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分层视角的多维分类与综合框架
1.三种典型的分类维度及相应模型
如何对包括阶级、地位群体与职业在内的多元化分层视角进行归纳概括,如何从高于具体视角的层面审视分层研究的宏观取向,这也是学者探讨较多且观点分立的一个领域。依据不同的标准和维度,阶级、地位与职业的类型归属及相互间关系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在此,我们总结出三种在学界认可度较高的分类维度:类别与连续、关系与等级、名义与真实,并从分类依据、结果、表征等几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见表1-2)。
表1-2 分层模型的类型划分
表1-2 分层模型的类型划分-续表
结构形态上的类别取向(categorical)与连续取向(continuous)是模型分类的一个常用维度,这一方式典型地体现在甘泽布姆等人的思想中(Ganzeboom,Graaf,Paul,Treiman,1992)。在类别取向中,大多依据多维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到几个数量有限的具体类别(阶级)中,这些类别界限相对清晰、类别间差异明显而内部同质。而连续取向的分层研究与分类取向呈现出两方面不同:一是它允许在社会成员中有无限多个等级的区分;二是成员间实质上的差异可以通过一维指标获得且在统计模型中可以由一个参数表示,典型代表如职业声望量表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数。
基本性质上的关系取向与等级取向构成了分层模型分类的另一个重要维度,这一分类思想最早源自奥索斯基,他提出的二分范式(dichotomic scheme)是一种关系取向的二分阶级框架,阶级位置是由将其与其他位置连接起来的社会关系界定的,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富裕者和贫困者、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等级范式(schemes of gradation)则是根据特定标准排序而成,如收入分层和沃纳声望等级分类(Ossowski,1973:64-65)。
赖特(1979)、戈德索普(1983)延续了奥索斯基的分类法,明确地将分层视角分为关系取向和等级取向两种类型,二者之间的差别大致可以由解释性和描述性来表示。关系取向的阶级分析大多会提供一套解释性逻辑;而等级取向则是根据一系列指标量的多寡进行高低等级排列,这其中既包括类别化的声望等级,也包括连续型的、呈垂直等级分布的职业地位声望和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等。
分层模型能否被“真实”识别还是只是学者的“名义”杜撰,这一与传统分类思维明显不同的观点来自格伦斯基或索伦森。在他们看来,以往依据一些指标将个体聚集到特定阶级位置上或排列到特定量表的等级序列中的做法都是一种“名义”的分层模式,这种做法因“提供了一个更为有细密纹理的分化基础”而仅仅能得到一个“安慰奖”(Grusky & Sørensen,J.B.,1998),其缺陷在于成员并不能感知、认同自己的位置。他主张,分层模型需要真实地识别作为社会文化实体存在的社会类别,也就是成员能够感知到并承认这些位置对自己有意义,并能在共同阶级利益和阶级意识的基础上展开阶级行动(Grusky & Weeden,2001)。在格伦斯基那里,名义的分层模式代表着一种“弱阶级”形式,而真实的分层模式则表征了阶级分析的“强风格”,即“强阶级”形式。
2.分层模型的一个综合框架
使用上述三种分类维度(关系/等级、类别化/连续型、真实/名义),引入格伦斯基与索伦森(1998)的分类模型思想[7],可以将8种(2×2×2)不同取向的分层视角涵盖在表1-3所展示的综合性分层模型中。囊括于这一综合框架之下的分析传统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复杂局面,各分层维度之间及其内部在诸多层面已陷入相当程度的论争之中。对此需要说明的问题有两点。
第一,这一综合框架并不能涵盖前文所述的所有分层模型,并且每一具体分层视角被放置在这一框架中的位置是相对的而非唯一确定的;第二,上文所述各分类维度及分类模型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和不同的意义逻辑之中,并且学者们使用的分层概念,尽管在形式上可能是一致的,但在不同的立场或不同理论背景下其意义很可能明显不同。因此,试图将不同分类模型统一到一个哪怕十分复杂的框架之内都是异常困难的,而这也恰恰说明分层范式的多样性和竞争性。对此进行汇总的目的不在于发展出一个包罗万象的分类框架,而是对包括阶级、地位、职业在内的诸视角在分层研究空间中所处的相对位置有一个基本的“确认”。
表1-3 竞争性分层模型的一个综合框架
表1-3 竞争性分层模型的一个综合框架-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