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的进化(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岗位裂变与组织进化

如果将“岗位”定义为“一套加工动作”,那么又如何来定义“组织”呢?

组织也是一套加工动作,只不过规模更大一些而已。将岗位的操作动作串起来,就是部门;将部门的操作动作串起来,就是企业;将企业的操作动作串起来,就是产业;将产业的操作动作串起来,就是产业链。一个岗位和一个部门、一个公司、一个产业在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都是一套操作动作,只不过动作数量不同而已。


必读案例

流程再造与部门(岗位)职责梳理

从上述定义推理就不难发现,流程和部门(岗位)职责在本质上是一回事,都是指组织的操作动作,只是看待操作动作的角度不同,横向看时就是流程,纵向看时就是部门(岗位)的职责。这个关系如图2.1所示。

图2.1 流程与岗位 (部门) 职责

本书已经给操作动作取了一大堆的名字,比如岗位职责、部门职责、流程、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再如后面章节提到的绩效管理等。管理实践者总是被形形色色的管理书籍搞得晕头转向,误以为上述种种都是不同的东西,所以忙不迭地今天搞“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明天进行“管理流程再造”,后天梳理“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最后还要搞搞“绩效管理体系建设”,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些都是同一个东西的不同侧面。

随着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的循环,组织的结构会呈现不同的样式。如果组织结构能够与创新性和模仿性的循环阶段相匹配,就可以促进组织的进化;反之,就会阻碍组织的进化。

现在回到本节的主题上,我们需要再定义一个概念,什么是“组织的进化”?每个组织都有两个愿望:一是做大做强,在空间上要扩张;二是成为百年老店,在时间上要长久。一个组织为了达成这两个愿望,不断适应环境并且自我扩张的过程,就是组织的进化。

从“细胞”层面分析,高效的组织进化是从创新性岗位不断分裂出模仿性岗位,模仿性岗位再不断自我复制的过程。为了方便读者理解这句话,请回顾第一章中提到的企业模型,看看随着创新性与模仿性的循环,支撑该项业务的组织结构是如何进化的,详见图2.2。

图2.2 岗位裂变与组织结构进化的模型

在创新性阶段(第一阶段),销售、设计和施工三个环节上的岗位都是自选动作。因此,该公司最初的三个岗位都是创新性岗位。其实,所有组织最开始都是从一个或者几个创新性岗位开始的,这些创新性岗位就如同组织的“种子”。如果一个岗位的自选动作就能支撑完整的业务,一个岗位就是一颗种子;如果多个岗位的自选动作组合才能支撑完整的业务,就由多个创新性岗位共同形成一颗种子。由创新环节管理与之互补的创新环节的组织结构,本书命名为“团队制”。在模型中,假设销售环节牵头,管理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则销售环节与设计环节、销售环节与施工环节便是团队制组织结构。三个环节合成一个“大团队”。

在由创新性向模仿性的过渡阶段(第二阶段),有效的自选动作开始沉淀成规定动作。与读者通常的理解不同,沉淀过程并不是通过编写岗位说明书、梳理流程这些“文字化”手段得以实现的,因为“火候”“分寸”“手感”“门道”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文字化”多用来复制规定动作,而不是沉淀自选动作。

沉淀其实是通过一种人事安排实现的,就是“师父带徒弟”。师父手把手地言传身教,徒弟模仿领会。如果天才自己就是老板,他会给自己找助手。如果天才是雇员,企业应该给他配备助手。这种人事安排的结果是,天才为了能“偷偷懒”,让自己专心搞开发,总会让手下人去重复有效的自选动作,这些有效自选动作也就因此沉淀成规定动作。或许马上有读者举手反对:不见得吧,难道师父就不会留一手吗?如何解决“师父留一手”的问题,是后面章节要讨论的内容,但是最起码要先有这种人事安排,否则一切都免谈了。这种由创新环节管理与之互补的模仿环节(由于相对性,该环节只是相对于其直接上级为模仿性质,相对于更上一级领导则为创新性质)的组织结构,本书命名为“首席制”。模型中的设计环节便已进化到首席制阶段。

理想状态下,通过首席制,创新性工作和模仿性工作就会像鸡尾酒一样自然分离。天才只做创新性工作,而下属只做模仿性工作;上级是纯粹的创新性岗位,下级是纯粹的模仿性岗位。首席制是“自然状态”下组织进化的必然结果,效率最高,因为只有纯粹的创新性岗位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天赋,避免天才被埋没在简单、机械、重复性的日常工作中,怀才不遇。也只有纯粹的模仿性岗位才具备最佳的可复制性,能够为组织做大做强打下基础。

在创新性向模仿性的过渡阶段,还有些环节的自选动作已经完全沉淀成规定动作,比如模型中的施工环节。这个时候上级岗位做规定动作,下级岗位也做规定动作,整个部门全部是模仿性岗位。这种由模仿环节管理与之互补的模仿环节的组织结构,本书命名为“集体制”。

同样在第二阶段还有些环节,比如模型中的销售环节,自始至终都没有规定动作沉淀下来,上级是创新性质,又找到一个创新性质的下级搭档,这个放大的创新环节依然处在团队制阶段。

一个组织的自选动作越多,创新性岗位越多,自我复制能力就越差。反之,规定动作越多,模仿性岗位越多,自我复制能力就越强。相信读者不难理解个中原因,有效自选动作需要天才,天才要靠选拔,能否选拔到天才全凭撞大运,是不可控的。相反,规定动作是可以学习的,教学进度是可控的,模仿性岗位想要多少就可以有多少。一个组织总会有不同的业务,业务又分为不同的环节,创新性程度最高的那个业务环节总会成为组织扩张的短板。


必读案例

企业扩张的短板

某建筑公司包含施工部、设计部和销售部三个部门。其中,施工部为全部模仿性岗位的集体制,设计部为向模仿性过渡的首席制,销售部内部则不是单个创新性岗位,就是团队制。结果,这家企业发现,公司的施工能力绰绰有余,设计能力也问题不大,就是销售能力总成为公司发展的瓶颈,买卖因此无法做大。


接下来,企业模型进化到第三阶段,即模仿性阶段。随着创新性与模仿性的循环,业务各环节的自选动作越来越少,规定动作越来越多,直到后来,与业务相关的所有工作环节都成了集体制,于是支撑该业务的组织就演化成一个“大集体”。这个时候,该组织就成了旗舰店,具备了最佳的自我复制能力,可以通过连锁、加盟等形式不断复制业务模式,急速扩张,直到符合条件的环境被充满为止,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读者耳熟能详的大企业几乎全部处在这种状态下,如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等,再粗心的读者也会注意到,这些企业的每个分店看上去都是一模一样的。

在第一阶段,团队的规模越大,做自选动作的业务环节越多,能争取到的差异化优势就越明显。而在第三阶段,集体的规模越大,做规定动作的环节越多,能争取到的成本领先优势就越明显。

但是,即使企业有幸发展到第三阶段,也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因为规定动作总要局限在特定的条件和环境下,一旦条件和环境发生变化,这套规定动作也就失效了。由于企业本质上就是整套规定动作,一旦规定动作过时,企业的末日也就到了。所以说,一家企业是否能够长治久安,与规模大小没有关系,分公司复制得再多,企业也照样会“猝死”。如果这家企业不想就此死掉,就要挑战新的创新性工作,筛选出最有效的自选动作。这需要天才,需要创新性岗位。这些创新性岗位与第一阶段相比略有不同,它们是有组织、有领导的,要依附于集体制组织,于是企业就进化到了第四阶段,即模仿性向创新性过渡阶段,表现形式为诸侯制。由模仿环节管理与之互补的创新环节的组织结构,本书命名为“诸侯制”。单位安排类似经纪人、秘书长、裁判员和后勤部长的模仿性质的“头”,管理创新性岗位上的“明星大腕”。

再往后,诸侯制下的最成功的创新性岗位被筛选出来,企业以它为节点开枝散叶,形成团队制。于是这家企业重新回到第一阶段,周而复始,螺旋式上升。企业得以“投胎转世”,在一吸一呼之间,成为百年老店。

为了理解上述模型所诠释的组织结构进化的原理,请读者参阅下面的案例。这些案例分别涉及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有选择地阅读。


1 必读案例

多元化与公司的扩张

某公司的战略是四处扩张,希望通过多元化发展“做大做强”。依据组织结构进化的理念分析,就会发现这家企业的经营思路显然出现了偏差。多元化相当于诸侯制,不是不可以,但是其目的并不是“做大做强”,而是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让企业“活得长久”。做大做强只能依靠把优势业务完全沉淀成模仿性工作,精心打造出旗舰店,然后不断复制成功的业务模式。

多元化管理属于外行管内行的创新性管理方式,所投资的业务要依靠不可控的自选动作,结果如何实难预料。所以要多元化就要做好心理准备,投资十个项目,可能只有一个项目会成功,这个成功项目就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剩下的九个项目都在打水漂。指望投资一个多元化项目就挣一份钱是不现实的。诸侯制是烧钱的,不是挣钱的,挣大钱只能在集体制阶段。


2 必读案例

紧俏的重点小学

某地区,由于重点小学教学质量有保证,家长们“挤破头”也要送孩子到这些学校就读,于是学校不断扩招。反之,普通小学却是门可罗雀。当地教育部门为了平衡教育资源,开始加大对普通小学的投入,并限制重点小学扩招。依据组织结构进化的理念分析就会发现,教育部门的政策十分值得商榷。教育部门应该鼓励推广有效的自选动作,而不是推广无效的自选动作。如果加大教育投入,也应该是加大对重点小学的投入,使之不断进行自我复制,不断建立分校才对。此外,教育部门还可以鼓励重点小学兼并普通小学,形成组织间的首席制,借此沉淀有效的教学方式。


3 必读案例

“最佳”的政府部门设置

国内某政府机构不断派人到世界各先进国家考察取经,比较这些国家同行的组织结构,准备选取其中的“最佳”模式照搬,或者来个“博采众长”。这种组织结构的设计思路就违背了组织结构进化的原则。

组织结构的设计思路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复制成功模式;另一种是摸着石头过河。复制成功模式虽然省时省力还见效快,但是却有个前提:背景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如果环境变化,规定动作不再成立,组织结构也就不成立。中国的社会经济条件同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不可能成为人家的“连锁店”,所以只能是见招拆招,逐渐进化出有中国特色的政府组织结构。

企事业单位其实也有同样的问题,只要你有的部门我也要有,导致从事不同业务的单位却有着相同的“嘴脸”。这些患上了“见贤思齐症”的企事业单位急需“自然”的生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