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结局(分)
1
我换专业的事情在整个年级闹得沸沸扬扬,短时期里我几乎成了整个年级的名人。据说还引起了理科实验班的学生小范围骚动,部分不满意吴老师的学生都想像我一样换班级和专业,但骚动很快被吴老师“镇压”,平息了下来。其实我知道,就算吴老师不“镇压”,也不会有同学真正敢像我这样做。为了避免我影响其他学生,我换班级的当天,吴老师就让我搬离当前的寝室到文科实验班的学生寝室去了,这件事情的热度很快就过去了。
我很快稳定了心绪,不再有心理负担。我把所有的怀疑、舆论压力和异样眼光全部转化为学习动力。我沉下心来,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提升学习成绩之上。我知道我再没有退路了,要想实现大学梦想,只能孤注一掷,破釜沉舟,战胜眼前和即将面临的一切困难险阻。
高二结束的那个暑假,我们一直留在学校补课。补课期间,高考落榜的复读生回到了学校。复读生回到教室后,我们很快结束了高中的全部新课程,进入到全面复习阶段。这些复读生有高三的复习和高考经验,许多测试卷他们以前都做过,因此一开始表现得很突出,让我们这些应届学生深感压力。我作为一个前不久才换专业换班级的学生,压力更是倍增。但郑老师给我们“打气”,让我们不要心急和灰心,说我们应届生经过高三的复习训练后,也会表现得和他们一样好,甚至会有人超过他们。
一天,郑老师找到包括复习生和我在内的十二名学生,私下对我们说:我们是班上有意愿且最有希望考上大学本科的学生,这最后的不到一年的学习时光,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关键的时刻;如果我们努力一把考上大学,人生将会到达另一个高度;如果我们荒废了这最后一年的努力,留给我们的将只有后悔和遗憾。
我很惊讶和庆幸自己在郑老师选择的十二人中,毕竟我换专业来这个班级还不久,成绩还并不突出。他问我们当前有没有需要他帮助解决和协调的问题,在场的其他同学都表示没有。我鼓起勇气说,我希望像三名复读生一样到校外租房居住。学校的环境满足不了我晚上加班学习的需求,而且我适应不了学校寝室嘈杂的学习环境。
郑老师意识到,这是个影响我们学习的客观实际问题。他统计了一下十二人中有几人想到校外租房。我要外出租房的态度很坚决,而且希望越快越好;其他同学中,有三名同学也希望到校外租房,但犹豫不决,并不那么迫切外出;剩下的同学表示不打算校外租房。王老师思虑了片刻,默许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校外租房,但要求我们注意安全,不要向外声张是他允许的。
我感到特别惊讶,我没想到郑老师会这样轻松地同意我的请求。我对他充满感激,要知道我早就日思夜想期待着这一刻到来。我原本还计划着等我和郑老师再熟悉一些,我的学习表现再好一些之后,再向他提出这个请求。没想到他主动创造了和我交流的机会,并爽快地同意了我的请求。对比胆小刻板的吴老师,这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我想当初吴老师如果同意我的这请求,或许我就不会换专业和班级了,也不会和他之间产生那么多糟心的事情了。但话说回来,正是因为吴老师的拒绝,才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目标和人生理想,这或许算得上是因祸得福吧。
郑老师和吴老师的性格可谓天壤之别。作为同事,两人平时在工作中和私底下都有一定交流往来。郑老师性情豁达,为人幽默风趣,不拘小节,他当面背面都喜欢拿吴老师开玩笑。在郑老师眼里,吴老师就真真切切是一个胆小刻板、木讷迂腐、不谙世事的人。郑老师对我们说,别看吴老师在学校风风火火,出了学校的大门就畏畏缩缩,迈不开手脚。有一次,学校安排他俩一起到县城开会。专车快出发时,吴老师却发现自己身份证忘带了。他回家取身份证时,专车等不及已经出发,他只能独自乘坐镇上的班车去县上。两人在县上开完会吃完饭碰见,打算一起去宾馆开房间。到宾馆时,吴老师却发现自己的钱包掉了。郑老师说自己这么多年去县上从来没有掉过钱包,而吴老师畏手畏脚的样子就会成为小偷光顾的对象。吴老师没身份证开不了房,两人只能将原计划宽大舒适的单间换成双人标间住在一起。第二天,郑老师一早起床办事去了,等再次回到宾馆,吴老师喃喃地要向郑老师借二十元钱。郑老师问他干什么用,吴老师说他要去吃一碗牛肉面,从前一天早上来到县里到此时此刻他就只吃了一顿饭,因为他钱包丢后身上没有一分钱。吴老师一直不开口借钱,郑老师还一直以为他有备用的钱呢,或者县城有朋友可以借到钱,没想到吴老师却一筹莫展,强忍着饿了一天。郑老师还为他好不容易“开尊口”,却只借二十元钱而不是两百元钱感到又气又笑。郑老师直接借给了吴老师两百元钱,吴老师再三感谢,说回学校后第一时间还他,郑老师说他不缺这两百元钱,不用那么着急还。从那以后,只要他俩有机会一起去外地,吴老师总会寸步不离跟着郑老师。他说跟着郑老师既安全又省心,郑老师却觉得不方便又不好当面拒绝他。
郑老师说话幽默诙谐、略带夸张,同学们听他讲吴老师的故事,经常笑得合不拢嘴。他也喜欢当面开吴老师的玩笑,这时的说话方式却变得含而不露、话中有话;吴老师是一个一本正经的人,不喜和人玩笑,对待吴老师的玩笑往往不谙其意,只能笑嘻嘻地回避。郑老师的一句话往往会让吴老师思来想去好几天后才反应过来,又去询问郑老师是不是在取笑他。
郑老师对吴老师的评价,从另一个方面印证了我之前对他的看法;也让我发现,我与他之间的矛盾根源或许不在于学校制度,而在于教师和学生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