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入朝作战纪实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6.周恩来带着中国政府的方案飞到阿布哈兹见斯大林

菊香书屋,毛泽东坐在大床上,手中举着一本线装书靠在床头上专心致志地读着。

突然,他把古书放在床上,手拿一支铅笔,下床来走到朝鲜地图前,用铅笔指着三八线一带。

用铅笔使劲点了几下,他放下铅笔,在地毯上踱来踱去。

他在运筹,一方面彭德怀挂帅出征;另一方面派周恩来出使苏联,与斯大林商谈两国共同反对美国侵略者问题。

10月8日,周恩来出发前到菊香书屋请示机宜,然后,带着中央政治秘书室主任、俄文翻译师哲、秘书康一民从北京起飞。林彪经中央批准到莫斯科看病,也与周恩来同机。

10日飞抵莫斯科,下榻奥斯特罗夫卡娅8号公寓。这个季节斯大林不在莫斯科,在黑海之滨休养。

斯大林对黑海北部海湾克什米尔、索契、阿布哈兹等南方疗养胜地情有独钟。他的家乡哥里有一条唐纳河,与黑海沿岸风景气候大同小异。他喜欢在黑海疗养地过夏天或秋天。他的疗养地外边不远处就是金属丝网围着的海滨浴场,有卫兵日夜值班。但他从来不去浴场游泳。他常常在别墅的阳台藤椅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看书,同时酝酿党和国家大事的战略决策。他读书十分广泛。读书,常常引发他一些政治思考,产生新的决策。

无论是在克里姆林宫还是在南方疗养地,斯大林的办公室都挂有巨幅的苏联地图,在房间的屋角支架上有一个巨大的地球仪。他每天要读尺许厚的文件,他的信息非常灵通,对世界局势的演变了如指掌。这一段时间,他在阳台上常常抽着烟斗,瞭望着闪耀着金光的黑海,冷静地思考着朝鲜半岛战争的推演形势。杜鲁门虽然派遣第8集团军介入朝鲜,企图变朝鲜半岛为他的军事基地。但美国目前还没有为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做好准备。日本军国主义还没有复原,还没有能力给美国以军事援助。德国现在不能给美国任何帮助,欧洲其他国家更不成为重要的军事力量。麦克阿瑟在取得仁川登陆成功后是不会收兵的。他们一定会占领全朝鲜半岛。中国领导人已经有过多次声明,如果敌人越过三八线,就准备派几个师援助朝鲜同志。中国同志之所以准备去朝鲜,是为了防止朝鲜变为美国和未来军国主义日本的军事基地。这与中国是利害攸关的。中国出兵仍然还是地区局部战争,苏联出兵就是世界大战……

11日,在布尔加宁的陪同下,周恩来、林彪飞到风光旖旎的黑海边疗养胜地阿布哈兹阿德列尔斯大林疗养地。此外,索契、克里米亚塞瓦斯托波尔、雅尔塔都是苏联领导人的疗养胜地。

周总理一行稍事休息,抓紧时间又熟悉了带来的资料,然后按苏方的安排先游览了阳光明媚的金色海滨胜地。

下午,中苏双方开始正式会谈。

苏联政治局委员们都已经等候在阿德列尔斯大林的别墅内。

阿德列尔别墅会议室的墙上挂着政治局委员的标准像。斯大林的身材中等偏下,十分壮实,脸上有少量麻点,前额较低,浅褐色的眼睛十分锐利,眼睛周围有浓密的皱纹,上唇蓄着两角上翘的黑髭,浓密的头发已经露出花白。他习惯穿咖啡色的军上衣和同样颜色的裤子,然后像高加索人一样经常穿皮靴,裤腿塞进皮靴里。他在少年时,左手曾经受过伤,他习惯用受伤的左手握着烟斗,说话声音低沉、缓慢、平静而明白,好像是口授给记录者那样的速度,十分准确明白。斯大林一直未学外语,所以他说俄语有浓重的格鲁吉亚口音,常常读错重音。斯大林办公室的正中是铺着绿呢台布的长长会议桌。每个委员都在自己像前的座位上就座。苏方由费德林翻译,中方由师哲翻译。

苏方主要是斯大林发言,中方发言人是周恩来。

这时,周恩来心中还不知道斯大林究竟在中国出兵后是不是会对我志愿军提供武器装备援助,再就是提供空军掩护。7月,我东北边防军刚组建时,斯大林允诺,一旦中国军队以志愿军形式出动到朝鲜作战,苏联为其提供空中掩护。而且在志愿军出兵后,美国会报复中国,会轰炸我国大城市和大型工业基地,其海军会攻击我沿海地带。这都需要苏联提供空军协助。不清楚斯大林在现形势下对这几个问题意见如何。这几个问题正是中国领导同志和东北边防军将领们最关心的问题。周恩来在注视着斯大林的表情。

斯大林首先简单地介绍朝鲜前线的情况。

他身着大元帅服,左手拿着他的大烟斗,并不坐,而是围着会议桌子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顺着自己的思路慢条斯理地说:“大概中方已经注意到朝鲜半岛的一般情况。朝鲜同志由于战争开始时军事进展顺利,疏忽了对情况逆转时的思想准备,也许产生了轻敌思想。当美帝在仁川登陆反扑后,朝方压力很大,现在招架不住了。看来,敌人不会就此止步,不会停止前进,如果碰不到强大阻力的话。”

斯大林也在不断地目视着专注地听他讲话的周恩来,他继续说:“朝鲜目前已受到极大的挫伤,战场形势是严重的,对我们都是很不利的。今天想听听中国同志的看法和想法。你们是否准备出兵援助朝鲜同志?”

然后,他坐下来,目视着周恩来。显然,苏联老大哥想摸摸中国党和政府的底线。

周恩来用淮北人的普通话清晰地对斯大林说:“斯大林同志,中国党和政府对朝鲜局势的一般情况是了解的。特别是考虑和研究了国内实际情况及主观因素,我们政治局讨论此问题时,多数同志意见以不出兵为宜。”

斯大林习惯把烟斗攥在手心里,一边沉稳地踱步听着周恩来的讲话,一边思索问题。

他的步态很笃定很稳健很轻松而且很有弹性。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步态。在他的领导下,苏联进行了农业集体化,变一个传统的农业国为世界上的工业强国,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和发达的文化。这位伟人以自己的天才和智慧创造了一个时代,创造了历史,推动了历史,但他最大的心病是1922年列宁写信给党的代表大会要求把斯大林从总书记职位上撤下来。

他喜欢直视着向他请示汇报的汇报者。这种目光有疑问,有等待,也有不信任,常常使一般汇报者躲避不及,不知所措。

斯大林办公室外面的接待室坐着秘书波斯克列贝舍夫和德文斯基、托夫斯图哈。除他们3人之外,实际上还有一个各方面专家组成的秘书处作后盾。

周恩来说:“我国连年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许多有关部门国计民生的问题没有解决。如果现在又卷入战争,不仅人民的困苦生活无法改善,而且国家的经济恢复工作也无从谈起。在这种情况下,还要担负战争消耗的重担,实在困难。况且军队的武器装备和接济无不困难重重。战争不是儿戏,陷入这个旋涡,多年摆不脱身,如何收场!并且这场战争如果僵持下去,还可能牵涉各兄弟国家。”

斯大林有时站住,有时踱着听毕周恩来的意见,重新坐下来,抽着烟,专注地目视着周恩来,然后仍然是缓慢地说:“按目前的情况,美军已越过三八线,进入朝鲜北部。朝鲜如果没有后援,至多只能维持一个礼拜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进行无望的抵抗,最终会被敌人消灭掉,就不如早点主动撤退,以保持所剩的有生力量,以待他日,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我们必须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设想一下,作出全面的估价,制定出具体的措施和对策。”

周恩来目光炯炯地目视着斯大林,不时动一下右臂,沉默不语。

斯大林见周恩来不言语,自己笑了笑,继续说:“无论是自己撤退,还是被敌人消灭掉,这都意味着让敌人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美军和伪军将陈兵鸭绿江、图们江。估计那时我们,特别是中国东北恐怕就不会有安宁的日子了。中国内地的情况自然不同一些,但东北的经济恢复工作恐怕谈不上了。他们那时怎样都可以进行骚扰,从空中、陆地、海上随时可来。对中国的东北和沿海大中城市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当然,现在还难以预料以后的一切。如何对付可能出现的这种情况,是必须考虑到的。”

斯大林主要是阐述中国不出兵对中国是不利的,美军和伪军随时会威胁中国的边防,威胁中国东北的经济建设和沿海城市。至于局势以后如何发展还难以预测。

布尔加宁,莫洛托夫等政治局委员都只是洗耳恭听,不作一声。

会议室内十分寂静,苏联政治局委员们都专注地看着自己的领袖。斯大林抽了几口烟,依然用十分平静的语气谈到让朝鲜同志及时撤退到中国东北以待东山再起问题。他说:“如果朝鲜同志支持不下去,眼看着他们白白牺牲,那就不如马上告诉他们做有组织有计划地撤退,并答应他们把主要力量、武器、物资和部分工作人员、干部撤到中国东北,而把老弱病残、伤病员大部分撤到苏联境内。之所以要把有生力量撤到东北,是为了以后便于重新进入朝鲜。从中国东北要比从苏联进入朝鲜容易得多。总之,我们两家都得承担起这个重担。建议把我们商谈的这个情况,即撤退的意见,立刻电告金日成,不能拖延时间。”

周恩来向斯大林说明,只要苏联同意出动空军给予空中掩护,中国就可以出兵援朝。斯大林表示将向中国军队提供武器和装备,又解释苏联不能出兵的理由,说是苏联虽设想过帮助朝鲜,但早已声明苏军已从朝鲜半岛全部撤出,所以不能出现在战场,更不能同美国直接对抗,否则就是国际问题了。

他还表示,虽可提供苏联空军支援,但不能进入敌后,以免飞机被击落造成国际影响。

苏联确实在1948年12月下旬已经宣布苏联军队全部从朝鲜撤退。但苏联的军事顾问并没有撤出。朝鲜每个师旅中都有苏联顾问10多名。朝鲜人民军的武器装备都是朝鲜政府用金矿石或者其他矿石与苏联实物贸易的。马特维耶夫中将、瓦西里耶夫中将、什特科夫上将等军事人员实际上还在指挥着人民军部队。

斯大林手中拿着烟斗继续说:“所以我们设想,中国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兵力,我们供应武器装备;在作战时,我们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的空军作掩护。”

周恩来和林彪都很注意地听斯大林可以出动一定数量空军问题。在中国组建东北边防军时,斯大林就有这个承诺。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太关心这个问题了。尤其我们军界的领导同志,彭老总、邓华等多次向中央反映这个问题。因为如果美军在朝鲜完全掌握制空权,就可以在我部队的前线和后方进行不间断的狂轰滥炸和低空扫射,使我军的作战和后方供应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可以封锁我军的阵地,可以切断我前线部队的供应。周恩来、林彪很想听听斯大林的说法。

斯大林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说,自然,我们出动空军也只限于在后方和前沿活动,而不能深入敌后。

周恩来说:“我们希望苏联出动空军给中国志愿军以空中掩护。”

斯大林手拿着烟斗,对周恩来说:“苏联的空军不能出现在朝鲜战场,更不能与美国直接对抗,以免被敌人击落、俘获,这在国际上会造成不良影响。但两个月至两个半月不能出动空军为志愿军提供空中掩护。”

周恩来很诧异地看着斯大林。

道理很简单,苏联空军不能深入敌人后方,不然被俘会造成不良影响。那么,中国军人进入朝鲜战场,被俘会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不同样是兄弟国家吗?

斯大林不是如此思维。他说:“(苏方)曾设想装备中国的陆军(步兵、炮兵、工兵、坦克部队、机械化部队等)、空军并设法帮助建立海军(这是要花很多的钱和时间的)。”

接着,斯大林详细叙述,苏联的设想,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后,苏联可以装备中国多少个师的部队,援助多少坦克,多少大炮,帮助中国军队装备多少机械化部队和特种兵部队,给中国人的印象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极大储量的剩余军火,可以慷慨解囊,援助中国军队到朝鲜作战。

他对周恩来说:“中国政府想改装部队,使各兵种规范化、整一化、现代化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合理的。但我们的经验是:在战时完成这样的计划,要比平时完成得更快更好,更有成效。同时,部队因为处在战斗中,也可以随时发现缺点,随时改进,以臻于进一步完善。”

斯大林的言下之意很明白,就是中国军队要得到苏联援助的军事装备,必须是要在战争中,也就是说,中国必须决定出兵援助朝鲜方可。

周恩来伸屈一下右臂,“啊”了一声,表示对斯大林的讲话意思已经听得明白无误。

斯大林说:“中方提出的改装部队的意见,交由布尔加宁负责同军部和中方同志共同研究处理。”

布尔加宁给周恩来点头致意。周恩来也回以一个点头致意。

周恩来在1960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曾讲到这次会谈的情况:“它逼近了鸭绿江,我们就下决心,去与斯大林讨论。两种意见:或者出兵,或者不出兵,这是斯大林说的。我们问:能否帮空军?他动摇了,说中国既困难,不出兵也可,说北朝鲜丢掉,我们还是社会主义,中国还在。”

然后,会谈进入宴会的轻松阶段,斯大林的秘书波斯特列贝舍夫担任主角,指挥一切,中苏双方人员海阔天空地聊,世间奇闻,奇风异俗,外加各种酒令,气氛十分活跃。

斯大林出生在格鲁吉亚的哥里,他的家乡盛产葡萄酒。他很爱喝葡萄酒。他给周恩来敬红宝石葡萄酒,周恩来以豪饮著名军中,此时他慷慨地一饮而尽。再敬,又是一掀见底。

中苏这场宴会直至太阳从东方升起。众人皆酒意酣浓,醉眼蒙眬,唯有林彪独醒。

大家都热烈拥抱握手而别,林彪坚持不与斯大林喝酒自觉无趣,低头不语,悄悄退出。

晚上,斯大林与周恩来联署一封电报把情况通报了中共中央。

12日早晨,周恩来在布尔加宁的陪同下,乘飞机飞返莫斯科,下午3时到达莫斯科,仍然下榻奥斯特罗夫卡娅8号公寓。

进入俄罗斯古老风格的客厅,周恩来在沙发上坐下来,把右臂伸屈了几次,活动了一下筋骨,然后端起秘书已经泡好的茶杯喝茶,像雕塑一样陷入沉思默想。

毛泽东接到斯大林和周恩来的联名电报后,立即于10月12日20时急电彭德怀、高岗和第13兵团领导人:“出兵命令 ‘暂不实行,十三兵团各部仍就原地进行训练,不要出动’。”同时指示高岗和即将赴朝鲜会晤金日成协商有关志愿军出动作战事宜的彭德怀,立即回北京。

13日,毛泽东与政治局同志对出兵问题又进行了一次研究讨论。彭德怀后来回忆说:“周总理、林彪赴苏联,苏联答应出枪、炮、弹……但不出动飞机。毛主席这时就以此为由又问我,可不可以打,苏联是不是完全洗手?我说:‘这是半洗手,也可以打。’最后是毛主席讲:‘即令打不过也好,他总是欠我们一笔账,我什么时候想打,就可以再打’。”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一致认为,即使苏联两个月或两个半月不能出动空军掩护,中国人民志愿军也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毛泽东将讨论结果于当日22时电告周恩来,同时要求周恩来再就有关问题与苏联方面进行协商。电报内容如下:

(一)与高岗、彭德怀二同志及其他政治局同志商量结果,一致认为我军还是出动到朝鲜为有利。在第一时期可以专打伪军,我军对付伪军是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线以北大块山区打开朝鲜的根据地,可以振奋朝鲜人民重组人民军。两个月后,苏联志愿空军就可以到达。六个月后可以收到苏联给我们的炮火及坦克装备,训练完毕即可攻击美军。在第一时期,只要能歼灭几个伪军的师团,朝鲜局势即可起一个对我们有利的变化。

(二)我们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三)真日菲里波夫(笔者注:即斯大林)和你联名电上说,苏可以完全满足我们的飞机、大炮、坦克等项装备,不知它是用租借办法,还是要用钱买,只要能用租借办法,保持二十万万美元预算用于经济、文化等项建设及一般军政费用,则我军可以放心进入朝鲜进行长期战争,并能保持国内大多数人的团结。

(四)只要苏联能于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除出动志愿空军帮助我们在朝鲜作战外,又能出动掩护空军到京、津、沈、沪、宁、青等地,则我们也不怕整个的空袭,只是在两个月或两个半月内如遇美军空袭则要忍受一些损失。

(五)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只对上述第三、第四两点没有把握,因此,请你留在莫斯科几天,和苏联同志重新商定上述问题,并电报速复为盼。

师哲赶紧跑到康秘书房间,拿过第一页送给总理看。

周总理坐在沙发上,接过电报首页,看过,很久一言不发。然后双手抱头,久久地沉默不语。

电文由康秘书抄出一页,师哲跑来送给周恩来一页。总理看完,要求师哲译成俄文,立即送给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要求他立即送给斯大林。并且要求中苏双方重新约定时间,再次举行会谈。

苏方在莫斯科的政治局委员只有布尔加宁和莫洛托夫二人。

布尔加宁正在忙斯大林交办的事情。

晚间,周恩来紧急约见并与莫洛托夫举行会谈。周恩来说:“刚刚接到我国政府的电报,我国政府已经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希望莫洛托夫同志立即报告斯大林同志,并告诉我们斯大林同志对中国政府决定的意见。”

莫洛托夫说:“电文已转给了斯大林同志,还未接到他的指示。不过昨天斯大林同志已经谈过中国出兵后,军火供应是没有问题的。虽然双方还没有最后谈定,但我是大概了解你们的意见和要求的。”

周恩来把与斯大林会谈时提出的需要援助的军事项目与数量又重复了一下。

莫洛托夫的夫人因为一个医生案件正在被苏联党纪部门审查中,所以他不回答任何问题,一切都由斯大林做主。他说:“这一切必须由斯大林同志最后确定,我是不能做主的。”

周恩来提出与斯大林商谈的中国军队入朝需要的坦克和大炮数量。

莫洛托夫立即说:“我记得没有这么大的数量。”

周恩来说:“有的,就是这么一个数字。”

莫洛托夫说:“没有这么大。”

周恩来说:“有的。”

接着双方商谈了物资运输、集中地点、转交手续、接管、转运、防空等具体环节问题。苏方指定物资集中转交的地点是奥特波尔。中国车辆到此验收、接管、转运。斯大林遵守承诺,11月将第一批军火移交给了我方。然后由满洲里进入我国东北的中长铁路线。后来在援越抗美时,苏联的军事物资也是走的这条线到凭祥。

当时因为形势紧迫,没有就苏联援助的军火要斯大林明确要不要偿还。在回国的飞机上,周总理对师哲说,准备下次会见斯大林时,正式提出这个问题,争取让斯大林明确,我国接收苏联的军火是苏联对抗美援朝作出的贡献,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朝鲜和中国的支持。但以后没有机会再谈这个事情,斯大林逝世后,被赫鲁晓夫钻了空子。中国人民着实挨了赫鲁晓夫一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