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佛祖释迦牟尼
所谓“佛教”,广义地说,就是指引圆满证悟之道的宗教。然而,“佛”与“佛祖”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更狭义,也更符合历史事实的角度来说,今天的佛教事实上指的是由佛祖释迦牟尼所传下来的证悟之道。释迦牟尼于2500年前出生于今天尼泊尔和印度的交界地带。其父为释迦族族长,这一家族是比哈尔地区的望族,位于今印度中北部。佛祖的出生地蓝毗尼距离尼泊尔边境仅9公里。由于12世纪—14世纪穆斯林的破坏,其确切位置曾被遗忘多年。直至19世纪末期才被英国人类学家重新发现。现在,在全球各佛教国家和地区的协助下,这一圣地已经得到了很好的修复。
他的生名为悉达多,但是很早便剃度为僧,更名为乔答摩,随众多大师参习禅定,勤力苦修,最终获得圆满证果,并获得“佛祖”的称号。
他被同时代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以后逐渐演变为“释迦牟尼佛”,也就是“释迦族的开悟圣人”。事实上“释迦牟尼”这个称号只是经文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更为冗长的尊称的一小部分而已,这个尊称是“Bhagawan Tathagata Arhat Samyaksambuddha Jina Shakyamuni”,意思是“世尊·如来·阿罗汉·三藐三菩陀·无上士·释迦圣人”。有时我们也直接简称其为“佛祖”。
一世达赖喇嘛(1391年—1475年)曾根据大乘《普曜经》中所记载的佛祖生平造过一首有关佛祖生平的赞歌,名为《摧毁暗黑之力》。一世达赖喇嘛在诗中这样写道:
世尊释迦立誓愿,广大慈悲菩提心。
众佛门下修三世,但求究竟证果位。
日益精进次第行,纷争乱世得菩提。
敬礼我佛无上士,诚心礼赞歌一曲
……
爱与慈悲伏黑暗,禅定修习得远见。
敬礼晨曦亮光佛,修得金刚三摩地。
不费兵卒退敌魔,无用资媒清业障。
自告奋勇担伟业,显世亘古第一师。
释迦牟尼佛
布本设色唐卡 19世纪 91厘米×59厘米
在唐卡中心端坐的释迦牟尼佛慈目善眉,面如满月,表情平静,肩头圆满,上下匀称,体态端庄,顶成肉髻,斜披袈裟,庄严地坐在莲台上。佛陀右手施触地印,左手平托钵盂。密乘认为,阿弥陀居西方极乐世界,为莲花部部生,以化身形相所显现,所托钵中储有山、大地、日月、须弥等佛土,亦有说钵内充满智悲甘露。佛陀头背光一周还环绕有白象、异兽、菩萨、罗汉等,在上方左右角还各绘有一太阳和月亮,两边护法诸神兽各以动态呈现,两神足弟子侍立下方左右,使整个图面丰富多变,全面释迦牟尼佛占画面统治地位,周围则人物布置均衡,既有磅礴的运势,又无杂乱之感。
尽管一世达赖在赞歌中不乏溢美之辞,但值得一提的是,他并没有将佛祖看得比其他佛更有智慧。所有获证菩提的人都拥有同样的体悟。佛祖的与众不同之处仅仅在于:他在一个特殊的时代以一种特殊方式建立了一个将要存在五千年的世界传统——把证得佛果的技巧系统化,并使其传承下去。一世达赖喇嘛所说的“显世亘古第一师”就是指这一点。
据说,在贤劫中将有千佛显世,他们的证悟传承也同样可以持续很长的时间。而释迦牟尼正是其中的第四位。
因此,从广义上说,佛教可以是由任何佛陀传授的成佛、证悟之道。不过,我们今天所说的佛教则是由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系统化,然后经过无数大师的传承,数十代人代代相传下来的获得证悟体验的方法。我们今天在日本、韩国、越南和泰国等地所看到的各种佛教形式莫不如此。在整个亚洲,佛祖及各种传承大师都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主题。我们将在第八章和第十八章了解到一些重要的女性传承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