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试图从动态角度揭示企业异质性视野下,中国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微观机理。为此,需力求多角度、多方法、多层次相结合研究贸易自由化与行业生产率增长问题。具体而言,本书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可归纳如下:
第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排除了主观价值判断,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它回答了“事实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则是指从一定的价值判断出发,说明某一具体经济现象或事物是否符合某种价值规范的分析,它回答了“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规范分析需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本书首先利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国际贸易中的企业异质性进行现实考察,作为规范分析的基础;接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对企业异质性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影响行业生产率的微观机理进行规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说;最后,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的贸易自由化促进制造业生产率增长的微观机理进行实证研究,努力做到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辅相成,相互支持。
第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是对经济运行的一种短期分析,不涉及达到均衡状态的过程和所需的时间。动态分析则导入时间因素,重点研究事物的变化过程。本书对中国制造业具体行业中的企业异质性以及贸易自由化影响行业生产率的微观机理的分析,既采用横截面回归的静态分析方法,也采用面板数据回归的动态分析方法,力求更为全面且准确地刻画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反应及其动态演化过程。
第三,历史综合分析方法。本书在充分把握丰富历史文献的基础上,对异质企业国际贸易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构建企业异质性条件下,贸易自由化影响行业生产率的微观机理的综合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