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当代动画解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像山那样思考:弗雷德里克·贝克

“像山那样思考”是奥尔多·利奥波德随笔中的一个小标题,他是极具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保主义者,用简单几个字便揭示了一个极其深刻的哲理,一种人与自然换位的思考方式。弗雷德里克通过他的动画作品真正做到了这样的换位思考,他的动画作品从未停止过唤醒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种树的牧羊人》《大河》《一无所有》等作品都通过独特视角对他所了解的人类行为和环境保护进行了阐释。《种树的牧羊人》从无到有、《大河》从有到无的叙事方式,举出了人类发展两个相反方向的实例,发人深省。

一、推动自然保育的巨轮:《种树的牧羊人》

《种树的牧羊人》根据让·乔诺(Jean Giono)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战争频发、资源掠夺严重的时代,孤独的牧羊人将对家人的思念和孤独化作植树造林的动力,几十年如一日不畏艰辛和失败,终于将沙漠变成了森林。故事中的牧羊人甚至可能并不知道什么是自然保育,却勤勤恳恳、日复一日在沙漠中种植树木,将条件恶劣不适宜居住的环境变成了绵延的森林,一度远离的人类随着归来的花鸟动物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他却是实实在在称得上自然保育的先驱。所谓自然保育,其目的在于采取措施改善人类生活在其中的自然环境,片中的牧羊人做到了,没有浮于纸面的理论,而是一颗种子一个坑,经历一次次失败实践出来的。因此对生态保护的探讨不应止于学科理论的研究,更应如片中的牧羊人一样,做出对改善环境有益的事情,即使是一人之力也可以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

(一)荒原上的生命创造者

1.贫瘠与荒芜

普罗旺斯的这片土地,并非生而蛮荒,也曾经生机勃勃、柳绿莺啼、流水潺潺,一派大自然和谐的景象。它象征着人类也曾经有过平静而充实的内心,然而贪婪与生存的竞争促使人类对大自然不加克制地索取,最终导致一片乐土沦为贫瘠的荒原,那野兽般的狂风刮过废弃的乡村,使这片土地呈现出诡异与邪恶的气氛。这是人类恶行对大自然的任意戕害,又何尝不是在寓示着人类放任自己的贪欲最终导致精神家园的毁灭,犹如行尸走肉般的生活。

影片采用在赛璐珞胶片上绘画的方式,通过多层胶片重叠来增加色彩浓度,这使影片呈现出了独特的印象派风格。前半段为突出普罗旺斯荒原的贫瘠,色彩基调灰暗,在荒原的大风中事物都显得朦朦胧胧,结合不间断的风声,让观众似乎能够身临其境体会到大部分生命在这里早已绝迹,为种树人努力30年后的景象埋下伏笔。

2.孤独的种树人

这部影片深深打动我们的是弗雷德里克对人类和自然的关怀,倾注了他一生的真情。影片里出现的一个人、一只狗、一群羊、一望无际的荒原、干涸的河床、废弃的村落、因生活的困苦而充满仇恨和猜忌的小镇,构成了普罗旺斯那片土地的初始风貌。孤独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播下希望的种子,由一片嫩芽开始,代表希望的绿色,从微不足道、弱不禁风到大片森林,牧羊人将失去生机的土地变成了宜居的乐土,干涸了千年的河床再次碧波荡漾,小镇里充满怨念与困苦的人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牧羊人痛失亲人,他把对亲人的爱与思念转化为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与爱,倾注其半生的心血,把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变成了绿洲,用一己之力创造出一片俗世的净土。其实,孤独的牧羊人并不孤独,他的坚定、执着,显示出他内心的澄明,那是牧羊人心底的一片净土。34年的持续播种,不知有一战,更不知有二战,人类因无尽的贪欲而发动的战争带来了杀戮和破坏,没有人愿意像牧羊人那样停下来去创造,去改变,不管是荒凉的土地抑或贫瘠的内心,这终将使人类走向灭亡。牧羊人改变的不仅是一片土地,他播下的一粒粒橡树种子就像是神的昭示,人类只有改变自己、克制贪欲、减少杀戮和掠夺,才能有真正光明的未来。

3.从沙漠到森林

牧羊人独自一人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播种,种下了数十万棵橡树、桦树,在沙漠中橡树存活率极低的情况下也未曾放弃过。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和平到来之际,30多年凭着个人的力量在荒漠创造了一片宽3公里、长十数公里的森林。影片中,这片土地不再是只有砂石尘土和呼啸大风的贫瘠土地,而是成为了涓涓细流和花香鸟语、充满生命力的生态体。但政府与群众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植树人的杰作,仅仅将此当作是上帝的恩赐。森林对人们充满着吸引力,而且不得不说牧羊人所栽种的树林是幸运的,因其地理位置偏僻、远离火车运输路线而逃过了木材商的魔爪,最终历尽千辛万苦成长为一片吸引各种生命的茁壮森林。画面中经过细腻描绘的各种印象派风格的图像和精妙绝伦的长镜头十分吸引观众,这些图像和镜头没有国界,没有语言交流的隔阂,所以得到了全球观众的认可。弗雷德里克用飘动的树叶、涓涓的小溪、牧羊人的行动与观众对话,这一幕幕生动的图像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成为弗雷德里克独特的动画语言。

4.自然保育的先驱

所谓“自然保育”是指人类社会采取措施,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种树的牧羊人》中的牧羊人早在1910年便开始植树活动,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保育先驱,他的人生轨迹值得所有后人学习。牧羊人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几乎忘记了人类的语言,但这也没有磨灭他对土地、对大自然深沉的爱和一颗安宁而平静的心。而这些无关高尚,无关青史留名,也无关宏大和高远,他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全心全意地投入生活。牧羊人所做的工作虽然只是单纯的种树,并没有特意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纳入考虑,但当种子发芽、树苗逐渐成长为不惧风沙的参天大树,从小树林逐渐发展成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得到巩固,地下水分得以保持,这片地区便成为了适宜各种生物生存的地方,飞鸟在这里筑巢,鱼儿在这里畅游。人类一度避而远之的荒漠成为了宜居的天堂,如今受到广泛关注的生物多样性也在不知不觉间得到了保护。这种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既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也是自然的自我修复力带来的结果。

(二)掠夺者到保育者的角色转变

1.人类旧身份:资源掠夺者

人类历来都是靠对自然资源索取掠夺来维持经济社会发展,因工业发展需要大肆开采煤矿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砍伐自然森林。索取的意识远远高于保护的意识,由此引起的开发破坏速度便远大于植树造林的速度。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使得人类宜居范围逐渐缩小,这才不得不开始反思是否应该改变对自然的一贯看法,提出资源保护主义和自然保护主义、土地伦理学等学说。而在《种树的牧羊人》一片中,主角在与牧羊人短暂相遇之后,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此处采用对比蒙太奇手法,将画面由对30年后平静充满希望的橡树林的预想转换到一战造成的人类伤亡与环境破坏。人类受征服他人甚至于征服自然的欲望驱使,由国内可利用资源稀缺而发起战争,征战他国掠夺资源,入侵者和守卫者相互厮杀,两败俱伤,这对于生存在自然环境中的人和其他动物植物来说都是巨大的灾难。战争造成的萧索惨淡与在牧羊人执着地播种下逐渐恢复生机的普罗旺斯形成了强烈对比。战争带来的短暂而充满破坏性的资源补充对比渺小个人通过时间创造的生命奇迹,观众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生存、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并非应是对自然的强行掠夺,而是转换人类自身立场,认识到人类是属于生态体的一部分,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自然界的权利而存在。

2.人类新身份:自然保育者

日渐恶劣的生存环境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祖祖辈辈对自然所犯下的错误,狭隘地来说,为了人类后代的生存各国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也促成了世界环保组织的成立,目前已有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国际野生动物关怀组织等一系列国际环保组织均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作用,人类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转变。影片中,在二战后主角带朋友来见牧羊人,离开时朋友说道:“普菲尔(牧羊人)显然比我懂得多”,“他比任何人都更懂得种树的道理,他已悟出了幸福之路”。这暗示着朋友注意到了种树给牧羊人带来的快乐,也认识到牧羊人所扮演的身份“自然保育者”的重要性。自然如同一位母亲,竭尽全力、无私奉献供人类索取,给予了人类繁衍生息的机会。但如今的母亲已经伤痕累累、疾病缠身,无法再如这几百年一样提供无穷无尽的资源,自然的生养之恩不应该被人类视而不见。善待自然,对自然报以感激之情,如同对待母亲一样温柔,同时也是在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好的家园。

3.生态的重新开始:拒绝重蹈覆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世界形势相对和平稳定,各国都致力于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军事实力,人类所掌握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可以为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但任何一种巨大力量如果不受约束被滥用,都会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后果。各国原子弹、氢弹、生化武器的出现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争相追求着更加极端的力量,如今的武器在威慑他人的同时已经具备了毁灭地球生态系统的能力。广岛、长崎在二战期间被原子弹轰炸,大量人类死亡,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土地遭到毁灭性破坏,爆炸物附着产生强烈辐射,很多人在辐射的影响下缓慢走向死亡。工业化对环境造成的持续污染和战争对生态带来的巨大破坏都让地球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和平已初步取得,全球化进程也在不断推进,为了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更应该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同最初的普罗旺斯荒漠逼迫住民离开一样,地球环境的逐渐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持续下去,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地方将越来越少,人类必定会被面积越来越大的沙漠驱逐。《种树的牧羊人》给予我们的启示便是:人类是可以挽回流失的土地的,即便是单独的个体花上近二分之一寿命的时间去种植,也是能够最终获得一片森林的。

现今全球人口已超70亿,仅发展中国家人口便占其中的80%左右,贫困人口占10%左右,要想维持国家稳定、世界和平就必须解决发展问题和贫困问题,对自然的继续开采是不可避免的,这与资源保护和生态保护产生了矛盾。人类数量的增长给生态系统带来巨大压力,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采取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出生率得到有效控制。有舆论认为对人类生育的控制违背了自然规律,人类作为动物的一种,从天性上讲就是为了繁衍后代、延续血脉。但这个观点并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要如何最大限度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有效地取得平衡,需要人类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和人类总数量对生态造成的负担,需要协调经济、社会与自然和生态的关系,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则需要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和总数量对生态造成的负担,自觉地采取环境保护行动以避免更多的绿地变成沙漠,人们再次失去家园,甚至失去生存的机会。

二、人类自由与生态自由的自然书写:《大河》

《大河》与《种树的牧羊人》出自同一导演,是弗雷德里克·贝克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创作的最后一部作品。与前篇讲到的《种树的牧羊人》所表现的积极面不同,《大河》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人类的恶劣行径一一呈现在了观众面前,赤裸但真实,让观众自己去衡量环保行动的重要性。

(一)顺从自然到征服自然的转变

1.河流:生命诞生之地

河流从冰川中涌出,挖凿着美洲北方的土地,形成圣劳伦斯大河的河床和地球上最好的港湾,淡水的涡流激荡遇上来自北极的海水,生命由此诞生,从单细胞动物到种类繁多的物种出现,影片的画面都采用蓝色作为主色调,这里蓝色象征着纯净、和谐和顽强的生命力。作者使用美丽女子的形象来比喻圣劳伦斯河,这条河流正如伟大的母亲般给世界上带来万千种生命,孕育出无尽的飞禽走兽,圆润双手间蜂拥而出的小鱼和随后出现的座头鲸、蓝鲸、海豚和巨龟,还有三文鱼、银白鱼、大比目鱼、鲱鱼和鳕鱼,以及海藻、海葵、珊瑚等等各种各样的生命都相继出现,彰显出生命不断进化和繁衍的魅力。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关于生命起源仍然没有一个定论,但普遍认为其起源于海洋。本片以这个假说为出发点,将生命怒放的圣劳伦斯河作为整个地球生命的典型进行了推演。生命在大海里出现并不断进化,单细胞到多细胞,海生到陆生,遵循着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在繁荣之初各种生物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2.顺应自然的发展

众多生物构成的生态体在这个范围内达到平衡的状态,各个物种都能极好地进行繁衍,原住民的出现也并没有打扰这种生态体内部循环,因为他们也是这个生态圈的一部分。原住民安居在河畔,与大河和睦相处,只取生存之需,并不认为自身凌驾于其他动物之上,而是如同兄弟手足。如此便天然地符合了生态伦理学提出的观点:“事实上,人只是生物队伍中的一个成员的事实,已由对历史的生态学上的认识所证实了。很多历史事件,至今还都支持以人类活动的角度去认识,而事实上,它们都是人类和大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在尚未开化的时期,人类对待自然的行为和态度反而是超前的,值得几百年后的现代人所学习。

3.征服自然的开端

圣劳伦斯河岸丰富的资源吸引着欧洲来的探索者,欲望驱使着他们不远千里将这富饶的土地据为己有。此时画面色调从蓝色转换到压抑的暗红色,大量船只的到来散发出浓烟,大海雀被驱赶到一起屠杀殆尽,这种来自白垩纪最后三百万年的古老物种,终于在1844年因为人类的贪婪和无知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画面中大量红色元素的使用更加凸显出了人类的恶劣行径。不仅仅是大海雀,入侵者为了经济利益对动物进行大肆屠杀,从陆生动物开始到小型鱼类再到大型鱼类,无一能从人类掠夺的魔爪中逃脱。从镜头运用角度来分析,在描绘河岸边晾晒鳕鱼干时的长镜头运用展现出人类的贪婪永无止境。当河海资源开始消弭,人们又发现了另外一种致富的途径:砍伐树木、制造轮船。圣劳伦斯河岸的丰富资源在入侵者看来仿佛是无穷无尽的,利益各方窥见了长久的经济来源,便开始了相互争夺,战争由此而起。传统经济生产模式对资源的索取是不计后果的,从河流到河岸再到内陆林地和湖泊,圣劳伦斯河流域被一步步蚕食。以抢夺资源为开端,以战争带来的伤痛为结束,历史在世界各处不断重复上演。人类因此遭受到的灾难并非开发自然资源的初衷。

4.圣劳伦斯河的报复

自然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同受压的弹簧一样,在到达极限之前仿佛可以无限加压,最初任由人类对其施加压力,渐渐体现出的反抗是弯曲不受控制,继而达到临界点,以人类自身的力量无法再对弹簧进行控制,最后弹簧为保持自身的形状将曾经受到的力同等地释放了出来。圣劳伦斯河的生态平衡在漫长时间中一直为人类所破坏。三河市的上游圣劳伦斯河变成一大片湖泊,满布的岛屿庇护了许许多多的动植物,在这里水陆的界线消失了,似乎是大河试图再现混沌,从中涌现出所有的生命,但新生的生命也没有逃脱被人类猎杀的命运。自然界为恢复生命力所做出的努力在人类的无节制掠夺下付之东流,如同弹簧的弯曲已经没办法抵抗人类施加的压力一般,简单的自我修复已经无法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了。即便如此,联结五大湖的大运河修建起来后,圣劳伦斯河仍然慷慨地将看似不竭的能源供给新生大都会,连同五大湖一起成为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备。如果人类在此时能够意识到大河流域生态已经处于极度脆弱的状态,停止对自然的索取,立刻采取保护行动,或许也还有一线机会不引来大河的反扑。然而人类没有停止征服的脚步,大河的无私奉献供养了贪婪的人类,与仍然可以带来经济效应的资源价值相应的是人类携工厂蜂拥而至,他们如同噬血恶魔恨不得将大河生态系统的最后一滴血都吸食干净。随之而来的是工业废水废气对环境的强烈侵害,因污染而产生的疾病渐渐蔓延,各种动物植物逐渐被恶劣的环境杀死,但人们为了经济发展还是未停下脚步看一看受伤的大河。终于,大河累积的压力达到了临界点,它要行使自己的生存权利,只能对人类进行反扑,河水积蓄强大力量将人类造成的一切冲刷干净。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类无法反抗,只能接受自身数百年破坏行为带来的恶果。该动画以股票崩盘比喻人类工业社会的激荡,人与自然间的天平彻底失去平衡,人类已经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一天。旁白说道:“和解必须开始,我们必须响应大河的这份呼唤。”影片内容虽然到这里告一段落,但事实上人类与自然的和解之路才刚刚开始。

(二)自由的尺度:生态自由

1.人类追索自由的道路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在追逐自由,19世纪阿克顿就指出:“自由是个具有两百种定义的概念,而且除了神学之外,这一大堆解释引起的流血甚于任何事物。”20世纪中后期,以赛亚·柏林开始用“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来划分自由,前者是指“免于……的自由”,后者是“去做……的自由”。由此看来,无论自由的定义如何,无论是消极自由还是积极自由,不得不承认的是人对自由存在着一种本质追求,但通过何种方式实现自由却是在生态保护问题中值得关注的重点。人类初期由于智力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和其他动物一样,首先追求的是消极自由,即免于挨饿受冻,免于被他人或其他具有伤害力的动物攻击等,是基本的生存自由。但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对自身的主观世界和外部客观世界的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生产工具也不断发展,对自由的追求逐渐从消极自由转化为积极自由。人类的求知欲和贪婪在发展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求知欲使得人类生产力在近几百年取得了巨大的飞跃,但贪婪造成的过度开发、资源掠夺、工业污染,也给当今世界的人类和自然界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2.通往自由王国的渠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有“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概念,必然王国是指人在尚未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规律之前,没有意志自由,行动受着必然性支配的境界。与必然王国相对的是自由王国,马克思认为“自由王国”按照事物的本性来说,它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但并不是说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就是“自由王国”,只有当人类把自己能力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身时才有真正的自由王国。

正如奥尔多·利奥波德所说:“整个世界是那样贪婪地想拥有更多的浴盆,以致失去了去建造这些浴盆,或者甚至应关掉水龙头所需的稳定性。”(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侯文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7.人类在满足自身超出生存需要的欲望时,例如心理和生理享受的欲求,便开始逐渐失去维持另一部分真正对基本需要有需求的人类的能力,也失去了对人类生存需求和自然资源开采的平衡能力,更遑论保持生态健康的能力。古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今有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严重。根据帕列托法则,即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财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里,因此世界上真正追求到自由(包括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仅仅是几十亿人口中的极小一部分人。伴随财富累积而来的便是生态健康的严重破坏,从前在可控范围内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但受到毁灭性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犹如一只暴怒的野兽随时准备着对人类进行反击,此时自然便成为了人类继续发展走向自由王国的阻力。正如前面探讨过的,人类是“自然的人”,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要想真正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到达必然王国的彼岸,就必须与自然达成和解,实现生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