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视阈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视阈
本课题研究的逻辑起点是20世纪初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斗争中所实践和培育的辛亥革命精神,逻辑终点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即将胜利时期所形成的西柏坡精神。选择辛亥革命精神作为研究的起点,不仅是因为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中国共产党人一样,都有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也在为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奋斗不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20世纪第一次历史巨变,对中国的影响深远。在辛亥革命斗争中得到锻炼的吴玉章、董必武等原同盟会会员后来也加入了共产党,继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断奋斗。而且还因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以革命冠名的历史事件。中国古史上尽管有“汤武革命”的美好传说,但毕竟是以武力推翻前朝暴政进而改朝换代的一种手段,仅仅表明仁政战胜了暴政,政治统治又归于常态,不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辛亥革命是以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为模版的旨在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武装暴动,与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有本质区别。宋教仁在辛亥革命成功后曾经十分自豪地宣称:“窃以为世界有永远纪念之日三:一为美之七月四号;一为法之七月十四号;一即我中华民国之十月十号是也。”[25]选择西柏坡精神作为革命精神的逻辑终点,是因为从武装革命的角度看,西柏坡时期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前夜,西柏坡是中共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进入20世纪,中国的先进分子们(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在50多年艰难曲折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先后产生了辛亥革命精神、黄埔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都是中国近现代先进的革命政党领导的革命力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强大精神武器。本课题所要研究的中国革命精神,是要对比研究红岩精神与辛亥革命精神、抗战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把握其共性和特色,探讨其现实意义及如何联系现实进行宣传和弘扬。
第一,研究中国革命精神形成的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中国革命精神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思想文化底蕴。作为革命精神,它们都有共同的思想文化基础,比如,革命精神都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都以主义为指导。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而言,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斗争中形成的辛亥革命精神和黄埔精神则以新旧三民主义为指导。当然,各个具体的革命精神因为产生的时空背景不一样,也有一些不同的文化基础。
第二,研究中国革命精神在20世纪前半个世纪里是如何形成的。中国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性飞跃,它们都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以三民主义(辛亥革命精神、黄埔精神)和共产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为灵魂的革命精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蕴含着不同的内容。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看,中国革命精神是在革命与战争的历史发展中不断发展演变,体现出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辩证统一。
第三,对比研究中国共产党精神的共性。综合分析八种革命精神,找出它们的共同特性。都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高度凝聚和升华;具有内容的传承性和一致性: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信仰孕育赤魂;革命精神蕴含着革命理想,显露信仰的力量;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浩然的革命正气;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群众路线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第四,红岩精神与其他中国革命精神的比较研究。深入对比分析红岩精神与各革命精神形成背景和条件的异同、共性部分、各具时代特色的部分。首先是把红岩精神与辛亥革命精神进行对比,找出其共性与特色。辛亥革命时期重庆籍的革命者坚定的信念、浩然的革命正气等与红岩革命烈士们的红岩精神有相同之处。其次是把红岩精神与黄埔精神、抗战精神进行对比,这三种精神都是在国共合作的背景下产生的,红岩精神产生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而黄埔精神产生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共同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时期,抗战精神也产生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三种精神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最后是从不同的角度,把红岩精神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在新民主主义不同的革命时期、不同的空间背景下,这几种精神的共性和独具特色的部分。
第五,研究中国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当代弘扬。研究历史、考察过去,一方面是为了搞清历史的本来面目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是要从中总结历史智慧以服务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本课题也是本着这种目的和立场,把中国革命精神置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宏观视野下,考察它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并进一步从文化传播学的角度,探讨如何在当代背景下弘扬革命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1年10月26日。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9页。
[3] 《毛泽东选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2页。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6页。
[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6] 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4页。
[7] 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04页。
[8] 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651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83页。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1921—1949)(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页。
[11] 肖力、邢洪儒:《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0页。
[12] 马新发、雷莹编:《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13] 肖力、邢洪儒:《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第15页。
[14]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6页。
[15] 《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16] 参见马克锋《论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李文海《辛亥革命百年的历史思考:为中国进步打开闸门》,《人民日报》2011年9月22日;罗福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演进》,《史学月刊》2011年第4期;倪昕《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与革命精神》,《文化月刊》2011年第4期。
[17] 朱佳木:《什么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以及应当怎样弘扬延安精神》,《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0期。
[18] 齐文辉:《西柏坡精神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9] 孙翠萍:《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比较研究》,《社会科学论坛》1998年第5期。
[20] 郭必选:《中国革命精神的生长史和形态学——井冈山精神与延安精神比较研究》,《井冈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21] 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马新发、雷莹主编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雷莹主编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嬗变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傅治平主编的《精神的升华——中国共产党的精气神》(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
[2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23]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7日。
[24]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7页。
[25] 陈旭麓:《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