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潮落,携手众商合战置地
李嘉诚曾经在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时,提出赶超置地的远大目标。当时置地在市场上实力强大,是香港民间第一大地主。世人言,“撼山易,撼置地难”,可见其地位之牢固。所以李嘉诚的海口遭到了很多人的怀疑。的确二者实力相差悬殊,仅就地盘物业比,“长实”仅有35万平方英尺,而置地拥有千余万平方英尺,事实能够证明一切。到1979年,“长实”的地盘物业迅速增至1450万平方英尺,置地则仅有1300万平方英尺。“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拥有的地盘物业首次超过置地。20世纪80年代,“长实”的四大屋村,规模庞大,成绩不俗,令人刮目。《信报》在1986年初次刊出香港十大财阀榜,“长实”位居首位,李嘉诚兑现了自己当初赶超置地的宏愿!
尽管“长实”实现了赶超置地的目标,但是华人财团与置地的商战却愈演愈烈,硝烟弥漫,引起了香港社会的广泛关注。
置地拥有怡和旗下的最大的资产。“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从这句足见怡和在香港的重要地位。1832年,怡和洋行在广州成立。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怡和形成了庞大的商业系统。怡和系囊括了怡和、置地、牛奶国际、文华东方等一批大型公司,涉足物业、酒店、超市、连锁店等领域。凯瑟克家族作为第一大股东,掌握着怡和10%~15%的股权。基于此,怡和被视为凯瑟克家族的基业。
20世纪70年代,怡和因海外投资战线过长、资金周转困难等多种原因,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20世纪80年代初,置地在香港巨额投资,负债达100亿的天文数字,债台高筑,陷入困境。当时的香港市场低迷,致使原本实力雄厚的置地也偿债无力。在银行逼债情况下,凯瑟克亦无力扭转乾坤,无奈之下只能将其持有的港灯及电话公司的股份相继出售给“长实系”和黄和英国大东电报局。1984年间,怡和、置地更是举步维艰,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也大大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股价滑落。当时,怡和市值仅有30亿左右;置地也才仅有100亿港元。
而此时华资财团逐渐崛起,趁势急剧扩张,先后收购了九龙仓、和记黄埔、会德丰、港灯集团等大型英资企业。如今,置地面临困境,华人财团会不会趁势将其吞并呢?
此时,香港许多实力雄厚的华商翘楚,无不虎视眈眈、跃跃欲试,欲将吞并置地这头昔日雄狮。民间传言,当时的股市狙击手刘銮雄兄弟,也有意出击置地。因刘氏向怡置大班提出拟以16元/股的价格收购怡和控有的25%的置地股权,结果遭到了西门·凯瑟克的断然拒绝。同时,也有很多公司相继与凯瑟克接洽。凯瑟克使出的招数也是故弄玄虚,既吊足大佬们的胃口,也不轻易出手。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新财团与置地的商战到底鹿死谁手?
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此时也在待机出马。李嘉诚久负盛名,凯瑟克也非常谨慎。李嘉诚提出愿意以17元/股的价格收购25%的置地股权。比起置地当时10元多的市价,李嘉诚的报价高出6元多。即使如此,西门·凯瑟克仍不满意。双方分歧较大,只能等待下次谈判。
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受华尔街大股灾的冲击,一路飙升的香港恒指,骤然下跌。1987年10月19日,恒指暴跌420多点。无奈停市数天后,26日重新开市,恒指再泻1120多点。港商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自保成为首要任务,不敢再有收购的非分之想。凯瑟克更是焦虑不安,置地股票跌幅约4成,前途难料。
李嘉诚在危急中提出“百亿救市”的策略,外界纷纷猜测,庞大的资金是否能指向收购置地之用。
1987年末,一泻千里的恒指开始回攀,地产行情逐渐好转。
传言,李嘉诚等华商在1988年二三月间,多次与西门·凯瑟克及其高参包伟士接触。李超人为何在大股灾中按兵不动,反而在股市好转时动手呢?这样的话,岂不置自身于不利地位吗?事实上,依据收购及合并条例,收购方重提收购价,必须高于或者等于收购方在6个月内购入被收购方公司股票的价值。所以,李嘉诚此时重提的收购价,不得低于6个月前的提价。而6个月期满后,就不受这条限制了。
股灾发生6个月后的4月中旬,置地股从谷底回升后,徘徊在8元左右,但仍低于股灾前的水平,此时有利于收购方收购。
李嘉诚在4月初首次向舆论透露“长实”持有置地股份,目的是做长期投资,并不打算出任置地董事参与管理。此言一出,华商翘楚“吞并”置地的传言纷纷扬扬。4月底,华资新财团由于合持股权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而底气十足致函置地,要求置地在6月6日的股东年会上,增加一项议案,即委任新世界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为董事。消息一出,置地股价犹如被注射了强心剂飙升到8.9元,出现了股灾之后,日升幅最大的一天。
凯瑟克与包伟士见此情景,也毫不示弱,以反收购策略应对。4月底,怡和策略持有所控的文华东方股权从略低于35%增至41%。此举就表明,怡和之后将会实施一连串的反收购措施。
事态发展对华商很不利,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荣智健等人再次与西门·凯瑟克、包伟士谈判。但是,双方的谈判互不相让,充满了浓浓的火药味。置地收购战在难以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只能在市场上较量。
1988年5月6日,怡和宣布购入长江实业、新世界发展、恒基兆业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价格是每股8.95元,共占置地发行总股份的8.2%,所涉资金18.34亿港元。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权,从略过25%攀升至33%多。怡和牢牢抓住控股权,协议中有个附带条款,长江实业等华资财团在7年之内,除象征性股份外,不得再购入怡和系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
收购的结局令社会各界大失所望,甚至一些报刊将这次收购视为“一场不成功的收购”“华商滑铁卢”。令外界感到不解的是,以李嘉诚为首的华资财团,为何不背水一战,决出胜负就偃旗息鼓呢?
不得否认,李嘉诚毕竟是个商人,要从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问题。李嘉诚成功收购过多家企业,善于伺机而动,极富睿智、耐心,经常上演以“弱小”胜“强大”的结局。但是,他始终秉承着“善意”原则。收购对方的企业,也是充分尊重对方,通过心平气和的谈判达成共识。一旦遇到对方坚决反对,他也会理智地放弃,他不会以一些条件作为“要挟”,陷对方于不利境地,更不可能逼迫对方达成收购的目的。当时的置地虽然身陷困境,但是实力尚在,一味穷追猛打,反倒适得其反,于己于人都不利。正如林世明所言,李嘉诚的收购是一种善意收购。正是李嘉诚在冷酷无情的商场上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善意”,常常使得更多的人甚至是对手愿意在后来的合作中选择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