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村落概况
一、地理位置
汪家村,是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县级市)一个汉族聚居的自然村落,分为汪一、汪二、上汪三个村。
宁波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的东海之滨,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夏时宁波所在地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战国中期以后为楚国辖地;秦时置鄞、、句章三县;隋唐时,正式建制称明州。明洪武十四年(1381),为避国号讳,朱元璋采纳鄞县读书人单仲友的建议,取“海定则波宁”之意,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由此宁波之名沿用至今。宁波现在共有6个区、2个县、3个县级市。
奉化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是宁波市的一个县级市,距宁波市28千米。奉化市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这里是越国属地。战国时属于楚国。秦汉时为会稽郡鄞县地,县治设在今奉化白杜。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析县,置奉化县,县治在今大桥镇。元朝元贞元年(1295)升为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为县,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仍称奉化县。1988年撤县设市。2016年县级奉化市撤销,设立宁波市奉化区。
棠云乡位于浙江省奉化市西部大雷山北麓,南越大雷山分别与岩头乡、楼岩乡交界,西连班溪乡。该乡辖区,自宋景德三年(1006)至清末分属连山、禽孝两乡。1949年为棠云乡。1950—1955年分棠云、云溪两乡。1956年两乡合并称棠云乡,属溪口区。1958年为红旗人民公社棠云管理区。1959年又分棠云、云集两个管理区。1961年改制,两管理区合称棠云公社。1983年建立棠云乡。1992年该乡并入萧王庙街道,有棠岙、棠村、汪家村、潘岙四个自然村。其中乡人民政府驻地棠岙及汪家村是较大的两个村,均在棠溪两岸。
二、气候与物产
奉化市境东西长70.5千米,南北宽42千米,陆地面积127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1平方千米,海岸线长63千米,有岛屿24个。西部处于天台山脉与四明山脉交接地带,多高山峻岭,黄泥浆岗海拔976米,为境内最高峰。东北部地势平坦,河网纵横,土地肥沃,属宁奉平原,是水稻和经济作物重要种植区。沿象山港尚有小块狭长低平地带。河流属山溪型,剡江、县江和东江俱源于西南山区,循山而下,流归东北部,至方桥镇同入奉化江,为潮汐所吞纳,东南部10余条小溪流入象山港。
奉化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6.3℃,降水量1350~1600毫米,日照1850小时,无霜期232天。危害严重的自然灾害有台风、干旱、洪涝和寒潮。
汪家村所在的原棠云乡属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境内重山复岭,仅北部棠溪沿岸有极少的平地。南部大雷山主峰海拔809米,与楼岩、岩头两乡接界,西南部薄刀棱山海拔691米,与班溪、岩头两乡相接。南部圆高山头,海拔715米,与楼岩乡交界。源于许家山的棠溪,从深山溪谷中奔泻而下,到了汪家村后称为云溪。溪再北流,地势平坦,溪面宽阔,称为良浪溪和泉溪。汪家村北的云溪之口,有东狮山、西象山守护村口。
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奉化的土纸、土丝、皮革、打铁、晒盐、竹雕等手工作坊增多。光绪末年出现私人联营轮船公司,用机动轮载客,商贸集市增至33个。民国初期,现代工业兴起,食品罐头、针织等开始采用机器操作。《中国实业志》载,奉化皮纸著闻于世,竹雕为奉化所独创,屡获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嘉奖。
奉化的耕地90%以上为水田。据南浦乡名山后遗址出土文物考证,新石器时代,先民已使用石锛及夹沙陶鼎、罐等劳动、生活用具。南朝时筑青锦塘、方胜碘,拦水溉田。唐代种植业发展,至宋代,水田已行稻麦两熟制和双季间作稻,茶叶、杨梅、芋艿、苔菜、蚶等著称乡里。土丝、酿酒成为家庭重要副业。
奉化的矿产以花岗岩和紫砂泥为主。野生动物有云豹、黑麂、穿山甲、白颈长尾雉、虎纹蛙、鲳鱼、蚶、牡蛎等1600余种,其中海洋鱼类120种。野生植物有樟、栎、杜仲、凹叶厚朴、金钱松、三尖杉、云锦、杜鹃等180科、1500余种。
三、村落历史
云溪汪家村是一个汪姓宗族的大村,原分为上汪和下汪两个村。整个汪家村尤以下汪村为最大,分为一村和二村,占整个汪家村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上汪和下汪两个村的山、水、土地、房屋都紧密相连,同姓村民历来友好相处。两村共有三大宗祠,过去每逢春节期间,张灯结彩,祭宗拜祖十分隆重。
汪氏自宋明时期,从安徽汪口(今属江西)迁至此沿溪筑室,已有千余人口。据云溪汪氏宗谱记载,云溪汪氏始迁祖延皓公,于后周广顺三年(953),从古徽州迁于此,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汪家村过去有不少民居建筑具有明清时代的风格。建筑就地取材,民居墙体下半部分或全部多由从溪坑中挖来的鹅卵石堆砌而成,上半部分是用青砖砌成的空心墙体,屋顶多处可见马头墙。民居建筑造型以中堂及两边对称排列几十户为一群落,也有的自成一院,内、中堂旁夹厢屋、道地,自立墙门。云溪两岸有一条过去靠人力搬运材料堆砌而成的石坝,高与宽达5米左右,两岸各建有长达500多米的防洪大堤坝。按当时的人工投入量,建筑工程十分浩大。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日寇为了泄愤,曾放火烧村,大火烧了好几天,据说一直烧到云溪上游的袁家岙。所以,那些有特色的古建筑留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了。
村头有一座古庙,红墙乌瓦。匾额上的“云溪庙”是1994年著名建筑学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的手笔。楹联“唐封越国三千户,宋赐江南第一家”,显示出汪氏族人的赫赫荣耀。除古庙外,古祠、古戏台、蛳螺塔、老街等都保存完好,透出古村昔日的热闹与繁华。
从庙内神殿屏壁可知,汪氏源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周武王时,周公封长子伯禽为鲁侯,至第21位君主鲁成公,其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今山东曲阜),其后世子孙有的就以邑为氏而姓了汪。这一支汪氏,是黄帝的直系子孙。祖堂上端坐的就是汪氏族人引以为豪的,唐代武德、贞观年间“封邑三千户”的“越国公”汪华。他死后谥忠烈王,故祖堂上有对联写道:“看香火于斯原来神祀祖,唯英雄如晨乃得世称王。”
云溪庙是汪家村较古老的建筑,曾屡毁续修,名列清时府志。云溪庙全部石柱、石地板及庙内楼台、月台螺旋形建筑艺术出类拔萃。原庙台亭有二,其一连山门明间后檐,其二连大殿明间前檐,相距约7米。前亭略高于后亭,台亭均用四柱,悬山顶,旋螺式藻井。
据汪氏家谱记载,云溪庙始建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1913年(民国二年)曾作局部维修,1946年又进行了大修。1999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肆虐,大殿等被烧毁。2001年按原样重建,虽结构有所改变,仍然保持了古朴华丽的风貌。
该庙的一个特色是其厢房山墙的砖雕和石刻,除了刻有人物花鸟外,还有汪家村、棠村的风景浮雕,山、村、桥、溪一一在目。石柱上清代书法家毛玉佩所书的对联,也赋予了该庙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云溪庙不同于一般的家祠,它既是供奉祖先的家庙,又是护佑一方的社庙。十一月初四是汪华的生日,每逢这天,五里老街不分姓氏,纷纷请神、演戏、祭祖。那天,也是云溪村最为热闹的日子。
下新屋,这一古代民居,属于清朝晚期建筑,已有150年左右历史。该建筑格局完整,通体用杉木建造,用材较好。围墙高2米左右,用块石垒成,颇具特色,且其一步梁头、雀替雕刻卷云纹和卷草纹细致精美,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敦叙堂,为下汪大房的祖堂。敦叙,亦作“敦序”,“敦序”谓使九族亲厚而有序,“敦叙”谓亲睦和顺。该祠堂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前后两进,左右设厢房。它格局完整,具有典型的清代早期建筑风格,历史价值较高。架构上的牛腿雕刻、雀替雕刻精细,基本保持了清代早、中期的建筑风格,局部融入了清末民国初期的风格。
蛳螺塔,位于汪家村口的西江畈。因状如蛳螺,故名“蛳螺塔”,是汪家村的风水塔。据从小就住在村里的汪华富老人说,汪家村的汪氏家族早先是从安徽歙县搬过来的。汪氏先人在安徽时住在名叫卧牛山的地方,来到奉化后,发现这里的山和老家的卧牛山十分相似,就决定在这里定居。原塔在20世纪70年代被拆毁,部分塔石用于修筑云溪防洪堤坝,现在的蛳螺塔建于2006年。蛳螺塔有7层,整座塔用块石砌成,从塔底往上铺有路,可以盘旋而上。蛳螺塔的来历颇有传奇色彩。传说明代初年,有一个风水先生来到棠云,说此地“山口朝北,煞气太盛”,建议汪氏建塔镇守,以合“北斗朝太白”,又在村中挖一潭,称罗星潭,俗称缸湖潭,其实是一个贮水池,样子像一只“倒螺”,一圈一圈盘旋而下,也是7层,随着水位的下降,村民一直可以用最底层处的清水。潭大旱不涸。此潭与塔,一朝上,一朝下,以合阴阳之说。据说这位风水先生是元末明初著名堪舆大师目讲僧。据《宁波府志》记载:“目讲僧,不知何许人也,隐其姓氏,或云元进士,晦迹于僧。或云为陈友谅参谋,反败逃匿为僧。明末来鄞,善堪舆术,为人卜葬无不奇验。”
四、村落现状
现在,汪家村属于奉化市萧王庙街道,并从原来上汪、下汪2个村落变为3个村落,分别是汪一村、汪二村和上汪村,其中汪一村和汪二村又合称为下汪村。现在虽然有部分汪姓村民迁居外地,但仍有95%左右的汪姓宗族聚居此地。族中幸存家谱《奉川汪氏宗谱》,自民1946年修谱,并于2010年重修。
村中的云溪庙(图2-1、图2-2)现在已经成为下汪村(汪一村和汪二村)的老年活动中心。
图2-1 云溪庙大门
图2-2 云溪庙内
云溪庙外有一块碑,上书《汪氏宗谱序》(图2-3),介绍了汪家村汪氏一族的渊源。
图2-3 云溪庙中《汪氏宗谱序》碑
汪家村依山傍水,沿溪筑室。族人在昔日交通不发达时代,过着隐士般亦耕亦读的生活。后来子孙兴旺,至明代晚期,已有千余人口。现代文明渗透到深山古村之后,部分村民出外经商致富。偌大的古村显然比以前冷清。但由于对古村根基的保护,古庙、古祠、老街(图2-4)、古戏台、蛳螺塔的召唤,仍然牵动着游子们的悠悠乡情。
图2-4 云溪庙外的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