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物联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16/26315016/b_26315016.jpg)
2.3 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现状
2.3.1 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机构
目前,物联网标准制定工作已成为国外标准组织的工作热点,各标准组织从不同角度对物联网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相关标准的研究,主要国际标准组织包括IEEE、ISO、ETS、ITUT、3GPP、3GPP2等。其中ISO主要针对物联网、传感网的体系结构及安全等进行研究;ITU-T与ETSI专注于泛在网总体技术研究,但两者侧重的角度不同,ITU-T从泛在网的角度出发,而ETSI则是从M2M的角度对总体架构开展研究;3GPP和3GPP2是针对通信网络技术进行的研究,IEEE针对设备底层通信协议开展研究。国际主要物联网相关标准组织见图2-13,全球物联网相关标准化组织分布情况见图2-14。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6_01.jpg?sign=1739284989-zuuBxd1HMiPVptS5jPAjflsKv63m4EeZ-0-f34a9088304a099c9e3603884c69b4d3)
图2-13 国际主要物联网相关标准组织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6_02.jpg?sign=1739284989-MAZQ6jo3XSgo2Jh9A1aqxKlTDz1JWAyx-0-1f4598c10402d13920bae4f75eb7462c)
图2-14 全球物联网相关标准化组织分布情况
2.3.2 国际物联网标准体系架构
物联网标准体系总体框架见图2-15。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7_01.jpg?sign=1739284989-sktj64XdjyDl9gI7rUI2cSz3TzLifeLF-0-b5517a1e04dbffd1fe8f782cdcf6af88)
图2-15 物联网标准体系总体框架
2.3.3 国际物联网标准制定情况
1.基础类标准
一般基础类标准包括体系结构和参考模型标准、术语和需求分析标准等,它们是物联网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性文件,负责对物联网通用系统体系结构、技术参考模型、数据体系结构设计等重要基础性技术进行规范。目前,出于统一社会各界对物联网认识、为物联网标准化工作提供战略依据的需要,该部分标准亟待立项并开展制定工作。物联网基础类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3。
表2-3 物联网基础类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8_01.jpg?sign=1739284989-P4ULEy9EOTYK96tat3gRn4qPXBc63oB7-0-5dee358052963aaaacddeb2337873483)
2.感知类标准
感知类标准主要包括传感器、多媒体、条形码、射频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等技术标准,涉及信息技术之外的物理、化学专业,涉及广泛的非电技术。感知类标准是物联网的基础和特有的一类标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核心,涉及信息技术之外的多种技术。目前感知类标准呈现出小、杂、散的特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物联网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当前主要相关的标准组织包括ISO、IEC、EPCglobal、IEEE、WGSN和电子标签工作组等。感知类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4。
表2-4 感知类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49_01.jpg?sign=1739284989-tpPPsrqBPJs8yuasVaX5HFPGva5wor9n-0-a32133016915c525dcfae4c307c2aa4d)
3.网络传输类标准
物联网网络传输类标准包括接入技术和网络技术两大类标准,接入技术包括短距离无线接入、广域无线接入、工业总线等,网络技术包括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异构网等组网和路由技术。网络传输类标准相对比较成熟和完善,在物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基本能够满足应用需求。目前,物联网网络传输类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5。
表2-5 物联网网络传输类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0_01.jpg?sign=1739284989-SFTgzR35TySvbhtXAeFlgksAka5LiSfO-0-c14cc1f8ebdf45f7346409e89c15d577)
(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1_01.jpg?sign=1739284989-s4ga4L2kN1iQxQ9aAFJm92eoXxZXoYH2-0-fefea39297606816637d35e752c1593f)
(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2_01.jpg?sign=1739284989-VW5epHk3MrNaxp6JK9EJ4aB36PHY3rhk-0-5ff9381cc0d135944a216e358aa55d43)
4.服务支撑类标准
物联网服务支撑类标准包括数据服务、支撑平台、运维管理、资源交换标准。其中数据服务标准是指数据接入、数据存储、数据融合、数据处理、服务管理等标准。支撑平台标准是指设备管理、用户管理、配置管理、计费管理等标准。运维管理标准是指物联网系统的运行监控、故障诊断和优化管理等标准,也涉及系统相关的技术、安全等合规性管理标准。资源交换标准是指物联网系统与外部系统信息共享与交换方面的标准。目前针对物联网应用的支撑标准需求分析及现有标准评估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对于系统合规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研究。服务支撑类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6。
表2-6 服务支撑类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2_02.jpg?sign=1739284989-tpIuumJzP5w3iFaaz88AFl3K4z8r8o2C-0-bb447817f4a5fac32f6d37efb808a634)
(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3_01.jpg?sign=1739284989-UmmDiHneT8F93EyFhPuKICWfSuyPtkB5-0-597c4b748b00d8241786fbfc6af734a7)
(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4_01.jpg?sign=1739284989-7YwgSKQ9dtcjrZ8mRgiNBpJ20LTi1JSK-0-a85e2400d3fca11d7f7fa21c3d882411)
5.业务应用类标准
物联网涉及的行业众多,各行业间发展不平衡。现阶段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缺失现象突出,导致物联网建设不能满足最终应用要求,这也是制约物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非常重视物联网业务应用标准的建设,已经在公安、医疗、环保、农业、林业、交通六个行业开展先行的标准建设试点。物联网业务应用类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7。
表2-7 物联网业务应用类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5_01.jpg?sign=1739284989-OM69WWDYHh5q3Gb31unajmxKG9L9UqW0-0-fdd95087dd058f69391b905fe4527546)
6.共性技术类标准
(1)物联网标识标准 物联网编码标识技术是物联网最为基础的关键技术,编码标识技术体系由编码(代码)、数据载体、数据协议、信息系统、网络解析、发现服务、应用等共同构成的完整技术体系。物联网中的编码标识已成为当前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尝试提出一种适合于物联网应用的编码。当前物联网标识相关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8。
表2-8 当前物联网标识相关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6_02.jpg?sign=1739284989-shvIkFxE8s3hCvSu8Pqv9fOf968gnNpI-0-29ca8fbb07832bccb5adc556fac61180)
(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7_01.jpg?sign=1739284989-g11WANHBhKqoVW2PO5MFxJ17P2QoZCF8-0-79ff5e6de9aaf758a0140b9a38c661a7)
(2)物联网安全标准 物联网安全问题除了同现有网络安全密切相关外,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国际各相关组织已经开展安全标准相关工作,总体来说还处在探索阶段,各个标准组织主要从各自领域进行安全标准研究,缺乏系统安全的技术标准分析研究。物联网安全标准推进情况见表2-9。
表2-9 物联网安全标准推进情况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8_01.jpg?sign=1739284989-fywP2RjEClGY0fNDC9RqxlFHqlmiIfXV-0-ef90cad6e2592b6092a45fff924400aa)
(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4FC653/14763059805820006/epubprivate/OEBPS/Images/59_01.jpg?sign=1739284989-n04rtyd1FoCv7ypp2qJ9fRQP6BjDYeUJ-0-2c3095fc488f3a7167c09dd6ae428fa5)
参考文献
[1] 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5[R].北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5.
[2] 物联网白皮书2015[R].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5.
[3] 物联网白皮书2016[R].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