,大批的知识分子被吸纳进国家决策中心。随之出现的是宋代军事上的软弱。这种“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虽然不利于军事上的强大,但却极大地促成了文人文化的繁盛。于是华夏审美的主题由“剑气”转向了“书香”,儒雅取代了任侠。同时,文化中心也开始出现了转移——由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具体表现在审美变化上就是:纤柔、细腻的南国趣味压倒了粗犷豪放的北方风格,从而成就了一个新时代的审美文化主旋律。

在宗教信仰上,宋朝改变了唐代儒、释、道并举的多元结构,对佛、道两教有所节制,建立了以理学为代表的官方意识形态。以实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理想为主导。这种使儒学精致化的做法,带来了“文以载道”的审美需求。但同时理学对华夏审美文化的创造力却造成了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

除了上述这两点共性外,南宋之于北宋,在文化上还是略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是由国仇家恨和经济大发展带来的。

首先,“靖康之变”大大激发了人们民族主义的情绪,这种情绪渗透到了南宋审美文化的各个领域。例如婉约格调的词曲重新恢复了豪放的气质,在金戈铁马中焕发出了新的风采。

其次,由于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加速了审美活动中世俗化成分的繁盛。例如南宋与北宋相比,书法、绘画等高雅的艺术门类有衰败迹象,而话本、戏剧等通俗的艺术形式则有了新的发展。

综上可见,两宋审美在阴柔、细腻、内向、儒雅等诸方面达到了一种新高度,从而将中国古代的审美文化推向了又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