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类"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家具设计(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3 外国现代家具

2.3.1 经典家具设计大师第一阶段(19世纪末)

19世纪末,在威廉·莫里斯的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之下掀起了一场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品的设计运动,史称“工艺美术运动”。其影响波及欧洲各国及美国,并直接导致了欧洲的另一场运动——新艺术运动的产生。威廉·莫里斯出生于英国沃尔瑟姆斯托一个富有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后受过建筑和绘画的训练。莫里斯主张从哥特式风格中吸取营养,从自然尤其是植物纺样中吸取素材与营养,主张设计风格的整体性。1861年莫里斯和马歇尔、福克纳一起成立了以三人姓氏命名的商行——莫里斯·马歇尔·福克纳商行(简称MMF),几年后这家商行改称为莫里斯商行。莫里斯商行设计生产的家具以木材为原料,造型简洁、朴实,具有浓郁的英国乡村风味,他们生产的带灯芯坐垫和圆柱椅腿的系列椅子,至今仍受欢迎。

托奈特(1796—1871)是奥地利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帕(Boppard)小镇,并于1819年在那里建立了一个家具作坊。1836年托奈特以层压板的新工艺获得专利,而后于1856年他又获得工业化生产弯曲木家具的专利,此前在1851年英国伦敦博览会上,他展出了自己的新产品并获一项铜奖。他的家具中采用蒸汽压力弯曲成形的部件,并用螺钉进行装配,完全不用卯榫连接。最大特点是物美价廉,适合大批量生产。即使进入20世纪,其质量仍获得许多现代设计师的认同,勒·柯布西耶早年为自己的室内建筑所选择的家具中,即以托奈特椅为主。托奈特椅的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便于运输,它们虽非折叠式设计,但各构件间易于拆装,从而使运输空间达到极小。托奈特椅是20世纪最为成功的椅子之一,至今仍在生产中,包括数种变体形式。除了英国的温莎椅和中国的明式椅,很难有其他的椅子能超过托奈特椅的生产年限。然而,对托奈特椅而言,更重要的是它内含的现代设计因素,这是引入新技术的成果(图2-64)。

图2-64 维也纳咖啡馆椅或称第14号椅

这一椅子首先于1859年推出,迄今已生产了5000万把以上。这种椅子十分简洁,每一个构件都毫不夸张,椅子的构造反映了结构的逻辑性,成了一件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永恒之作

2.3.2 现代经典家具设计大师第二阶段(20世纪20—30年代)

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在欧洲的设计界,大部分艺术家、设计师都已意识到只有在机器大工业生产方面谋求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在这股浪潮的冲击下,德国青年建筑师瓦尔特·格罗比乌斯一跃而成为新兴设计的领袖,成为“包豪斯”学派的带头人。在家具方面,其设计的特点是重功能,简化形体,力求形式同材料及工艺的统一。在这种背景下,思想超前,对社会需求敏感的第一代家具设计大师出现了。他们共有5位,其中里特维尔德的家具设计在设计手法和设计观念上对现代家具设计起到了启发性的作用,其中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他们都是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驱(图2-65)。

图2-65 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

2.3.2.1 托马斯·里特维尔德 [Gerrit Thomas Rietveld(1888—1964),荷兰]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尔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有趣的是,里特维尔德一生中最富于革命性,他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 1917—191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图2-66)。里特维尔德下一个令世人震惊的设计是19世纪20年代完成的Z形椅(Zig Zag Chair,图2-67)和柏林椅(Ber Lin Chair,图2-68),也是考虑到批量生产而设计的抽象造型椅子。他的家具特色表现为抽象的几何式造型,全部构件的规范化,能够形成大批量的机械化生产。

图2-66 红蓝椅

红蓝椅是里特维尔德设计的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设计于1917—1918年,当时没有着色,着色的版本直到1923年才第一次展现与世人。深受艺术运动风格派特点的影响,图形抽象化,主要为的是表现宇宙间根本和谐的法则

图2-67 Z形椅

里特维尔德设计于1927年,它主要是采用了“斜线”的因素,扫除了使用者双腿活动范围内的任何障碍,显得十分简洁。它开拓了现代家居设计的一个新方向

图2-68 柏林椅

柏林椅设计于1923年,是为柏林博览会的荷兰馆设计制作的,它由横竖相向的大小不同的八块木板不对称地拼合而成

2.3.2.2 马塞尔·布鲁尔 [Marcel Lajos Breuer(1902—1981),匈牙利]

布鲁尔是著名的现代设计学院——包豪斯的成员,1925年,年仅23岁的布鲁尔就设计出家喻户晓的瓦西里椅。布鲁尔设计的扶手椅明显受到里特维尔德家具的影响,多使用胶合板设计制作他最初的家具,但同时他对里特维尔德的设计进一步发展以求更完美的功能:如弹性的框架,曲线形的坐面及靠背,以及选择适当的面料等。布鲁尔的成名作——瓦西里椅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自行车的把手,首创钢管家具的先例(图2-69和图2-70)。

图2-69 瓦西里椅

椅子的构架为镀镍钢管,底面采用绷紧的织物,使用帆布、皮革、编藤、软木等手感好的材质,舒适感强。所用的材料可以标准化生产,可以进行拆卸互换

图2-70 拉西奥茶几

2.3.2.3 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德国]

密斯是一位杰出的建筑设计师,但他在家具设计领域也显示出杰出的才华。他的家具处女作是1926年制作的钢管悬臂椅——MR椅(图2-71)。这件椅子以其文雅娴静的线条、明快欢畅的形体,产生了一种难以仿效的美感。1929年,为了装饰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的德国馆,制作了巴塞罗那椅(Barcelona Chair),以“人”字形钢条作支撑(图2-72);1930年,他为捷克的一位富豪吐根哈特(Tugendhat)设计一座不限造价的住宅,出自密斯之手的吐根哈特椅和布鲁诺椅(Bruno Chair)使室内空间获得了完美、协调的效果(图2-73和图2-74)。

图2-71 钢管悬臂椅——MR椅

图2-72 巴塞罗那椅

该椅采用不锈钢钢架构成了优美的交叉弧线,用牛皮缝制坐垫,造型简洁大方,体现了一种高贵而庄重的气质

图2-73 吐根哈特椅

图2-74 布鲁诺椅

2.3.2.4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1887—1965),瑞士]

柯布西耶是20世纪最多才多艺的大师:建筑师、规划师、家具设计师、现代派画家、雕塑家等,毕生充满活力,对当代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他设计的家具充分考虑到人机工程学的要求,而且造型也十分优美,体现了他的新精神。如1927年设计的角度可自由调节的牧童椅(Cowboy Chair)(图2-75),1928年设计的大安逸椅(Grand Confort)(图2-76)、吊椅(Sling Chair)(图2-77)等。这些作品体现了“对功能和美的追求,适合标准化及批量生产的要求”,并也体现了“多米诺体系”的基本方针。

图2-75 牧童椅

此椅可以调节成从垂足而坐到躺卧等各种姿势。它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如果去掉下面的部分,可以当成摇椅使用

图2-76 大安逸椅

这是以新材料、新结构来诠释法国古典沙发,简化与暴露的结构是现代设计的典型做法,而且几块立方体皮垫被嵌入钢管框架中,便于清洁和换洗

图2-77 吊椅

镀铬刚管架,张力弹簧,坐垫和靠背为小牛皮蒙面

2.3.2.5 阿尔瓦·阿尔托 [Alvar Aalto(1898—1976),芬兰]

阿尔托于1898年生于芬兰中西部小镇库奥塔内,主要在于韦斯屈莱(Jyvaskyla)度过少年时代。1916—1921年在赫尔辛基工科大学学习建筑。在1923年创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前一直参与博览会的设计,另外还周游欧洲各地,扩展自己的见识。1924年与建筑师阿诺·玛赛(Aino Marsio)结婚后,设计了韦斯屈莱的工人会馆(1925年)、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Sanatorium Paim)(1929—1933)、巴黎纽约万国博览会的芬兰主展馆(1936)及采用弯木技术的家具开发等。1929年设计了他的第一件层积胶合板椅子,不过最初还带有木框的层积弯曲木椅(图2-78~图2-80)。1930年创建阿尔泰克公司,专门生产他自己设计的家具、灯具和其他日用品(图2-81)。阿尔托的作品明显地反映他受到芬兰环境影响的痕迹。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30年代,很多的工程都是两个人共同进行的。与阿诺·玛赛的共同经营以1949年阿诺·玛赛的去世而告终。3年后阿尔托与另一位建筑师艾丽莎·玛琪纳米(Elissa Makiniemi)(1922—1994)结婚,再次成为公私兼顾的伙伴,从此开始另一阶段成果同样丰富的设计旅程。不断采用新构造、新技术的阿尔托是代表20世纪的建筑家,至今仍为很多的芬兰人所喜爱。

图2-78 弯曲木椅

这种椅子整体造型十分优美,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诞生的最具魅力的弯曲木椅。它以人体曲线为造型依据,以胶合模压制成坐靠部分

图2-79 扇形凳

扇形凳是阿尔托在腿型上的一个杰作。利用90°的弯曲木腿,按图锯成等腰18°,然后将5个同样的弯曲木腿用圆棒榫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扇形腿”。在两个90°弯腿之间各切去一个45°角,然后拼装连接起来,就成了“Y形腿”,这是弯曲木家具的特有腿型

图2-80 叠摞圆凳

叠摞圆凳可以通过叠置,圆凳可以形成螺旋轨迹,这是椅子附加上靠背的新造型,造型依旧如前完整统一

图2-81 阿尔泰克家具店

阿尔托夫妇与美术评论家尼尔斯·古斯塔夫·霍尔、芬兰著名赞助者迈雷·古利岑在1935年共同创建了Altek Oy AB的销售与市场公司,是位于赫尔辛基市内繁华大街一直表现国内外最新设计的展览室和先进文化信息的传播基地

2.3.3 现代经典家具设计大师第三阶段(公元20世纪30—50年代)

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主要活动于20世纪30—50年代。与第一代大师相比,他们基本上都是以家具设计和室内设计作为其主要职业领域,他们对于家具的理解和创作态度以及在对现代设计与生活之间关系的看法上与第一代设计大师有着明显的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师开始关注于生产与设计之间的关联,认为产品不应作为一种文化的奢侈品,而应该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实在的部分。20世纪30—50年代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促进了北欧家具和美国家具的发展,“北欧学派”和“美国学派”是这一时期家具设计的主要力量(图2-82)。

图2-82 第二代现代家具设计师

2.3.3.1 阿纳·雅各布森 [Arne Jacobsen(1902—1971),丹麦]

阿纳·雅各布森1902年出生于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工艺学校、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设计、建筑。1929年,作品《未来之家》在设计大赛上获奖而受世人瞩目。其后,相继着手设计哥本哈根近郊的高级住宅街Bellevue地区的开发(1932—1935)(图2-83)、市政厅办公室(1937—1942)、英国牛津大学的圣·凯瑟琳学院(1960—1963)(图2-84)等国内外公共建筑。雅各布森的大多数设计都是为特定的建筑而作的,因而与室内环境浑然一体。在20世纪50年代,他设计了4款经典的椅子,即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形椅(Ant Chair)(图2-85);1955年,雅各布森设计出的最为著名的Model3107Chair,也称7号椅,据说该椅总共售出了500万把,相当于丹麦全国人每人一把(图2-86);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Swan Chair)(图2-87)和蛋形椅(Egg Chair)(图2-88)。这4种椅子均是采用当时最新技术,即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即使是今天,仍堪称为家具的优秀设计。雅各布森有着完美主义设计思想,所有的设计都重视统一感,一个物件的内部装饰,甚至于一个零件都事无巨细进行雕琢。他不仅是丹麦,同时也是整个北欧的“现代主义之父”。

图2-83 Bellevue地区的联排式住宅

图2-84 牛津大学的圣· 凯瑟琳学院

图2-85 蚁形椅

图2-86 7号椅

图2-87 天鹅椅

图2-88 蛋形椅

2.3.3.2 汉斯·J·威格纳[Hans J Wegner(1914—2007),丹麦]

汉斯·J·威格纳1914年出生于丹麦的日德兰半岛。1931年开始学习技术,掌握了家具木工技术。1936—1939年在哥本哈根艺术专科学校学习家具设计。曾经参与雅各布森设计的市政厅办公室建设工程。同布吉·穆根森(Borge Mogensen)共同运营设计事务所,1946年开始独立设计。

汉斯根据从18世纪中国椅子所获得的灵感而设计制作出的中国椅(China Chair)(图2-89)和Y形椅(Y Chair)(图2-90)等作品(图2-91、图2-92)。另外,他认为高个子坐低椅比矮个子坐高椅要舒适得多,所以他设计的坐具椅面高度总是略低于标准高度。其作品的特色是外形流畅漂亮,表现了木工匠精巧的制作技术。他的作品在1951年获米兰国际家具展最高奖,1959年获得伦敦皇家艺术协会工业设计荣誉奖,1967年获得NY美国室内装饰设计师学会贡献奖、1987年获丹麦设计委员会年度奖等,获得了几乎所有授予给设计师的荣誉。

图2-89 中国椅

图2-90 Y形椅

图2-91 三条腿贝壳椅

图2-92 圈椅

2.3.3.3 芬·尤尔 [Finn Juhl(1912—1989),丹麦]

芬·尤尔1912年生于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郊外的一个布匹批发商的家庭中长大,1930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1934年毕业,毕业后进入威廉劳瑞森(Vihelm Lauritzen)设计事务所。1945年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其后的活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相继着手设计了联合国总部信托投资理事会的会议室,多伦多、伦敦的商店以及华盛顿的丹麦大使馆的内部装饰等,作为北欧设计黄金期的20世纪50—60年代的代表丹麦的建筑师,其声名显赫。另外,不仅限于建筑,其设计领域广泛,在室内装饰、家具、陶器、玻璃器具、电器制品等领域都有作品。尤尔是丹麦学派另一位风格独特的人物,他以手工艺与现代艺术巧妙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非常耐看的家具。其椅子设计中雕塑般的构件造型、材料的精心选择和搭配,开启了丹麦学派中向有机形式靠拢的新设计理念。他设计的家具受到原始艺术和现代抽象有机雕塑艺术的影响,作品被称为“优雅的艺术创造”。尤尔虽然喜欢使用柏木,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色彩和光泽的雕琢,柔和的弯曲更加引人注目(图2-93~图2-96)。

图2-93 首领椅

图2-94 诗人沙发

图2-95 塘鹅椅

图2-96 FJ-53休闲椅

2.3.3.4 布吉·穆根森[ Borge Mongensen(1914—1972),丹麦]

布吉·穆根森1914年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工商业城市奥尔堡。1934年开始从事家具制作工作。1936—1938年在哥本哈根工艺学校学习,1938—1941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在皇家美术学院师从凯尔·科林特(Kaare Klint),后来担任其助手。1942年就任丹麦一家公司的首席设计师。1950年创立个人事务所。代表作是忠实地反映其老师凯尔·柯林特和美国震教徒沙克家具(Shaker)影响的J39沙克椅(1944年)等。其作品的特色是所有作品均采用皮革或木材等素材,在简约的设计中也含有灵活运用木工匠人技术所塑造的漂亮外形。与威格纳并称为丹麦家具的代表设计师。“越简单越好”是穆根森的设计理念,他的家具都是为普通市民设计的,尤其符合年轻人的品位,如西班牙椅、翼状靠背椅、支轴直背椅(图2-97~图2-99)。

图2-97 西班牙椅

图2-98 翼状靠背椅

图2-99 支轴直背椅

2.3.3.5 穆根斯·库奇 [Mogens Koch(1898—1993),丹麦]

出生于哥本哈根的穆根斯·库奇是凯尔·科林特的另一位最有成就的传人。库奇于1925年毕业于丹麦皇家学院建筑系,随后留校担任凯尔·科林特的助手多年,这期间,他于1932年设计的MK折叠椅是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除家具之外,库奇也配合丹麦教堂建筑改造工程设计了许多金银器、地毯和其他纺织品,库奇的作品逐渐成为丹麦学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定期参加“丹麦艺术”在美国的巡展,引起极大的轰动。库奇多年的教学工作为丹麦培养了一大批现代家具设计人才,从1950年接任凯尔·科林特的教授职位起直到1968年,一直是母校最主要的教授之一,同时他也时常外出,讲学任教。

库奇的家具设计完全继承了凯尔·科林特的设计哲学,以进化的眼光看待历史上的所有设计,而后选择自己喜爱的品种进行彻底而深化的研究,库奇的所有家具设计都是对传统设计的提炼,是以传统形式为基本出发点,以现代生活的内涵进行再创造。库奇的作品都是非常适用的家居用品,由于他的设计构思建立在已经多年发展的传统设计基础之上,其设计在使用上必定符合人们的习惯,这是丹麦学派中的主流设计哲学。库奇一生中对折叠椅的设计兴趣最大,而他选择设计的突破口并非大多数人使用的“中国式折叠”,即以使用者坐姿的前后方向进行折叠,而是使用“欧洲式折叠”,即从使用者坐姿的左右方向进行折叠,库奇是这后一种折叠的最成功的设计师,对这种折叠方式研究非常投入,设计一出系列完善的折叠椅、折叠凳、折叠桌及折叠床等。库奇的折叠家具都是以木料为构架,以帆布或者皮革作为坐面和靠背,他们的家具不仅在丹麦,在北欧也很流行,而且很快在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和美洲大陆风行起来。库奇的设计生涯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选择一个合适的设计突破口,对设计师而言已成功了一半(图2-100)。

图2-100 MK折叠椅

2.3.3.6 查尔斯·伊姆斯 [Charles Eames(1907—1978),美国]

查尔斯·伊姆斯是美国最杰出、最有影响的少数几个家具与室内设计大师之一,在克兰布鲁克完成学业,在那里他结识了埃罗·沙里宁、诺尔、贝尔托亚以及他后来的妻子凯泽。他与埃罗·沙里宁全力从事家具设计的研究。他们在阿尔托、布劳耶二维成型模压弯曲的基础上,终于成功地研究了胶合板三维成型模压壳体结构,并一举夺得194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题为“住宅装备的有机设计”椅类的一等奖。他们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起来的胶合板材料,表面蒙上发泡橡胶,然后经一次成型处理,形成线条流畅、便于工业生产的新型家具,从此开辟了在家具上使用三维成型壳体的道路(图2-101)。

图2-101 “壳体”椅子系列

伊姆斯的设计一切从实际出发,他从不停止对新材料的创新性运用。伊姆斯设计了DKR钢丝休闲椅,钢丝椅配有两块真皮软垫,时尚兼顾舒适,由交替编织的钢丝构成的椅座,位于弯钢焊接底架上,这种底架也称“埃菲尔铁塔”底架。坐椅能够自然贴合人的身体(图2-102)。

图2-102 DKR椅

这一套椅子,伊姆斯放弃了人体形状的创意,利用焊接金属线复制了S形外壳的形状,这足以证明了金属丝轻巧透明,同时又具有高度弹性

1946年由伊姆斯设计的LCM椅子只有三只腿,因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限制了其大量生产。1957年开始生产LCM椅子,1994年再次投放到市场上。1999年被时尚杂志评选为“百年最佳设计”(图2-103)。

图2-103 LCM系列椅

2.3.3.7 埃罗·沙里宁 [Eero Saarinen(1910—1961),美国]

埃罗·沙里宁有句名言:“我和我的设计都属于自己的时代。”他出生于芬兰著名的设计家庭,父亲老沙里宁自不必多说,母亲洛雅·盖塞露斯是一位雕塑家、纺织品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及摄影师。由于老沙里宁的朋友们大都是芬兰、欧洲艺术界和设计界的名流,老沙里宁毕生强烈的竞争进取心使小沙里宁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

小沙里宁是一位多产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有才的工业设计师。他的家具设计常常体现出“有机”的自由形态,而不是刻板、冰冷的几何形,这标志着现代主义的发展已突破了正统的包豪斯风格而开始走向“软化”。这种“软化”趋势是与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联系在一起的,被称为“有机现代主义”。小沙里宁的家具设计中除了注重现代材料和现代生产技术、工艺的运用外,其有机设计的表现形式往往借用了现代艺术的语言,注重与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致力于创造一种现代设计与艺术和环境相结合的语境。他著名的设计有胎椅(图2-104)和郁金香椅(图2-105)。

图2-104 胎椅

这把椅子可以容许人们采用几种不同的坐姿而不是僵化的单一坐姿。松软的座位和靠背垫子使得椅子达到期望的舒适度

图2-105 郁金香椅

郁金香椅的支撑物就是中间的那根细杆,像酒杯中的高脚杯一样,造型优美

2.3.3.8 哈里·伯托埃 [Harry Bertoia(1915—1978),美国]

哈里·伯托埃认为,对椅子来说,最主要是使人坐得舒服,并且椅子的功能种类应十分分明。他于1957年设计的网状金刚石椅(Diamond chair)(图2-106),一出现就得到美国及西方国家的广泛赞誉,并广为流传,直到今天仍是十分普及的一种椅子。他的设计不仅完善地满足了功能上的要求,而且同他的纯雕塑作品一样,也是对形式和空间的一种探索。

图2-106 金刚石椅

2.3.3.9 乔治·尼尔森[ George Nelson(1907—1986),美国]

乔治·尼尔森是美国极具影响力的建筑师,也是一位多产的家具设计师和产品设计师,曾经担任Herman Miller家具公司的艺术总监长达20年,可以说和依姆斯夫妇一起塑造了美国现代家具的样貌。

尼尔森的椅子和沙发设计非常有创意,1955年他设计了椰壳椅(图2-107),如名称所示,其构思来源于椰子壳的一部分,这件作品看起来很轻便,但是由于“椰子壳”为金属材料,所以其分量并不轻。他的另一个著名的家具是“向日葵沙发”(图2-108),该沙发设计于1956年,主体部分被分解成一个个小圆盘,并附上了不同颜色的面料。他使用的色彩明快大胆,以及造型上运用的几何形式都预示着20世纪60年代波普艺术的到来。尼尔森对模数的钟爱也扩展到他的沙发设计中,其简洁的造型和自由组合的构思多年主宰着家具市场,20世纪60年代尼尔森设计出的家用椅、酒吧椅等曾引起广泛的关注。

图2-107 椰壳椅

图2-108 向日葵沙发

该沙发可以选用不同颜色和大小的沙发软垫进行再组装

2.3.3.10 布鲁诺·马松[Bruno Mathsson(1907—1988),瑞典]

瑞典家具设计大师布鲁诺·马松出生于瑞典小城瓦那穆(Varnamo)的一个木匠世家,马松从小就在父亲的家具作坊当学徒,并在以后整个一生中都在那里工作。马松的设计原则是“遵循功能主义,并将技术的开发与形式相结合”。在椅子设计上,他利用单板模压弯曲技术,独创了一种柔和优美的形式,成为瑞典乃至北欧家具的经典。靠背与坐面制成一体,脚架独成一体,这样靠背就容易获得舒适的曲线,脚架可随从靠背成为稳定的基础,充分显示胶合弯曲木的曲线美(图2-109)。

图2-109 Eav椅

2.3.4 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第三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第三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多在20世纪60—70年代大获成功的设计师。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十几年的恢复、调整和加速发展,他们在设计上所取得的成就在20世纪再也没有被超越过。科技的进步成为这一代大师创新的物质基础。他们几乎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材料,包括空气与水,但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塑料的运用,竟持续了10年之久。同时模压、一次成型等新工艺技术被广泛采用,大量实用而大众化的产品设计层出不穷。第三代家具设计师主要有:北欧学派、意大利学派和几位美国设计师(图2-110)。

图2-110 第三代现代家具设计师

2.3.4.1 维纳尔·潘顿[Verner Panton(1926—1998),丹麦]

维纳尔·潘顿1926年生于丹麦。1947年在欧登赛的技术学校学习土木技术。1947—1951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建筑。学习期间的1950—1952年,在阿纳·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设计事务所工作,1955年在哥本哈根创建了自己的建筑与设计事务所。后来,将工作和生活重点转向法国的戛纳(Cannes)和瑞士的巴塞尔(Basel)。1958年发表的潘顿椅(Panton Chair)(图2-111),是世界上首次将当时很多设计师所挑战的塑料一体成型的椅子设计制作成功的。其后他的设计从椅子、照明等小物件到展览会、饮食店、写字间的内部装饰以及纺织品等各种领域,其所有的实验性技术受到世人瞩目(图2-112)。

图2-111 潘顿椅(1958年)

图2-112 锥形椅和月光灯 (1960年)

2.3.4.2 娜娜·迪索尔[ Nanna Ditzel(1923—),丹麦]

娜娜·迪索尔1923年生于丹麦。是北欧学派中唯一的一位女性设计师,有“设计贵妇”之称。1942年在理查德学校学习家具木工,其后在艺术设计学校和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设计,1946年毕业,同年与丈夫琼根·迪索尔(Srgen Ditzel)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娜娜擅长木工,琼根擅长贴布,共同设计制作并发表了吊在天棚上的吊椅(Hanging Chair)(图2-113)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具设计。与琼根共同设计的作品在1951年和1954年获得米兰国际家具展的银奖。1956年获得龙宁奖等设计大奖,获得很高的评价。1961年琼根去世后,娜娜开始进入个人活动阶段。1968年与库尔特·海德(Kurt Heide)结婚后移居伦敦。不幸两次降临,由于海德的去世,1986年她将活动重新转回丹麦哥本哈根,设计出双人椅(1989年)(图2-114)。她在室内、家具、纺织品、首饰等多方面有着不俗的表现。娜娜在家具设计中对集合要素、圆弧、环状构图、有韵律的色彩排列与重复有极大的兴趣。多年来,她对蝴蝶十分着迷,以此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椅”(图2-115),体现了一种生命感和优雅感。

图2-113 吊椅

[图片来源:北欧设计家具与建筑]

此吊椅采用竹藤与金属支架的结合,现代感强。椅子上部采用金属链条的链接,使得人们能在椅子内部自由晃动,能使人产生一种很随意的感觉

图2-114 双人椅和桌子

[图片来源:娜娜·迪索尔(20世纪家具)丹麦]

作品的灵感来自于蝴蝶那生动的美丽。长椅的两个曲线型靠背采用了枫木夹合板材料,用丝网印刷术装饰以一道道同心圆。椅子腿与休闲桌合并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桌子的三角形造型的一边围成了圆形,可以整齐地嵌入长椅中,从而使视觉表现更为完整

图2-115 蝴蝶椅

2.3.4.3 保尔·雅荷尔摩[Paul Kjaerholm(1929—1980),丹麦]

保尔·雅荷尔摩的设计以充分体现原材料的特性、追求简朴的造型美为原则。在沉静的造型中,体现出具有丹麦国情的手工艺情趣;在局部结构中,表现原材料的质感。他的代表作为三腿椅(图2-116)、PK系列桌椅(图2-117和图2-118)和1981年展出的遗作——曲木椅等。

图2-116 三腿椅

图2-117 PK系列椅

图2-118 PK系列桌

2.3.4.4 艾洛·阿尼奥[ Eero Aarnio(1932—),芬兰]

艾洛·阿尼奥1932年生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1954—1957年在赫尔辛基工艺美术学院(现UIAH)学习设计。1962年创建自己的工作室,其后开展以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灯立体作品为中心的设计活动。阿尼奥的第一件家具是他设计用藤条编的椅子系列,这一系列别称为蘑菇椅(图2-119),从20世纪50—90年代一直被人们广泛使用。后来该系列改用玻璃钢为材料,同时配有精美的坐垫(图2-120)。其代表作球椅(Ball别名Globe)(图2-121)和泡泡椅(Bubble)(图2-122)60—70年代在很多时尚杂志上登载。其作品讲究成型和着色灵活,运用了塑料素材的自由特性,采用了以既存家具设计常识所难以把握的设计技术所设计出来的Pastil椅(图2-123),宛如动物摆设儿的Pony椅(图2-124)等作品始终充满了童趣。艾洛·阿尼奥虽然不是典型的芬兰设计,但也是一名代表现代芬兰的设计师。“无论什么时候,只做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其说是设计师,倒不如说是一名雕刻家”,阿尼奥如是说。

图2-119 蘑菇椅(1960年)

图2-120 “象蹄”的藤编椅

图2-121 球椅(1963年)

图2-122 泡泡椅(1968年)

图2-123 Pastil椅(1967年)

图2-124 Pony系列(1973年)

2.3.4.5 约里奥·库卡波罗 [Yrjo Kukkapuro(1933—),芬兰]

约里奥·库卡波罗1933年出生于芬兰的维堡(Wyborg)。1954—1958年在赫尔辛基工艺设计学院(现UIAH)学习,受到老师伊玛里·塔佩瓦拉(IImari Tapiovaala)和奥利·波里(Olli Borg)的很大影响。1959年库卡波罗设立自己的事务所“库卡波罗工作室”,他很早就对利用塑料或玻璃纤维制作椅子怀有浓厚的兴趣。1965年发表了利用塑料成型技术设计的椅子卡路赛利(Karuselli)(图2-125)。在北欧设计失势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作为芬兰后现代主义旗手引领设计界。1978年设计制作费依尔(Fysio)(图2-126),使人类工学为设计基础的办公椅子成为一种趋势。作为芬兰家具公司阿旺特家具公司(Avarte)的骨干设计师,现在仍然从事设计活动,其独特的造型今天仍为年轻人所欢迎(图2-127和图2-128)。

图2-125 卡路赛利(1965年)

图2-126 费依尔(1978年)

图2-127 托立特(1997年)

图2-128 快捷(1994年)

2.3.4.6 昂蒂·诺米纳米[ Antti Nurmesniemi(1927—2003),芬兰]

昂蒂·诺米纳米是以虽多产却样样精美的设计而称雄世界的,1957年他设计的一件茶壶是他早年最成功的作品之一,被一致公认为代表了芬兰工业设计的最新发展方向(图2-129)。他的所有工业设计产品都深受大众欢迎。诺米纳米的家具设计个性非常鲜明,同他的所有工业设计及室内设计一样,简洁明快的流线型设计是他最突出的特征。为皇宫酒店设计的桑拿椅(图2-130)。1967年他以悬挂的形式展出这种单线条躺椅,而实际使用时则可以直接置于地上,这种家具最引人注目之处在构件上覆以了黑白相间的流线图案面料,从而更加强化了这种躺椅的流动感。诺米纳米以后又在这件单构件躺椅上加足,使之成为稳定的家具,并于1978年重新设计出一种可调节式流线型躺椅,这种躺椅成为诺米纳米又一件成功之作。1980年同属于“流线系列”的休闲椅问世,最终完善了这一设计构思(图2-131)。

图2-129 壶(1957年)

图2-130 桑拿椅

椅子的马蹄形状使它非常实用:湿漉漉的人能够在非常实用的“干燥架”上晾干自己。它的可见节点能直接地使人想到民间艺术

图2-131 轻松扶手椅(1978年)

2.3.4.7 乔·科伦波 [Joe Colombo(1930—1971),意大利]

意大利的现代设计被认为是“现代文艺复兴”,它所体现的文化一致性表现在包括家具设计的所有设计领域之中,其根源于意大利悠久而丰富的艺术、历史文化宝库中。随着塑料和先进成型技术的发展,乔·科伦波早年就加入了著名的“原子绘画运动”,他作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和雕塑家表现非常活跃。他设计的家具充满着对结构和材料的探索,他最早的名作是1963—1964年研制的Elda椅(图2-132)和4801号椅(图2-133)。4801号椅以三块层压板相互交叉而形成,这些产品都是由可折叠、组合的单元组成的,对不同的房间有不同的灵活性。1968—1970年科伦波设计出著名的多功能套装式“管状椅”(图2-134)。这件家具可以进行多方式的组合,以提供弹性极大、适用性极广的休闲姿势范围,由此反映出科伦波对现代设计的初衷——尽可能地提供多用途性能。

图2-132 Elda椅

图2-133 可以活动的休闲椅——4801号椅

科伦波遗作家具,此坐椅靠金属支架把其连接起来。可以随意地翻转,使人能用各种坐姿来使用此把椅子。达到真正的多功能

图2-134 管状椅

2.3.4.8 艾托·索特萨斯[Ettore Sottsass(1917—2007),意大利]

1981年以意大利设计师艾托·索特萨斯为首的一批设计师在米兰结成了“孟菲斯集团”。他们认为,设计不仅要使人们生活得更舒适、快乐,而且设计还是一种反对等级制度的政治宣言,孟菲斯流派的室内设计多大胆使用各类新型材料,并以饱和度极高的色彩和富有新意的图案来改造传统,注重室内风景效果,构图上往往打破横平竖直的线条,采用波形曲线,曲面与直线、平面的组合来取得意外效果。索特萨斯是同时代设计师中最杰出的一位。1917年,索特萨斯出生于奥地利的一个建筑师之家,曾在都灵工艺学院学习建筑,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与奥利维迪公司长期合作,为该公司设计了大量的办公机器和办公家具。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他的设计从严格的功能主义转变到了更为人性化和更加色彩斑斓的设计,并强调设计的环境效应,这也反映了他敢于探索,敢于求新的精神(图2-135和图2-136)。

图2-135 Carition书架

图2-136 贝佛利台

2.3.4.9 弗兰克·盖里 [Frank O.Gehry(1929—),美国]

弗兰克·盖里1929年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早年进入南加州大学建筑系学习,1954年毕业后又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进修一年。后则开始作为建筑师和规划师在世界各地做了很多建筑项目。盖里被认为是解构主义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20世纪80年代盖里使用纸板作材料,设计了一套“实验边缘”的家具系列,构思极其独特(图2-137)。10年后盖里又花费了大量时间发展他最新家具系列,命名为“Powerplay”(图2-138)。这款家具完全由弯曲的薄型胶合板条编织而成,显然是从民间日用编织技术上获得灵感,这款家具无需任何支撑构件,同时还能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弹性。

图2-137 纸板沙发及椅子系列

[图片来源:细部大师家具]

图2-138 Powerplay椅

[图片来源:细部大师家具]

2.3.4.10 盖塔诺·派西 [Gaetano Pesce(1939—),美国]

盖塔诺·派西生于意大利,早年在意大利生活,并深受意大利学派的影响。他的作品始终充满了创新的理念。20世纪80年代派西来到美国,成为了美国设计师。

他的成名作是1969年在意大利设计的UP系列坐椅(图2-139),该坐具采用的是当时最新研制的泡沫材料制成,极富有弹性。家具成品压缩后真空装入PVC包装中,消费者买回家后打开包装,他们会迅速膨胀起来。派西称这种家具为“转换家具”。

图2-139 UP系列坐椅

[图片来源:方海.芬兰现代家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3.5 第四阶段(新生代)家具设计代表人物

新生代指的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出生的设计师,20世纪60年代以后设计的特征走向了多元化。新生代设计师在追随前辈的基础上总期望着创新,哪怕这种“创新”在某些情况下是很离奇的。另一些设计师从传统中汲取经验或是效仿自然进行家具的设计。此外,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使设计师更为关注那些以往被视为废弃物的材料,并使这种绿色设计本身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同时,艺术与设计的观念也趋于融合。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了一系列的新艺术潮流,如“波普艺术”“欧普艺术”等,这些艺术思潮在设计界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出现了高技派及后现代主义。这个时代再也不允许只有某几位设计大师风靡全球了,但是其中仍不乏一些知名度颇高的设计师。如法国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英国的汤姆·迪克森等。

2.3.5.1 菲利普·斯塔克[ Philippe Starck(1949—),法国]

菲利普·斯塔克,法国巴黎人,可以被视为一个神童,他不满16岁就赢得过家具设计比赛的第一名,是一个集明星、发明家、哲学家于一身的传奇人物,或许算得上当今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设计师。

斯塔克的设计风格很难一言概之,从耗资千万的建筑设计,到便宜的牙刷。若与其他经典设计师相比,他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他可以同时专注在不同领域的设计上,除了一些产品设计和家用品是基于大量制造的国际化设计外,斯塔克的设计作品通常是有机型、情感丰富而且使用相当独特的材质混合(例如有玻璃与石头、塑胶和铝、绒布与铬的组合)。他最知名的家具作品有1984年为巴黎Costes餐厅设计的“三足椅”(图1-3),1994年设计的Lord Yo椅(图2-140)等。他的家具设计异常简洁,基本上将造型简化到了最单纯但又十分典雅的形态,从视觉上和材料的使用上都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原则(图2-141)。

图2-140 Lord Yo椅

图2-141 “空”椅

2.3.5.2 汤姆·迪克森 [Tom Dixon(1959—),英国]

汤姆·迪克森(图2-142)1959年生于突尼斯的斯法克斯,成长在英国伦敦,与其他著名设计师不同,他只读过半年的设计基本课程,1980年从切尔西艺术学校辍学后,当电影动画片平面设计师和美术员勉强糊口度日。此后他反而走上音乐的道路,1981年加入范卡波力坦乐队,司职低音电吉他手。1982年,他和乐队录制了一张销路不错的专辑,同时当夜总会推销员和仓库派对组织人。直到发生一场车祸,才终止了他的摇滚音乐人的职业生涯。他开始学习焊接技术,利用回收的金属制作家具,供应给俱乐部,偶尔也出售给私人赞助者。1991—1992年期间为Cappellini公司生产制作设计的S椅是他的一个代表作(图2-143)。椅子主要原料是金属和藤草,也可以采用其他材料(图2-144)。椅子采用焊接工艺和编制工艺制作。可用于非正式的场合、休闲随意的场合和当做餐椅使用。这个作品被Capellini公司批量生产,从此他的事业掀开新篇章。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迪克森的事业进入新的阶段,其作品减少了手工艺的痕迹但增加了雕塑感。

图2-142 汤姆·迪克森

图2-143 S椅

家具外形轮廓线显然是从妇女的体形上得到启发,丰满而柔润。这种造型要求家具结构更加严谨,各部件的榫接更加牢固可靠,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工艺加工的难度

图2-144 金属丝椅

2.3.5.3 其他

除了上述设计师外,家具设计界还有一些设计师及其作品如图2-145~图2-151所示。

图2-145 阿拉特设计的创意家具

图2-146 弹性合成弹力纤维,搪瓷钢架,皮革座位(设计师:NO PICNIC)

图2-147 BD [设计师:比昂·达尔斯特罗姆(2000年)]

图2-148 跳舞的椅子(设计师:杰哈特·普欧罗格斯特拉)

图2-149 Kimono [设计师:托尔皮叶尔恩·安徒生(2001年)]

图2-150 网上冲浪工作站[设计师:特波·阿斯凯涅与伊尔卡·特尔胡(1995年)]

图2-151 盘绕[设计师:高桥百合子(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