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游击战(正式授权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游击战的战术

在战争的术语中,战术是指实现大的战略目标的实际方法。

在某种意义上,它们是战略的补充,而在另一种意义上,它们又是包含于战略之中的更为具体的法则。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战术更加富于变化,比最终目标更加灵活,而且应当在斗争中不断予以调整。有些战术目标在战争中始终不变,而另外一些则一直在变化。游击行动要随着敌人的行动而调整,这是第一件需要考虑的事。[1]

游击队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机动性。如果有必要的话,它可以在几分钟内撤离某个剧院,而再过几个小时就可以撤离那个地区。这种机动灵活使得游击队不断变换前线,从而避免任何形式的包围。在战争环境许可的条件下,游击队可以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如何从包围圈中逃脱上,因为这是敌人唯一可以迫使游击队与之决一死战的方式,而这对游击队来说可能是很不利的。游击队也可以把战斗变成一场反包围(假设小股游击队被敌人包围了,这时敌人突然又被游击队更强大的分遣队给包围了;或者把一些人部署在一个安全的地点当诱饵,把前来进攻的全部部队和装备都引入包围圈并予以歼灭)。这种机动战争的一个特点就是“小步舞”,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为它与舞蹈十分相似:游击队包围一个敌人阵地,比如一个先头纵队的阵地;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将其团团围住,[2]每个方向有五到六名游击队员,与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自身遭到包围;战斗从任何一个点上开始,敌人整个部队都向那里运动;游击队于是撤退,但总是与敌人保持在视力可及的距离之内,然后从另一个点上再发起进攻。敌方部队会重复其行动,游击队也跟着重复。这样持续不断地打下去,敌人的一个纵队会被弄得无法动弹,不得不耗费大量的弹药,部队的士气受到打击,而游击队员们却并不承担太大的风险。

同样的战术还可以在晚上使用,但可以靠得更近并表现出更强的攻击性,因为在这样的条件下反包围要困难得多。夜间运动是游击队另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可以使游击队进入攻击位置,并在一个有可能存在遭出卖危险的新区域把队伍组织起来。游击队在数量上处于劣势,这使得他们每次进攻都必须出其不意。这种出其不意使游击队可以让敌人遭受损失而自己不用遭受损失。在一场一边是一百个人而另一边是十个人的战斗中,如果每边都死一个人的话,双方的损失是不对等的。敌人的损失总有办法能克服,因为这毕竟只占他们有生力量的百分之一。而游击队的损失则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得到弥补,因为他们损失的是一个有很强专门技能的战士,而且这个损失占到了其行动力量的百分之十。

游击队战士死后,决不能把武器弹药留在他们身边。每当有伙伴倒下了,每个游击战士都有责任马上捡回这些极度珍贵的斗争物资。可以很明确地说,对弹药及其使用方式的格外谨慎也是游击战的特点。在任何正规部队与游击队之间的战斗中,总是有可能通过他们截然不同的开火方式分辨出谁是谁的:正规军会使用大量的火力,游击队开起枪来零零星星的,但都很准。

有一次,我们一个现在已经牺牲了的英雄,为了要阻挡敌方士兵的前进,不得不用他的机枪连续扫射了将近五分钟。这使得我们自己的部队颇摸不着头脑,因为他们从开火的节奏来判断,还以为主阵地已经被敌人拿下了。这是一个很少见的情形,节省火力的规则有必要打破,因为守住阵地更重要。

游击战士的另一个基本特点是灵活性,即适应任何环境,变行动中的所有意外为有利条件的能力。与经典作战方法的刻板相反,游击战士在战斗的每一分钟都能发明他们自己的战术,一直让敌人感到出乎意料。

在一开始,只有这样的机动性阵地:敌人无法越过的特别的地点和能牵制敌人的地点。在轻易地克服了匀速行军的困难之后,敌人常常吃惊地发现自己突然之间深深地陷入了无路前行的境地。这是因为,游击队守卫的阵地是在对地形经过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挑选的,几乎都无懈可击。重要的不在于有多少人发起进攻,而在于有多少人守卫。一旦进入阵地的人数够了,那么这点人几乎总是能够阻击一大群人。把握好时机,精心挑选一处可以死守的阵地,这是指挥官的主要任务。

游击部队进攻的形式也是与众不同的。发起攻击时要出其不意,势头猛烈,毫不留情,然后突然间偃旗息鼓。残余之敌惊魂稍定后,以为进攻者已经离开了,于是开始放松,在其被围困的地点内恢复平常生活,这时一轮新的进攻突然又在另一个地方打响,跟前一次特点相仿,而游击队的主力则埋伏着等待截击增援之敌。有的时候,游击队会突然袭击守卫大本营的哨兵,将其制服并俘虏。根本就在于要出其不意,出手迅捷。

破坏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在破坏和恐怖主义之间必须要作出明确的区分,前者是一种革命的和富有效率的战术手段,而后者一般而言并不奏效,对其结果也不加选择,它往往使无辜的人民成为牺牲品,而且它所毁灭的许多生命对于革命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恐怖主义手段可以用来处死某些恶名昭著的压迫势力首脑人物,他们或是以心狠手辣、对革命镇压得力而著称,或是有其他值得铲除的理由,这时,恐怖主义就应当被看作是一种颇有价值的战术。但不应当去杀那些无关紧要的个人,因为这会导致变本加厉的报复和不可避免的死亡。

关于恐怖主义,有一点是极具争议的。许多人认为,恐怖主义激起的是警察的压迫,这反倒或多或少地阻碍了与群众合法的或半地下的接触,使得在关键时刻或许颇有必要的联合行动变得不可能。这话说得没错,但在一场内战中,政府势力的镇压在有些城镇或许已经很厉害了,厉害到各种形式的合法行动实际上都被压制下去了,任何没有武力支持的大规模行动都被取消了。因此,在采取这类手段时务必要慎重,要从整体上评估一下能为革命带来怎样的有利结果。[3]不管怎么说,精心策划的破坏总是一件非常有效的武器。它不应当用来使生产工具陷于停顿,这会使一部分的人陷入困境(换言之,使他们失业),除非这也能对整个社会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去破坏一家生产软饮料的工厂是很荒诞的,但破坏一家发电厂就绝对是正确的,也是明智的。在前一种情况里,一定数量的工人失去了工作,但工业的节奏并没有被打乱。而在后一种情况里,也会有工人失业,但这是很值得的,因为整个地区的生活陷入了瘫痪。后面我们会回过来谈谈破坏的技巧。

空军在一支现代的正规军中是最受青睐的兵种,被认为是一支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然而,在游击战争的早期它是没有用武之地的,因为游击队活动在地势崎岖的地区,而且很少会有大的集结。空军只有在对可见的、有组织的防御进行系统打击时才有效,这就要求必须有大量的人集结在一起修建防御工事才行,而这在游击战中是根本不存在的。飞机也只有对付在平地或没有遮蔽的地方排着整齐的队伍行军的部队时方显其强大。不过,这一弱点可以轻易地回避掉,只要在夜里行军就行了。

敌人最弱的地方在于公路和铁路交通。要想守卫住一条交通线——公路或铁路——的每一米几乎是不可能的。在任何一个点上都可以放置大量的炸药,使道路无法通行。除了切断道路之外,在交通工具经过时引爆炸药,会给敌人造成很大的生命与物质上的损失。

炸药的来源是各种各样的:可以是从别的地区带来的;可以是从敌人的飞机上扔下来的没有炸的炸弹,对其再加以利用,尽管这些炸弹不是总能炸响;也可以是在游击区的秘密实验室里制造的。引爆的技术各种各样,炸弹的制造也要视游击队的条件而定。[4]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我们制造出炸药,用它当雷管,随后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装置使地雷在想要的时刻爆炸。效果最好的是用电的,但我们爆炸的第一颗地雷是一颗从(巴蒂斯塔)独裁政府的飞机上扔下来的炸弹。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装,塞进了各种各样的雷管,还加了一把用绳子来拉动扳机的枪。等一辆敌人的卡车经过时,我们就拉动扳机引爆了炸弹。

这些技术可以发展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比如,我们获悉在今天的阿尔及利亚,在反抗法国殖民政权的斗争中,人们使用的是远程爆炸的地雷,也就是说,人们在离放置地雷很远的地方通过无线电来引爆地雷。[5]

在公路边设埋伏,引爆地雷并消灭幸存者的战术对于获取武器弹药是最划得来的。惊慌失措的敌人无法使用他们的弹药,也没有时间逃跑。因此,只要付出一小部分弹药就能取得极为可观的结果。敌人在遭到打击之后,同样也会改变战术,不再派卡车单独出行,而是组成真正的摩托化纵队前进。不过,只要地形选择得当,把敌人的队形打乱,然后集中力量打击某一部车辆,也能取得同样的结果。在这些情形中,一定要牢牢记住游击战术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对地形的极度熟悉;对撤退路线的事先考察;对所有可能把增援之敌带到攻击点来的次级道路保持警惕;与该地区人民保持亲密关系以确保他们在物资供应和交通运输方面提供帮助,以及在需要留下受伤的同志时提供暂时或长久的藏身之所;在行动中挑选某一时间点构成人数上的优势;完全的机动性;尽量留出预备队。

如果所有这些基本战术都用到了,那么沿着敌人的交通线发动出其不意的攻击就能取得重要的成果。

如何对待游击队活动区域内的人民是游击战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对待敌人也很重要。在进攻的时候,定下的准则必须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对于所有诸如告密和暗杀等可耻行径要严惩不贷,而对那些为了履行他们的军事职责——或以为他们是在履行职责——而投入战斗的敌方士兵则务必要展现最大可能的仁慈。在尚未取得重要的活动根据地并且没有攻不破的防御阵地时,不留俘虏是一个很好的政策。对战斗中幸存的敌方士兵应当予以释放。对伤员要按行动时所有能得到的资源予以照顾。和老百姓打交道要尊重当地的风俗和传统,要通过实际行动让他们清楚地感到,游击战士的道德水准是高于压迫者政府的士兵的。

注释:

[1]这一节的头两段格瓦拉用红笔做了记号,并加了如下的注解:参见克劳塞维茨。

[2]从“这种机动战争的一个特点……”到这里,格瓦拉用红笔做了标记并加了简短评语:要改正。

[3]格瓦拉用红笔在此提出要改进。

[4]格瓦拉用红笔在此提出要改进。

[5]格瓦拉用红笔在此提出要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