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记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北京城的变迁与城门楼

老北京的城墙与城门楼见证了北京城昔日的历史。

城门楼下悠远的驼铃声、城墙边上的鸽哨燕鸣,都是老北京人最深处的记忆。

随着时光流逝,北京的高楼大厦渐渐拔地而起,而北京的老城墙、城门楼却在渐次消失。北京城如今保存下来的城门楼,仅存“一对半”——“一对”是正阳门城楼和箭楼,“半”是德胜门箭楼;而城墙,只剩下了不到400米。

那么您对历史上的北京城了解多少呢?您知道历史上的北京城共有多少个称谓吗?您知道北京曾几次更名为北平吗?您了解北京城门楼“内九外七皇城四”的说法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北京城的变迁。

历史上的北京城

历史上的北京城有多少个称谓

北京作为中国古都之一,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800多年的建都史。它聚集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和瑰宝,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称谓,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在历史上先后有60多个称谓,可能是世界上称谓最多的城市。

早在70万年前,北京地区就生活着猿人——最早的“北京人”。三皇五帝之时,黄帝的第三代,颛顼幽陵祭祖(幽陵即今天北京的总称),到了帝尧时期正式建立幽都,即古代的北京。大约公元前1122年,武王伐纣后,周天子封帝尧的后代于蓟,封召公于北燕。之后燕吞并了蓟,并以蓟为都城,建立了燕国。当时燕国的范围包括今天整个北京地区和河北的北部以及辽宁一带。因都城在蓟,所以从西周到春秋时期,北京城被称为蓟城。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在北京地区设蓟县,为广阳郡的治所;西汉时期北京属幽州;隋朝时改幽州为涿郡;唐朝又恢复了幽州之称;宋朝时一直沿用幽州这一称谓;辽国南下之后,占领了当时的北京,并将幽州改为幽都府,建都南京,称燕京;金灭辽后,改称为中都;元朝统一全国后,北京城又被称为元大都;朱元璋灭元建明后,改元大都为北平;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迁都北京后,又将北平改为北京;清朝时沿用明朝的称谓也称北京;辛亥革命后又将北京改称为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又恢复了北京这一称谓。

这就是北京在历史上大体的称谓变迁。其实,北京城的称谓远远不止这些,还有春阳、京门、长安、京华等称谓。

涿鹿之战中的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城吗

涿鹿之战是中国远古时代一场著名的战役,战争的双方是黄帝联合炎帝与东夷部落首领蚩尤,作战的地点在涿鹿,战争的目的是夺取适合游牧和农耕的中原地带,战争的结果是黄帝和炎帝取得胜利。涿鹿之战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场战争对华夏民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迈进起到了推动的作用。那么这么重要的一场战役,所发生的地点——涿鹿是今天的北京地区吗?

据历史学家们的考究,涿鹿之战后黄帝和炎帝在涿鹿建立起了部邑,但当时并没有具体的称谓。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北京地区真正有名称是在颛顼帝时,当时的北京称为“幽陵”。当时“幽陵”在涿鹿的南方,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改名和变迁,当时的“幽陵”成为了今天的北京,而涿鹿则成为如今的河北张家口。所以涿鹿之战的涿鹿具体的位置应该是今天的河北张家口涿鹿县境内,并非北京。

周朝时期的蓟城在今天北京城哪个地方

西周建国后,周天子将商朝的后裔分封到蓟地,商朝的后裔在此建城为蓟城;到了东周时期蓟国被燕国所灭,燕国以蓟城为新的都城。郦道元的《水经注》中也有相关的记载:“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那么蓟城到底是如今北京城的某个地方还是如今的北京城呢?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学家为了探索当初蓟城的具体位置,先后历经了数十年的考古探索,为蓟城的所在地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蓟丘以南4公里左右(如今的广安门南700米处),发现了春秋战国遗址,并从遗址中挖掘出了饕餮纹半瓦当,而这正是当时燕国建造都城常用的建筑结构。1956年在永定河引水施工现场,人们意外发现100口陶井,后来经过考古专家的推断这些陶井属于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陶井,随着考古学家进一步的发掘,发现这样的陶井在陶然亭、白云观、姚家井、广安门内白纸坊和南顺城街、和平门外海王村等处都有分布,更为密集的地方是在内城西南角经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由此可见,当时燕国的蓟城并不是如今的整个北京城,而是在北京城的西南地区。

燕人指的就是北京人吗?

《三国演义》中张飞常说:“俺乃燕人张翼德”,那么张飞所说的燕人指的是北京人吗?根据《三国志》记载,张飞为涿郡人氏。

涿郡属于今天的河北。东汉末年,河北的涿郡属于幽州,幽州的治所则是蓟(如今北京西南地区)。而在战国时期,河北属于燕国,所以张飞才自称为燕人。因此,燕人多指河北人而并非北京人。其实,最早的北京人是土生土长的北京猿人,距今已有70万年至20万年的历史;如今的北京人还或多或少地保留了北京猿人的特征,如身材粗短、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高突等。

辽代时的南京是今天的北京吗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南京和北京是地处南北的两座不同城市。但是在“五代”辽国时期有个城市叫南京,那么辽代时这个南京指的是今天的南京还是北京呢?

辽国是由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契丹族所建立。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族称汗。公元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开封定都,并改国号为“辽”。但后来辽国被后汉所击败,都城由开封迁移到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郊)。辽国在迁都之后,施行了五京制,除了都城上京临潢府,还建立了四座陪都,包括西京大同府、南京析津府、中京大定府和东京辽阳府。其中的南京析津府的位置,就是今天的北京城所在地。因此辽代时期的南京指的就是今天的北京,而不是南京。

公元1123年,金占领上京后,南京成为辽国的代都城,当时的南京城是今天北京广安门一带,是辽国五个京都中规模最大、经济最繁华的都城。

北京历史上曾几次更名为“北平”

“北平”可以说是北京历史上最为人熟知的一个别称了,尤其是在民国时期,已然妇孺皆知。不过您可知道北京在历史上最早于何时有“北平”之名?又有几次更名为“北平”呢?

“北平”一词,最早源于战国时燕国所置的右北平郡。西汉时北京属广阳国,东汉复为广阳郡,均与右北平隔着渔阳郡。

西晋时期,右北平郡更名为北平郡。

唐朝时,北平郡更名为平州,公元714年至公元743年,北京为幽州治所,辖大约今天京津两市,置范阳节度使。至此“北平”第一次消失。

元朝定都北京,改名为大都。朱元璋于公元1367年建立明朝,次年派大将徐达领兵北伐攻占大都。由于明朝定都应天(南京),大都光复后不再是中国的都城,遂改称为北平府。北京第二次改称“北平”。

明太祖在位时,北平是燕王朱棣的封地。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夺取皇位,成为明成祖。明成祖登基后(永乐元年,公元1402年),改北平府为北京,并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于是,应天降为陪都,因在京师北京的南边,故称为“南京”,此为两京制。至此,“北京”出现,“北平”再度消失。此后清王朝也继续使用“北京”一名。

1928年,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北伐,北洋政府倒台,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北京第三次改名为“北平”。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军占领,并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政府第四次把“北京”重新更名为“北平”。

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9月27日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定定都北平,并将“北平”重新改名为“北京”。至此,“北平”便永远地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在北京历史上的这几次更名中,关于日伪政府将“北平”更名为“北京”一事可不算在内,因为这在当时并未获得中国政府和广大人民的承认。

为什么说金代中都的修建开辟了北京城的修建先河

现在北京城的格局基本保留了明清时期北京城的格局,然而历史上为北京城修建打下基础的,并不是明清,也不是元朝,而是金代。

金灭辽后定都中都(今北京),金朝在修建北京城时,是按照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格局而设计的。金朝的中都城分为大城、皇城和宫城三重,三城规划完整,布局周密,辉煌壮丽。它的规划布局,上承宋东京,下启元大都,开创了北京都城建筑布局的先河。

金朝的建立者完颜阿骨打属女真族,女真族在很早的时候就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因此金朝在修建中都时,给中都城的四门取名为施仁门、彰义门、端礼门、崇智门,寓仁、义、礼、智之意。

另外,金朝在修建中都城时十分注重排水系统的修建,后来经过考古学家们的考古发现,金朝中都城的排水系统比以后历朝的排水系统都要完善。此外,金朝修建的中都城不仅修建城池宫殿,而且大兴离宫园囿。中都皇家园囿的分布,有大宁宫,还有东苑;有南苑,内修建春宫,宫外环水,金章宗曾14次去苑中游幸;有西苑,金帝曾在苑内阅武;有北苑等。可谓景色秀丽、佳胜万千。

著名的燕京八景,最初也是出现在金代。当时的燕京八景为:太液秋风、琼岛春阴、道陵夕照、蓟门飞雨、西山积雪、玉泉垂虹、居庸叠翠和卢沟晓月。

可以说金朝中都城的修建是女真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同样也为北京城能够成为如今繁华的世界大都市开创了先河。

忽必烈为什么会选择北京为元朝的都城呢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朝代。根据《元史·地理志》记载:“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可知当时元朝的疆域包括蒙古全境和俄罗斯西伯利亚以及泰国、缅甸北部等地,其领域的面积是现在中国的两倍之大。既然元朝的疆域都深入欧洲和东南亚一带,为何忽必烈在定都时会选在北京?

首先,元朝的都城元大都是在辽金的基础上建立的,忽必烈意识到北京位于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不管是出兵南下还是北上,都可以缩短战争的供给线,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定都北京。

其次,元朝内部的统治也并不太平,虽然元朝的疆域很大,但实际上都是由蒙古族内部各个部族的可汗所有。忽必烈在建立元朝时,其他的可汗国实际上已经独立存在,他们直接受忽必烈的管制,虽然在法律上是属于元朝,但实际上他们各自为政。因为忽必烈的父亲拖雷的领地治所是在今天的北京地区,因此忽必烈也就定都在北京。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元朝在选择都城的时候,是由天文学家、风水学家刘秉忠和郭守敬师徒二人根据风水选择北京的。刘、郭二人认为北京城是一个风水极佳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是“卧龙”之地。

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是朱元璋吗

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陷了元朝的都城——北京,同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朝。但是明朝建立时并没有定都北京,所以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的并不是朱元璋。那么到底是谁重新修建的北京城呢?

实际上修建北京城的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的明成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棣被封为燕王,管辖地就在今天的北京,朱棣被分封到北京后,就开始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变”后,于公元1402年夺取皇位,并于公元1406年开始筹划迁都北京,并在燕王府的基础上历经一年的时间营建西宫,公元1409年又在昌平天寿山建造了寿陵。从公元1416年开始,仿效南京城开始重修北京,于1420年建成了紫禁城的宫殿、太庙、太社稷、钟楼等。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后,又在北京城的南郊修建了天地坛和山川先农坛。

可以说,如今北京城的整个格局和著名的建筑群,都是在朱棣时期形成并修建的,朱棣为北京城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明朝建立后,起初的都城定在南京。但后来经过“靖难之变”朱棣夺取了政权,并将国都由南京迁往北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棣迁都北京呢?

朱棣迁都北京的说法有很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从政治方面考虑。自明朝建立以来,元朝的后裔一直想要重新夺回政权,因此不断出兵骚扰明朝的北部地区。朱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由此决定将都城从南京迁往北京。

其次,朱棣也是一位重情之人。朱棣在未称帝之前北京就是他的发迹之地,从他的封号“燕王”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在他获得皇权之后,不忘自己发迹之地,于是决定迁都北京;另一方面,朱棣在攻打南京时,南京城遭受了战火的践踏,皇宫内城可能遭受到了不可修复的毁灭,因此朱棣才迁都北京。

还有一个原因,北京地处中原地带,是连接东北、西南、西北的中心处,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

清代时的北京为何被称为一南一北“双城”制

清代的政治中心是紫禁城,紫禁城的宏伟壮观是无与伦比的,那么既然已经有了如此气派的政治中心,又何来一南一北“双城”制一说呢?

这要从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说起。朱棣即位之后,首先迁都北平,并把北平改称北京。明北京城的营建,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可以说已经修建得非常完善了。当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时,统治者几乎完全沿用了明朝的北京城,没有什么变动,就连紫禁城在内,也只是对建筑物做了一些重修和局部的、小范围的改建、增建工作。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享受,大规模地开发了北京西北郊的园林风景区,营建了规模空前、华丽非凡的离宫建筑群。这就是通常所称的西北郊“三山五园”,即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和畅春园、圆明园。清代皇帝在这里观览山水,处理朝政,成为与北京城中紫禁城并重的另一个政治中心。清代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这一带的园林有密切关系。

所以有人称清代北京是一南一北的“双城”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新中国的首都为何选在北京

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到现在已有60多年的历史,但当时新中国在选择首都的时候除了北京外,像南京、西安、洛阳等也是作为首都的热选城市,那么是什么原因选定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呢?

首先,北京自金朝到清朝一直是建都之地,这里有着宝贵的文化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也是近代新文化思潮的发源地。这种新文化思想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最早的文化思想发展以戊戌变法为起源,虽然最后失败,却代表着对封建制度的一次空前的批判思潮。接着就是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两次运动为中国革命在精神上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其次,毛泽东在1948年的西柏坡会议上就明确地提出,以后革命的各项制度和各级政府都要体现出“人民”二字。既然蒋介石在南京建立了反人民政府,那么毛泽东则选择把人民政府建立在北京,以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权体系。

第三,从国际地理位置来看,北京离当时社会主义盟友苏联比较近,而且三面环山,南部有水,地理位置极佳。而古城西安、洛阳等因中原地区经济形势趋于落后,而且这些地方都位于黄河流域内,水患多发,所以不适合选为首都。

因此,新中国在选择首都时最终定为北京。

历代建都北京有哪些风水依据

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更被多个王朝定为都城,从春秋的蓟国,到战国的燕国,再到金、元、明、清,以及现在的新中国,都选择建都在北京。古人动土定居推崇风水,何况是建都这样的大事。如此看来,北京定是一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了,那么,北京如此被地质地理学家和风水大师青睐又有哪些依据呢?

北京大学教授于希贤认为,北京西部是太行山脉,西北是燕山山脉,东北有山海关,这些山脉大都在千米以上;东有渤海,南有黄河,中间是河北平原。形成背有靠山屏障、前有水系明堂的最佳格局。从战略意义上讲,北京可以凭居庸关、山海关北控漠北,虎视江淮。

苏轼有诗云:“燕山如长蛇,千里限夷汉。首冲西山麓,尾挂东海岸。”

朱熹精通堪舆,他曾向皇帝荐言:“冀州好风水,云中之山,来龙也;岱岳,青龙也;华山,白虎也;嵩山,案也;淮南诸山,案外山也。”

金人认为,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中原,若坐堂隍,俯视庭宇。北京在地理位置上的确独特,它为中原北方门户,是中国的“龙眼”所在。它面平陆,负重山,南通江淮,北连朔漠,可称得上是“财货骈集,天险地利”,为汴(开封)、洛(洛阳)、关中(西安)、江左(南京一带)所不及。

元代定都时,巴图鲁建议:“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觐,大王果欲经营天下,驻华之所,非燕不可。”忽必烈也认为北京“地扼襟喉趋朔漠,天留锁钥枕雄关”。

明初,朱元璋攻下大都,本想建都北京,但因忌讳元朝的亡国之气,才改在南京。但后来朱棣夺取王位,发现还是北京的风水最好,所以于1604年定都北京。徐达在刘伯温的授意下以射箭定都在老北京人的传说中是件很有神秘色彩的事。

清军入关取代明朝,毅然以北京为都,统治200多年。

对于新中国的定都经过,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当时毛泽东曾向时任东北局城市工作部的部长王稼祥咨询,他说:“我想听听你的意见,我们的政府定都何处呢?历朝皇帝把京城不是定在西安就是开封,还有就是南京或北平。我们的首都定在哪里最为合适呢?”王稼祥思考片刻后回答:“能否定在北平?”

毛泽东问他理由,王稼祥就分析说:“南京虽是虎踞龙盘,地理险要,但是只要翻开历史就会知道,凡建都金陵的王朝都难以长命。西安太偏西,现在中国的疆域不是秦汉隋唐时代了,那时长城就是边境线,现在长城横卧于中国的腹地,地理位置上已不再具有中心的特点。特别从经济的角度看,东部沿海和江南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经济中心,这样一来,选西安为都也不适合。黄河沿岸的开封、洛阳等古都,因中原经济落后,而且这种局面不是短期内能够改观的,加之交通以及黄河的水患等问题,也失去了作为京都的地位。首都最理想的地点是北平。北平位于沿海地区,属于经济发达圈内,而且扼守连结东北与关内的咽喉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可谓今日中国的命脉之所在。同时,它靠近苏蒙,无战争之忧,虽然离海近,但渤海是中国内海,有辽宁、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战略上十分安全,一旦国际上有事,不至立即使京师震动。此外,北平是明清两代五百年帝都,从人民群众的心理上,也乐意接受。考虑到这些有利条件,我的意见,我们政府的首都应选在北平。”

对王稼祥的这一番话,毛泽东深以为然。

我国的版图像一只公鸡,毛泽东词曰:“雄鸡一唱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北京的位置恰好就在“鸡”的咽喉部位。

北京的中轴线指的是什么

现在所谓北京城的中轴线实际上是指明清时期北京城的中轴线。中轴线在建立之初所蕴含的本意是凸显封建帝王的中心统治地位。所谓的中轴线是指贯穿城市南北,平分城市的分割线。北京城的中轴线从城南的永定门起,止于城北的钟楼,其长有8公里。从永定门开始依次为:永定门、前门、正阳门、中华门、天安门、端门、午门、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楼、鼓楼和钟楼。

整个北京城以此轴线为中心,形成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但关于北京城的中轴线还有一段久远的历史。最早在北京城划分中轴线是在金代,当时的中轴线是一条贯穿内外城门的皇帝专用道路。后来到了元朝,中轴线才正式形成,其位置是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统治者将中轴线向东平移了150米,最终形成了现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格局。

老北京的城门楼

北京城到底有多少座城门楼

老北京的城门和城墙见证了北京城久远的历史,那么北京城到底有多少座城门呢?

关于北京的城门有“内九外七,皇七禁城四”的说法,这种说法具体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北京城共有二十七座城门。

其中的“内九”指的是:正阳门(前门)、宣武门、崇文门、阜成门、朝阳门、西直门、东直门、德胜门、安定门。

“外七”指的是: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皇七”指的是: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大明门(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

而“禁城四”指的是紫禁城的四个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蓟门是北京城的一座城门楼吗

北京城是有名的古都之城,在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的称谓,如蓟城、蓟州、蓟县、蓟门、蓟北等,但不论北京被称作哪一个名称,都没有一座城门叫“蓟门”。尽管在很多的古诗词中都出现过蓟门,但这个“蓟门”泛指的是北京这个地方,并非城内的某一城门。即便是有名的京西八景之一的蓟门烟树,也不是北京城的一座城门,更不是古蓟门的遗址,而是元代古城的旧址。既然这样,那么蓟门烟树曾是清乾隆皇帝亲自立碑题字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乾隆是一位喜欢吟诗作赋、寻幽访胜的皇帝。相传有一次,乾隆帝在一首古诗中看到“蓟门”这个词,并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问大臣们古诗中所写的“蓟门”到底在哪?大臣们一时也想不出“蓟门”在哪,但又不敢说不知道,就敷衍而笼统地说:“古之‘蓟门’,在古城。”乾隆帝听后,非常认真地说:“一定要找到这个古城。”不过北京城的古城很多,到底哪一个才是乾隆要找的古城呢?大臣又开始说:“若去延庆的古城需二百里,去房山的古城需一百里,去石景山的古城只需五十里,不妨皇上由近到远地寻找。”说来也巧,乾隆皇帝果然在石景山处找到了一座古城,并在古城外看到了一座城门,他十分得意,以为这就是古诗中所写的“蓟门”,还在此处立一石碑,在石碑上题写“蓟门烟树”四个大字。从此,蓟门有了一个准地儿,还是皇家钦点的地方。

但实际上,这座古城并非古蓟城,古城的城门更不是古蓟门,而是元大都城西面城墙,靠北端的一个门,即肃清门的遗址。

老北京城真的是按照八臂哪吒画像修建的吗

老北京城一直被说成是八臂哪吒城,其实这只是对北京城一种形象的说法。北京城的整体格局和造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明清时期的规划影响。而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而成。对于老北京城是否真的是按照八臂哪吒的画像修建的,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明成祖朱棣称帝迁都北京后,决定重新修建北京城。在动工修建之前,有位大臣对朱棣说:“民间传说,北京城原来是一片幽海,有一条恶龙在此看守,想要修建北京城必须先要把这条恶龙降服。”于是,朱棣命手下的两位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去完成此事。

刘伯温和姚广孝在领到圣旨后,一起察看了北京城的整个地形。因两人都想在修建北京城时拿到头功,所以他们最后决定各自负责一个方向,于是刘伯温对姚广孝说:“咱们分开住,你住在西城,我住在东城,十天之后再碰面,到时候我们拿出自己的设计图来,看看我们俩想的是否一样。”姚广孝同意了这个建议。就此俩人一个住在了西城,一个住在了东城,两人都对自己负责的地方的地形进行察看。说来也奇怪,每当二人在勘察地形时,都会听到一个小孩说:“照着我画呀,照着我画呀。”更奇怪的是,两人每天晚上睡觉时都会梦到一个头上梳着小抓髻,露着半截腿,光着脚丫子,穿着红裤子红袄的小孩。这小孩的小红袄很像一件荷叶边的披肩,肩膀两边有浮镶着的软绸子边,风一吹真像有几只臂膀似的。俩人一想这不就是八臂哪吒嘛!于是两人都按照八臂哪吒的样子画出了修建北京城的图纸。

第十天的时候,两人碰面了,各自拿出了自己的图纸给对方看,结果两人同时哈哈大笑,原来两人所画的图纸一模一样,都是按照八臂哪吒的样子设计而成。那么这八臂哪吒的样子都是北京城的哪些地方呢?

正阳门是哪吒的头;瓮城东西开门是哪吒的耳朵;门里的两眼井是哪吒的眼睛;崇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是哪吒的左四臂;宣武门、西便门、阜成门、西直门是哪吒的右四臂;北边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皇城正门——天安门是五脏口,从天安门到正阳门中间那条长长的平道就是哪吒的食道了;而北京的胡同就变成了哪吒的大小肋骨了。

老北京的城门一共有几部分

来北京旅游,不得不了解一下北京的城门。关于北京的城门有一句俗语——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那么老北京城的城门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说起城门也许很多人都在荧幕中见过,实际上老北京的城门并不像影视剧塑造的那样一个大门洞。城门首先是一扇门,这毋庸置疑,但毕竟这是城门,不是普通的宅院门和房屋门。老北京的城门除了有通道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在发生战争时它能起到抵御功能。由此可见,老北京的城门其实是由一组具有防御功能的建筑所组成的,它主要包括城楼、瓮城、箭楼、闸楼等。

城楼建筑在城台上面。城楼的下面与城墙连成一体的部分是城台,城台要比相邻的城墙稍微高一些、宽一些,在城台的中间开的门是“城门楼”。城门楼是城门最后的一道防线。

瓮城则是建在城楼前的一座小碉堡。瓮城的墙体和城楼的墙体相连,瓮城多建为方形、长方形和半圆形等几种不同的形状。瓮城主要是把防御线向外延伸并起到保护城楼的作用。

箭楼建在瓮城的正中间,分为四面,其中一面正对着城楼,其他三面每层上都有向外发射弓箭的箭窗。箭楼下的城台要比瓮城的城墙稍高稍宽,并与瓮城连在一起,在防御外敌时起到射箭的作用。

闸楼也是建在瓮城之上,或者在左,或者在右,也可能左右都有。它的形状就好比是小一号的箭楼。闸楼也是三面辟有箭窗,下面辟有门户。但是,闸楼下面不设门扇,而是设有由闸楼控制的可以吊起或放下的“千斤闸”。

这些建筑建造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扇完整的城门,而在北京的皇城城门和内城的城门主要是体现皇家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所以内城城门只建了城门楼,而外城的城门主要是起防御作用,因此城门的修建要更像城门。

老北京的城墙为何没有西北角

北京城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见证这座古城历史的则是那些富有“生命”的古城墙。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京城这样一座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古城的城墙却没有西北角,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奇观。那么为何北京城的城墙会没有西北角呢?关于这个问题,真的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社会上各种观点和说法也是众说纷纭。

说法一:著名的地理学家侯仁之教授曾解释说:“当初修建北京城时,把北京城设计成为矩形,当时皇帝为了突显至高无上的统治中心地位,让修建人员把矩形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但是由于受到当时施工技术的限制,最终对角线并没有交汇于金銮殿上。修建北京城的人为了避免杀身之祸只好去了一角,而去的这一角就是西北角,这形成了北京城没有西北角的现象。”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

说法二:这是一种民间传说。据说明朝在重修北京城的时候,起初西北角和其他三个角一样也是直角。但不知因何缘故,一天北京城的西北角突然断裂,之后明清几代皇帝都试图修复,但遗憾的是屡修屡塌,最后出于无奈只好将其修成斜角。

说法三:一些社会学家从传统的观念上全新解释了这一现象,他们认为我国自古以来就认为西北方向是一个缺口。西汉刘安的《地形训》就认为,大地的八个方向由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西北方向的那座山就叫不周山。在《天文训》中也讲到,风来自八个方向,而西北方向吹来的风被称为不周风。东汉的鲁班解释“不周”为不交之意,也就是说西北两个方向是不交汇的,既然不交汇自然会出现一个缺口。按此解释,北京城的西北角有缺口也就不足为奇了。

老北京人所说的“九门走九车”到底指的是什么

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重修北京城时,共开设了九门,也就是常说的“内九”。这九座门在当时分别起到不同的作用,也就是所谓的“九门走九车”,那么这九门到底走的是哪些车呢?

正阳门,在元代时称丽正门,也就是如今人们俗称的“前门”。正阳门因是皇帝出行专用的门,因此又有“国门”之称。所以说正阳门走的是“龙车”。皇帝每年农历的冬至日和仲春亥日都会走正阳门前往天坛祭天和前往先农坛进行春耕。皇帝这两次出行走的必须是正阳门。1949年北平解放后,人民解放军举行的入城仪式走的也是正阳门。

崇文门,元代时称文明门。清朝时清政府还在崇文门内设税关。崇文门走的是酒车,因为当时河北的涿州是盛产美酒的地方,这些酒从涿州地区运往京城自然走的是南路。运酒的车先经过外城的左安门,再经过崇文门上税后运入京城。清朝时期卖酒的酒铺都会在门前挂上一招牌,上面写着“南路烧酒”,以此证明自己卖的酒是已经上过税的了。据说和珅当年就是靠掌管崇文门的税收发迹的。

朝阳门,在元代时又称齐化门。朝阳门主要是负责运输米粮之用,所以在朝阳门的瓮城门洞刻有一束谷穗的图形。因为当时交通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一些从南方运送来的粮食必须先走通惠河,通过水路运到北京城东边的通州后,再装车从通州运往京城。运送粮食的马车出通州后,进城走的就是朝阳门。粮食运入朝阳门后,就暂时存放在附近的粮仓内。如今的朝阳门内还有“海运仓”“太平仓”等地名。

东直门,元代时称元崇门。东直门在过去一直有最贫之门的说法,因过去的东直门外设有很多的砖窑,因此一些京城内常用的砖都是通过东直门运到内城里的。除此之外,从南方运来的木材走的也是东直门,所以,东直门走的是砖车和木车。

德胜门,元朝时称健德门。德胜门多为出兵征战之门,所以德胜门走的是“兵车”。按照星宿,北方为玄武,玄武主刀兵,因此出兵打仗的时候必须走北门,而德胜门在这“九门”中属于正北门,所以每次出兵打仗时,都会走德胜门。之所以叫德胜门,其中也寓意着每次出兵都会取得胜利。清朝时期,在德胜门东边的城墙上会安装一门大炮,不过这大炮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报时的。每天到了午时,德胜门和宣武门都会同时放炮,城内的百姓会听炮对时。但老北京人却常说“宣武午炮”,而不说“德胜午炮”,这估计是因为每当午时宣武炮响之时都会有犯人被处死,所以“宣武午炮”要比“德胜午炮”更为有名。

安定门,元朝时称安贞门。此门是朝廷出兵作战后的收兵之门。因此安定门走的也是“兵车”。不同于德胜门的是,德胜门是“出兵之门”,而安定门则是“收兵之门”。每次凯旋之后,军队都会由安定门进入京城,当然即便是这场战争失败了,也会从安定门进入京城。安定门另一个作用,就是将故宫内的粪便运到城外,所以安定门也走粪车。

西直门,元朝时称和义门。西直门与东直门东西呼应,因此老北京人常说,西直门是东直门的“姐们儿门”。清朝时期,因京城内的井水苦涩发干,皇亲国戚们都不喝城内的水,专门喝位于城西玉泉山上的泉水。当时运水的车基本上都要经过西直门,所以西直门走的是水车。

阜成门,元朝时称平则门。阜成门走的是煤车,因为当时京城西边的门头沟一带设有很多的煤窑,从门头沟运入京城的煤炭,走的都是阜成门。

宣武门,元朝时称顺承门。因菜市口刑场就在宣武门内,所以押运囚犯的囚车要经过宣武门,因此宣武门走的是囚车。

前门楼真的有九丈九高吗

“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前门楼子九丈九,九个胡同九棵柳”;“前门楼子九丈九,王口花炮响上头”这些老北京民间歌谣都能体现出北京城的前门楼很高很大,那么前门楼真的有歌谣中所说的“九丈九”那么高吗?

前门只是一个俗称,其真正的名称是正阳门,原名是丽正门。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元大都向南平移了800米,将元大都的丽正门迁建在今天的正阳门的位置,但城门的名字依然叫丽正门,在明英宗年间才将丽正门改为正阳门。正阳门从修建之初到现在历经几百年,经过不断的修复,其具体的高度过去一直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有的说正阳门有41米,有的说有42米,还有的有说40.36米。新中国成立后对正阳门进行修缮时,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对正阳门进行了一次准确的测量,其城楼通高(从室外地平线到门楼正脊上皮)是43.65米,正阳门箭楼通高35.37米。

如果按照明清时的计量单位换算,1丈=9尺,1尺=31.1厘米,那么9丈9大约就有45米,这超过了正阳门的实际高度。那么为什么很多歌谣中会出现“前门楼子九丈九”这个说法呢,其实“九”自古以来就是象征吉祥、无穷的数字,正阳门不仅是北京城所有城门中最高的城门,也是紫禁城的正门,因此常说“前门楼子九丈九”。

崇文门上为何会挂着一口大钟

老北京有句俗话:“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其中前一句说的是老北京城的几座城门,而后一句说的是“内九门”中八门挂的是点(一种铁制响器,挂起来敲用以报时),而只有崇文门挂的是钟。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崇文门上挂钟在老北京民间有两种传说,这两种传说都与龙有关。其一,传说龙的九子之一叫“蒲牢”,这“蒲牢”善吼,在明朝时“蒲牢”经常在北京城的东南方向乱吼乱叫,严重地影响了城内百姓的生活,于是朝廷就派姚广孝前去制伏“蒲牢”。姚广孝先铸了一口大钟,然后施法将“蒲牢”镇压在钟里,因为姚广孝知道“蒲牢”的特长,所以就把京城东南侧崇文门上的点摘了下来,挂上了镇压着“蒲牢”的钟,让它定时吼叫,发挥报时的作用。

还有一个传说,当年龙王在北京偷运水时,被刘伯温和高亮破坏了。龙王一怒之下水淹了北京城。后来,刘伯温降服了龙王,并把他锁在了崇文门内,刘伯温临走时告诉龙王,想要出来,除非听到崇文门上打点的声音。老百姓们为了不再遭受水灾,就偷偷地将崇文门上的点换成了钟。这样一来,龙王再也不可能听到打点的声音,也就不会有出头之日,北京城也就不会再有水灾。

宣武门为何又被称为“死门”

宣武门是京师九门之一,在元朝时叫顺承门,在明朝时改名为宣武门。宣武大炮是当时宣武门最有名的标志,因宣武门外的菜市口是当时的刑场,所以从宣武门带出的囚犯都会被行刑,所以宣武门有了“死门”这个称谓。

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清朝,犯人经过刑部的审核后,都会用囚车经宣武门押送到菜市口问斩。因此在宣武门的城门洞上刻有“后悔迟”三个字。这可真是“后悔迟”,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还来得及。其实,在菜市口并没有一块规定的刑场,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门口,设下监斩官的坐案,到了午时监斩官下令将犯人问斩。当然,在菜市口被问斩的人,也不全是罪大恶极之人,其中宋末元初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誓死不肯归顺元朝,被问斩于菜市口。在临终时,他愤然地对监斩官说:“我能为宋朝办的事,都已经做完了!”说完后慷慨就义。还有清朝时期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同样也在菜市口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更是为这刑场增添了一股肃杀之气。

被称为“生门”的是哪座城门

被称为“生门”的是“九门”中的安定门,其蕴含着安国定邦之意。明清时期,皇帝每年农历的夏至日都会经过此门去地坛拜祭地神,以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安定门最为特别的是,其他八门的瓮城内都筑有关帝庙,而唯独这安定门内建的是真武庙。

既然安定门这么独具风格,明清时期的安定门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按照过去老北京人的说法,安定门是朝廷出兵凯旋之时必走的门,还有一种说法,当时清朝所有的精兵部队全都驻扎在安定门,所以每次收兵时要走这里。实际上,安定门也不全是为了收兵之用,从皇城内往外运送粪便的车,都经过安定门,这是因为当时京城的粪场在地坛附近,从皇城出来到地坛最近的路就是经过安定门,所以后来有了安定门走粪车的说法。

安定门还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城门。明清两朝,安定门前后两次遭受火灾。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安定门失火,当年明政府重修此门;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安定门再次失火,清政府同样进行了修缮。在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北京城时,占领安定门,将英法两国的国旗悬挂于安定门之上,并不允许中国人出入此门。

“德胜祈雪”的典故与德胜门有关系吗

德胜门曾是朝廷出兵时必走的门,这意味着出兵之后能够旗开得胜。德胜门是京城通往塞北的重要门户,因此又有“军门”的称号,在历史上享有军事要塞的声誉。如今的德胜门已不复当年的样式,仅剩一座箭楼。除此之外,德胜门能够与京师其他八门一样闻名,还要得益于“德胜祈雪”这个典故。

“德胜祈雪”的典故的确是发生在德胜门。据说,在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整个北京城遭受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城内的百姓都携全家逃离京城。年末,乾隆皇帝在北行查看明十三陵后,回宫时经过德胜门,突然天降大雪。乾隆皇帝当时大悦,将銮车停在德胜门前,下车御书祈雪诗三百首,并谕刻石立之,以慰天公。这块“德胜石碣祈雪碑”当时就立在德胜门瓮城中“同兴德煤栈”的西侧。至此“德胜石碣祈雪碑”与“阜成梅花”“崇文铁龟”等镇门之物一样誉满京城。

1980年,北京市政府对德胜门仅存的箭楼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1992年将德胜门内的真武庙改建为钱币博物馆。如今,来北京旅游的人登上德胜门的箭楼后,往南可以看到元代御河海子桥(今德胜门桥),以及当年运输皇粮的水运码头(今积水潭);向北可以欣赏到护城河的垂柳碧波和关厢景物等美景。

午夜的出租车到了地安门为何不敢按喇叭

在北京开出租的人都知道,深夜来到地安门时一定不要按喇叭。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难不成是地安门那儿有“鬼”?其实,这与老北京民间的一个关于地安门的故事有关。

相传,以前地安门是皇家出兵的城门,每年都会有很多男人从此门走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曾经一对生活在北京城内的夫妻,原本过着和睦快乐的生活,但因战争需要,丈夫被朝廷编入军队中,并要马上赶往前线。按照当时的规矩,家中有丈夫出征时,妻子都会为丈夫缝制一双绣花鞋,以喻平安。然而,这次出征来得太突然,妻子来不及缝制绣花鞋。临行前,丈夫对妻子说:“我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妻子也对丈夫说:“我会一直等你的。”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这位丈夫不幸阵亡。丈夫的魂魄经过奈何桥要喝孟婆汤时,他对阎王说:“我不能就这样走了,家中的妻子还在等我呢!”就这样丈夫的魂魄又回到了人间,可惜的是他不敢白天出来,只有到了午夜时才能出来,但此时地安门的城门早已紧闭。于是,他的魂魄每天晚上都会来到地安门,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够进去。

家中的妻子在丈夫出征后缝制了一双绣花鞋,每天都会跑到地安门等待丈夫归来,这一等就是几十年,直到妻子老死的那一天丈夫也没有回来。当地府的人要带走妻子时,妻子同样对他们说:“我不能就这样走,我还要等待我的丈夫回来呢!”于是,妻子的魂魄每天晚上都会拿着绣花鞋在地安门内等待丈夫归来,可是城门紧闭,她根本看不到城门外的丈夫,就这样,这对夫妻隔门相望了几千年。

所以,今天在北京开出租车的司机们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午夜到了地安门时一定不要按喇叭,以免打扰了这对苦命的夫妻。

“西红门的萝卜”与慈禧太后有什么关系

在老北京城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俏皮话:“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这句俏皮话说是什么意思呢?在明清时期,每天晚上到了六七点钟出入紫禁城的大门都会关闭,如果没有朝廷亲自签发的腰牌是不能出入的。那么,在俗语中的“红萝卜”又不是腰牌,为何能叫开城门呢?

说起“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这与慈禧太后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一年冬天,慈禧太后去南苑打猎赏雪回宫的途中经过西红门时,感到身体疲累、口干舌燥,想要吃些梨来缓解饥渴。这时,西红门的行宫管事端给慈禧太后一盘名为“心里美”的萝卜。慈禧一尝,觉得“心里美”萝卜脆甜可口,于是下旨将西红门的萝卜定为贡品,凡是西红门上贡来的萝卜不管是在什么时间,都必须为之打开城门。打那时起,就有了“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这一俗语了。

天安门门前的石狮子上为何有伤痕

天安门是如今北京城主要的“符号”之一,来北京旅游的朋友没有一个不会不去天安门。但细心的朋友在游览天安门时,会发现天安门前的那两只石狮子上有伤痕。那么,到底是谁打伤了那两只石狮子呢?

这还得从明末说起,明朝末年,由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从陕西出发,一路势如破竹,在公元1644年攻到了北京城。当李自成占领北京城后,来到了天安门前(当时叫承天门)时,发现承天门前的这一对石狮子雕刻栩栩如生,其中东边的这只石狮子右爪踩着一个绣球,头略向东歪,眼向西看;西边这个,左爪踩着一个小狮子,头略向西歪,可眼睛向东看。

大家拥簇着李自成走近这对石狮子时,突然有一名士兵大喊道:“闯王小心,东边的那只石狮子动了一下!”李自成喝道:“石狮子怎么可能会动!”其实,李自成早就发现这石狮子后面有问题,他边说边催马挺枪,一枪刺到了石狮子的腹部,这时只见一个黑影直奔西边的石狮子身后,李自成又向西边的这座石狮子猛刺一枪。此时李自成的部下也围了上来,从西边的石狮子后,抓出一个人来。众将士一看原来是明朝大将李国祯。打那时起天安门前的这对石狮子留下了两道伤痕。到了清朝,曾经有大臣向皇帝提出,要重新换一对新的石狮子放在天安门,但皇帝制止了,并说这样可以用来时刻警示自己前朝是如何灭亡的。

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说法,说天安门石狮子身上的伤痕是八国联军侵华时留下的。

天安门的华表有何寓意

今天来北京旅游的人,在游览天安门时会发现在天安门的前后都设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这个柱子就是华表。那么矗立在天安门的这两对华表有何寓意呢?

天安门外的那对华表在过去叫“望君归”,是呼唤皇帝出宫之后,能够早日回宫处理朝政;天安门内的那对华表又叫“望君出”,是希望皇帝不要每天都在皇宫里,要适时地出宫体验民情。这与华表最早出现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华表相传最早在尧舜时就出现了。尧、舜为了纳谏,在一些交通要道上树立一个木柱,让人们在上面书写谏言。当时的华表叫“诽谤木”。到了汉代,“诽谤木”发展成为一种通衢大道的标志,因为这些标志从远处看上去很像一朵花,所以改名为“华表”。当时的华表多立在邮亭处,是为了不让送信的人迷失方向。

后来,华表发展成为一种立在桥头或者陵墓前的小型装饰建筑物。在《清明上河图》中,汴梁虹桥两端就画有两对高大的华表。明朝在修建承天门(今天安门)时,就在承天门内外各修建了一对华表,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发挥了“望君归”和“望君出”的作用。

如今,天安门内外的两对华表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的。华表柱身呈八角型,上面刻画着云龙图案,柱上横贯着一块美丽的云板,好似插入云际。蹲坐在华表顶端的神兽,名字叫“犼”(音:hǒu),更是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