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与分析师预测互动机制研究(财会文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节 相关概念与本书研究对象

一、相关概念

1.预测性盈利信息

王化成(1987)将财务预测定义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根据历史的财务信息和现实资金营运状况以及当前已经出现和正在出现的变化因素,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和现代计算技术,对未来时期企业本金的筹集、投入、运用及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的发展趋势和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财务关系的变化趋势进行合理预计、测算和陈述的过程。基于这个过程产生的盈利信息即为预测性盈利信息(forward looking earnings information)。相对于描述历史性事件的“硬信息”(hard information),预测性盈利信息也常常被称为软信息(soft information),预测性盈利信息从预测主体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预测性盈利信息既包括管理者预测并披露的信息,也包括由外部专业机构(如分析师等)进行的预测;狭义的预测性盈利信息更多地是指企业管理者披露的盈利预测。

1995年美国通过的《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PSLRA)给出了预测性盈利信息的定义:预测性陈述是涉及发行人未来经济运行或规划的陈述。预测性陈述包括:对财务事项预测的陈述,如利润、收入;每股盈利、资本费用和股利;公司管理者对未来运营的计划和目标的陈述;对未来经济表现的陈述。上述预测性陈述所依据的或与此相关的前提假设也属于预测性陈述。此外,由发行人聘请的外部评论人士对预测性陈述做出的评价性报告本身也是预测性陈述。这一体系采用广义的预测性盈利信息定义。

本书使用广义的预测性盈利信息概念,即认定管理层披露的业绩预告与分析师发布的盈利预测均属于预测性盈利信息,二者也是本书的主要研究对象。

2.盈利预测

盈利预测(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主要包括管理层盈利预测(management earnings forecasts)与分析师盈利预测(analysts forecasts),二者均为上市公司预测性盈利信息的重要来源。King et al.(1990)将管理层盈利预测定义为“管理层在盈利公告前自愿披露预测盈利的信息”。

在我国,管理层盈利预测的这一定义往往是与首次公开募股(initital public offerings,IPO)相绑定的。我国证监会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准则《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中规定:如果发行人或其财务顾问或其承销商认为提供盈利预测数据将有助于投资人对发行人及其所发行的股票做出正确判断,且发行人确信有能力对最近的未来期间的盈余情况做出比较切合实际的预测,则发行人可在招股说明书中提供盈利预测数据。我国二级市场上市公司披露的每个会计期间的盈利信息,则是以业绩预告的形式做出的。

3.盈利指导

Miller(2002)将盈利指导(earnings guidance)定义为“管理层直接或间接提供的,所有帮助外部人判断公司未来盈利的信息”。在该定义中,上市公司对新产品前景的估计也可以视为一种指导。因此,从内容来看,盈利指导包括但不仅仅局限于盈利预测,它的内容更为广泛。

4.盈利预告

从预测时间来看,有一些管理层盈利预测发布在会计年度结束之前,有一些则发布在会计年度结束之后、正式盈利公告之前,后者即为“盈利预告”(earnings preannouncements)。

5.盈利预警

从预测信息的性质来看,如果管理层盈利预测比预期盈利值(expected earnings)更低,则这类预测可称为“盈利预警”(earnings warning)。

6.业绩预告

在我国,业绩预告是指在定期财务报告正式对外披露之前,上市公司管理层预计公司该期盈利可能出现亏损、扭亏为盈或者与上年同期相比可能发生大幅变动,预先将公司预计盈利以暂定数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以期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理性决策。

7.业绩快报

业绩快报是我国上市公司2004年年报披露中的一项制度创新。(年度)业绩快报,是指为了提高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平性,上市公司在会计期间(年度)结束后、定期(年度)报告公告前初步披露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主要会计数据和经营指标。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修订版)给出了对业绩快报的具体规定:上市公司可以在定期报告披露前发布业绩快报,业绩快报应当披露上市公司本期及上年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数据和指标。

8.分析师预测

证券分析师(security analyst)是证券市场中的专业分析人员,凭借其优于一般投资者的信息收集途径和专业分析能力,向市场参与者提供合理反映证券内在价值的价格信息,从而缩小证券价格的偏离程度,促进市场的有效性。他们的主要工作是对上市公司盈利进行预测、撰写公司研究报告、提供产业和部门分析并给出所跟踪股票的推荐评级。从服务内容来看,证券分析师可分为服务于券商等信息提供方的卖方分析师与服务于基金公司或者其他机构投资者方的买方分析师。在本书中,如不加特殊说明,证券分析师均指卖方分析师。

二、概念之间关系界定

总体说来,以上几个概念均属于预测性盈利信息的范畴。在西方资本市场体系下,盈利指导包括管理层盈利预测与盈利预告,管理层通过盈利预测传递的“坏消息”即为盈利预警,管理层盈利预测与分析师预测共同形成了上市公司预测性盈利信息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管理层盈利预测主要是指一级市场预测,业绩预告则包括西方体系中的管理层盈利预测与盈利预告,同时实施业绩快报制度。

业绩预告与业绩快报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1)产生背景不同。业绩预告制度始于1998年,经历了各次修正与完善,形成了在预计业绩出现亏损、扭亏为盈、业绩大幅变动时需要进行强制披露的制度。业绩快报制度始于2004年,最初只对中小企业板的年报披露做出相应要求,直至2006年深交所才在主板市场建立业绩快报制度。(2)披露要求不同。业绩快报可以视为自愿披露行为,业绩预告则会因上市公司业绩情况的不同分为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两种类型。(3)披露时点不同。业绩预告是管理层对公司特定会计期间未知的盈利能力做出的估计和判断,兼具预测与预告性质,既可以在会计期间结束日前披露,也可以在对应会计期间结束日后、正式财务报告发布之前进行披露;业绩快报则多是在会计期间结束日后、正式财务报告发布之前较短的窗口进行披露,具有更强的预告性质。(4)预测内容不同。业绩快报可以披露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等数据和指标,形式上类似于财务报表的摘要;业绩预告则主要针对盈利值,包括净利润与每股收益。

三、本书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主体为处于二级市场中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对象包括上市公司管理层提供的业绩预告以及跟踪该上市公司的分析师披露的盈利预测。

张翼和林小驰(2005)将我国业绩预告提供的信息分为两类:一类是预测,即业绩预告发生在预告对象期间结束之前;另一类为预告,即业绩预告发生在正式报告披露之前、预告对象期间结束以后。例如,我国上市公司年度业绩预告的截止日期为会计年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如果上市公司在2003年7月披露2003年全年的业绩预告,就属于预测信息;如果上市公司在2004年1月15日披露2003年的业绩预告,则属于预告信息。从披露时间来看,预测信息与西方文献中的管理层盈利预测的概念更为接近,预告信息与盈利预告的概念更为接近。但是从所披露信息的性质来看,预告信息与预测信息都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尚未公布的盈余信息的一种估计和预测,尽管监管部门要求年度预告时间为会计年度结束后的一个月内,但是仍有半数以上的公司在会计年度结束前就对年度业绩进行了预告。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上市公司提供的业绩预告信息仍属于管理层盈利预测范畴,只是及时性较发达资本市场差。鉴于以上两种预告在我国都属于业绩预告行为,受到相同的制度制约,本书不对业绩预告提供的预测与预告信息进行区分,统称为业绩预告。

在本书中,如不加特殊说明,业绩预告即指我国特有的业绩预告制度,盈利预测均指美国管理层披露的盈利预测,预测性盈利信息包括我国管理层披露的业绩预告信息与我国分析师发布的盈利预测信息。因为业绩预告制度要求的预告对象为净利润,所以本书中出现的“业绩”与“盈利”均指上市公司的净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