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
一 引言:经济“新常态”与社会发展
201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召开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以依法治国作为了全会的主题,并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把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构建法治国家作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公平正义打下了一个坚实的法治基础。
2014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保持在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并更为平稳、成熟和具有定力。2014年末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概括了经济新常态的九大特征[1],使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概括与把握更有韧性,更有潜力,更有回旋余地以及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包括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总是嵌入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之中,与之息息相关,相互影响和制约。[2]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或者说,经济增长的方式、过程、结构等诸方面开始调整的时候,这势必会和与之相关的社会结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环境发生联动,形成相互影响与制约的效应。这一方面意味着,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调整关联到社会结构的状态与属性,对经济发展状况的把握需要时刻关注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二者间的协同变化及总体性的经济社会结构特征。另一方面,经济状况既构成了人们价值和行为取向的约束条件,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期望和信念。事实上,如果对经济发展状况的监测与经济问题的预测脱离具体的社会发展环境,那么,人们不仅难以有效把握经济发展的监控与预测,而且还会由于对社会情势的把握不准而使得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产生各种“非预期性后果”。这样一来,非但不能使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经济问题乃至社会危机。所以,正确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同时正确认识与之相关的中国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与环境,理解人们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过程中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态度,对于我们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上述的这些思考,既是我们实施2014年中国城镇居民社会态度调查的初衷,也是我们分析2014年以及比较过去两年中国社会景气与社会信心状况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