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选材与组材
1.材料的定义
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作者从生活中搜集、摄取以及写入文章之中的一系列的事实或论据,统称为“材料”。
2.选材的要求
选材的基本思路是:想象、比较、挑选、确定。
“想象”就是在题目允许的前提下,广泛联想、想象,看看有哪些材料可用。
“比较”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鉴别。
“挑选”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优中选优。优的标准第一是自己熟悉,有深切感受的,容易驾驭的,这样写来才会具体,有真情实感。第二要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有积极意义”不是空讲大道理,喊口号,也不见得非得是思想性特别深刻、内涵特别丰富的东西,生活中有许多凡人小事都能表现出人们善良、真诚的品质,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有些不好的事情,甚至是阴暗的东西,只要我们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写,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也可以选择。第三应该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新颖生动”当然不能胡编乱造,要符合真实的生活,重要的是写出自己的特色。第四选出的材料要舍得割舍,把最典型的定下来,作为写作的对象。
“确定”就是根据选择的材料确定中心,划定写作范围。
3.选材的注意事项
要写好议论文,很关键的一步是怎样选取论据。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充足的论据来证明结论观点,就算看法很独到、很新鲜,议论非常精致,也不能让读者信服。因此,在选择论据材料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选取论据要紧扣论点,为论点服务,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而在写论说文的时候,考生往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论据选择没有紧扣中心论点,因此,我们在选材之前首先要明确写作的中心论点,最终要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要针对这一观点去选材,而不是混乱地选取材料之后,再根据材料来确定论点,这样会导致偏题的错误。因此,选材首先要弄清材料的实质,紧扣论点,不能貌合神离。
第二,选取的材料要具有典型性。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服多的效果。论据不典型,就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就没有说服力。生活中偶然性的个别的事例,是不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的,也就不能作为论据,否则就会导致论点的谬误。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这里,一个常见的问题是,用到名人名言作为论据时,有些考生连举一大串,而所选的几个人物,又往往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类型、同一个领域,这便犯了缺乏典型性的错误。因为从同一个角度举出来的论据再多、再贴切,也只能代表一个方面的普遍意义。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就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令人耳目一新。
第三,材料选取要新颖独到。所谓新颖,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新人新事,发生在不久之前的事情;二是指面对一些经常出现的、人人皆知的论据,要多角度思考分析,使旧材料焕发出新面貌。有的考生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做“万能胶”来使用,平时不注重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事实上,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炒冷饭的做法肯定不会得到高分,因此,考生在选材的时候要尽量避开大家经常选用的语句、人物、事件。
第四,所选材料必须真实。论据真实可靠,论点就令人信服;论据靠不住,论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我们用做论据的事实必须是准确无误的,不能胡编乱造;如果是虚假的,或个别事实不真实,都会使论点经不住推敲,因而不能令人信服。
4.组织和使用材料的要求
(1)陈述论据时,注意行文简洁,并有侧重点。
写作论说文时,往往会出现“道理讲不透,事例往上凑”的现象。找到一个论据材料,便成段成段地往上抄,结果喧宾夺主,论说文写成了记叙文。在表述事实论据时,切不可像记叙文那样作详尽、细致的叙述,要删剪枝叶,概括叙述,并根据论点,突出应突出的侧重面。摆事实是为了以事实为依据,展开分析、说理。如果写得拖沓、冗长,则削弱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战斗性。那些与论点无关的细节和描写,应坚决割舍。
(2)对内容含蓄、不易理解的论据,要进行阐述、说明或发挥,从而引出结论。
在引用论据时,有些名言、警句选自古代的诗文,有的材料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饰方式,一般读者不易明白,我们就得作一些解释和说明。
(3)排比是一种修饰手法,能起到加强气势的作用。在论证时,运用排比的手法,把论据一一陈述出来,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能加强论证的力度,增加雄辩的力量。使用排比论据时,要注意对表述论据文字进行归整,尽量符合排比的规范。
(4)抓住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在使用论据时进行分析说理。
论据与论点间的关系甚多。有的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论据是原因,论点是根据原因推论出的必然结果,有的是结果与条件之间的关系,论据是结果,论点是对产生这样结果的条件的看法。此外,还有本质与现象、典型与一般等多种关系。在列举论据时,一定得根据这些关系对论据进行分析,引导出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