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传
【题解】
蹇叔是秦国富有经验的老臣,他预见到秦军千里远征,必然失败。秦穆公不仅没有听从他的忠告,反而加以辱骂、嘲笑。蹇叔只好哭送出征的军队。第二年,秦军果然大败而归。结果证明蹇叔的意见是正确的。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1]:“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2],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3],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4]?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5]。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6],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7],尔墓之木拱矣![8]”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9]。殽有二陵焉[10]: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11];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注释】
[1]杞子:秦大夫。僖公三十年(前630年),秦穆公与郑人订立盟约以后,派杞子等三位大夫留守在郑国。
[2]管:钥匙。
[3]蹇(Jiǎn)叔:秦国元老。
[4]无乃:恐怕,表示委婉的语气词。
[5]悖(bèi):怨恨。
[6]孟明、西乞、白乙:三人都是秦国的将领,即百里视(字孟明)、西乞术、白乙丙。
[7]中寿:六十岁左右,此时蹇叔已七八十岁,过了中寿。
[8]木拱: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9]殽:通“崤”(Xiáo),山名,在今河南洛宁西北,地势险要。
[10]二陵:指南陵和北陵,相距三十五里。陵,大山。
[11]夏后皋(ɡāo):夏朝帝王,名皋,夏桀的祖父。
【译文】
杞子从郑国派人报告秦穆公说:“郑国人叫我掌管都城北门的钥匙。假若能暗中发兵来此,就可以取得郑国。”为此,秦穆公就去征求蹇叔的意见。蹇叔回答说:“兴师动众,长途消耗,去袭击远方的国家,这是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兵马疲劳,气力耗尽,远方的郑国也早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是不行的。况且出兵的举动,郑国必然知道。辛苦劳累而毫无所得,士兵必然产生怨恨的情绪。再说,要走上千里的路,谁会不知道我们的举动呢?”
穆公不听他的劝告。召集孟明、西乞、白乙三员大将,命令他们带领军队从东门外出发。蹇叔哭着送他们,说:“孟明啊,我恐怕只看到这支军队出去,再也看不到它回来了。”穆公派人对蹇叔说:“你知道什么!你若是中寿就死了的话,现在坟墓上的树木都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这支出征的队伍,蹇叔哭着送他,说:“晋国人必然要在崤山一带狙击我军。那里有两座大山:南面的称南陵,是夏朝帝王皋的坟墓;北面的称北陵,是周文王避过风雨的地方。你必定会死在那里,我要到那里去收拾你的尸骨。”秦军于是就向东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