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是一种做人方式
“我成长在乱世中,回想过往,与贫穷及命运进行角力的滋味是何等深刻,一切实在是好不容易的历程。从12岁开始,一瞬间已工作66载。我的一生充满了挑战,蒙上天的眷顾和凭仗努力,我得到了很多,亦体会了很多。在这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时刻被要求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求创新,确实令人身心劳累。尽管如此,我还是能高兴地说,我始终是个快乐的人,这快乐并非来自成就和受赞赏的超然感觉。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能顿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的富贵,它促使我作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尽一切所能将上天交付给我的经验、智慧和财富服务社会。”这是李嘉诚对慈善发表的看法,功成名就的李嘉诚一直不忘对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有人说他经营了两个事业,一个就是不断赚钱的事业,另一个就是不断花钱的事业,这也说明李嘉诚无时无刻不关注公益事业。
1980年,潮州市和潮州县两级医院的医疗设置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还是很简陋的,缺医少药的情况比较普遍。李嘉诚闻讯非常感慨,想起幼年时父亲与祖父都是因为医疗条件问题而离开人世,想到这里,他感慨之余还多了一份担心,紧接着李嘉诚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心潮涌动的李嘉诚看到衣衫褴褛的老乡亲们,那一刻他差点儿流泪。这次重返故里,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参访潮汕的市级区级医院,李嘉诚想凭借自己的力量为家乡作一些贡献,他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于是回到香港的李嘉诚决定动用长江实业慈善基金将近2200万港币为潮州建设两座现代化设施的医院,解决潮州人看病难、医疗条件差、买药难等问题。
一向低调的李嘉诚,从不为自己的善举而高调张扬,也从来不炫耀自己的财富,在医院建设初期,李嘉诚曾交代过有关人员,不要张扬此事,并以自己做人做事的原则为先,约法三章:其一,不要用自己的姓氏或名字做医院的名字;其二,不为自己投资的项目剪彩;其三,不许他手下的人以“长江实业”的名义参加各种医院庆典或剪彩活动。这就是一个有着诸多原则的李嘉诚,不求名誉,不求回报,为了圆自己的心愿,也为了父老乡亲们的平安健康,这就是谦逊的李嘉诚几十年如一日对公益事业的付出。
李嘉诚的善举岂止只在潮州老家,他捐助过的事业和机构举不胜举,1984年,他向中国残疾人基金会捐赠100万港元;1991年,他又捐出500万港元,并表示从1992年~1996年间,陆续捐赠6000万港元。1987年,他向中国孔子基金会捐款50万港元,用于赞助儒学研究,该基金会在山东曲阜为李嘉诚树碑立传。1988年,他给北京炎黄艺术馆捐款100万港元。同年,捐200万港元资助汕头市兴建潮汕体育馆。1989年,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11届亚洲运动会。
事实上,李嘉诚有个宗旨,那就是“发达不忘家国”,“办公益事业乃是我分内之天职”。他认为“没有钱是办不成事的”,但“金钱却也不是万能的”,“对有些地方、有些事,就是有了钱也不能解决问题的”,“只要我捐出的有限的钱,能为社会带来较大的益处,我就终身无悔”,“我当努力办实业,只有盈余多了,才能拿出多一些的钱,用于社会”。
李嘉诚在事业上的成功一直被后人所崇拜和学习,而他在公益事业上的慷慨也应该赢得无数的掌声和无上的荣耀。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他,高度赞扬李嘉诚的这种“发达不忘家国”的作为。香港大学校监、港督尤德爵士在1986年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而英女皇伊丽莎白也于1989年的元旦颁发他CBE勋爵衔及勋章奖章。
◇李嘉诚基金会及其主要慈善事迹◇
这正如李嘉诚对慈善事业的看法一样,在他看来,活在世界上能够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一个人内心的财富,这就是一个把慈善事业几乎当成做人方式的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