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激流(上海交通大学校史研究口述系列·第四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逃难沪上,入学交大

我的祖籍是浙江吴兴,就是今天的湖州。直到抗战爆发前,我一直生活在故乡。我所读的中学是湖郡女中,这是美国新教监理会在华开办的一所教会学校,其前身是1878年美国传教士雷金贞女士在上海南翔创办的“悦来女塾”,后来该校于1901年迁到了湖州马军巷,更名“文洁女塾”,1906校址又迁入海岛新校舍,并最终定名为“湖郡女中”,英文名则始终是“Virginia School”。这所学校因为经费充足,办学质量高,所以当地有经济能力的家庭都会把女孩子送去就读,我们家也不例外。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家乡很快就沦陷了。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为此我们一家人不得不逃难到上海,避入租界居住。来沪时,我中学尚未毕业,为完成学业,就到中西女中借读。之所以选中西女中,是因为这所学校也是美国监理会所办,和湖郡女中属于一个教会系统,办理借读手续比较方便,在适应学校管理和课程学习方面,对我来说也不存在太大障碍。

1939年《交通大学录取新生一览》(左二列为闵淑芬)

1939年我中学毕业,考入了交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抗战时期交大沪校共有理、工、管三个学院和两个独立的系——中国文学系、外国文学系。其中理学院又下设数学、物理和化学三个系。我所在的化学系是理学院三系中学生最多的,学生人数占整个学院的半数以上。这是因为交大化学系开设的专业课程偏重于工业化学,较为实用,学生毕业后出路较好,多就职于工厂企业,容易找工作;相较而言,数学和物理专业太偏重于理论,毕业生求职受到一定局限。化学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女生多,至于原因可能是相对于数理和工科,化学较为容易一些的缘故。

交大原先的校址在徐家汇,“八一三事变”后上海华界沦陷,交大为维持办学,迁入法租界,学校原先的校园则被日本人的东亚同文书院和宪兵队侵占。在租界内,交大借用了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的震旦大学、爱麦虞限路(今绍兴路)的中华学艺社及辣斐德路(今复兴中路)的中法工学院的校舍授课。一二年级主要集中在震旦上课,三四年级的专业课和一些实验课则在中华学艺社上,至于中法工学院的校舍主要是用来进行工厂实习。虽说当年是借用他校的校舍上课,我们倒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

如今想来,记忆最深的还是震旦校园内的那栋老红楼,它是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建成的,在当时算是现代派风格,全部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墙面,底部为拱卷窗,不计地下室和阁楼共计四层。我们平日上课就在第四层教室里。顶层阁楼则用作临时图书馆,堆满了从徐家汇转移来的书刊杂志,而地下室则用作实验室。

此外,中华学艺社的教室一般面积都很小,容不下大班上课,所以很多学生(包括旁听生)不得不在走廊上听课。有时白天教室不够用,就排课到晚上,甚至把课安排在星期天。到了高年级上专业选修课,有的课选修的学生不多,任课老师干脆把学生带回自己的家中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