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讲 两种建筑思想的互动

果要以一种图形作为中国文化标志的话,那么很可能是“太极图”。其图形如同两条鱼纠缠在一起,一黑一白象征着阴阳互生。从孔庙大成殿梁柱,到白云观内外;从太极、武术的会徽会标,到算命先生的招牌;从韩国的国旗图案,到新加坡的空军机徽,太极图无不跃居其上。这种图形大约定型于宋明时期,而思想渊源却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阴阳观念。本文并不打算考察太极图的源流,只希望借其揭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承认二元对立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这一图形也可以用来大体描绘中国古代建筑的动态发展。大约从新石器时期开始,华夏先贤中就有人认识到“过犹不及”的自然规律,从而在人类社会濒临崩溃之前力挽狂澜,使之实现可持续发展。至迟到大禹治水之时,两股相互角力的意识形态就逐渐引人注目。一为疏导法治水,一为湮堵法治水,其高下成败众所周知。与此同时,从民生出发力求社会稳定的“卑宫室”思想站稳脚跟,而出于人类本能欲望的“大壮”思想受到抑制。不过后者并未彻底消亡,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大壮”思想往往会于某一时期成为主流。二者反复登上舞台,各有一套立论依据,数千年间交锋不已。中国传统建筑就在二者交织的张力下孕育出与西方建筑迥然不同的独特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