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基础问题,党和政府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近年来,我国粮食保持了高自给率,不仅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大支撑,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自由化步伐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内粮食供求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耕地数量逐年减少,水资源供应日益短缺,种粮比较效益偏低;区域性、结构性矛盾加剧,粮食持续增产的基础不牢固,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明显;跨国公司开始以迅猛势头进入粮食流通领域,并逐渐向粮食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等。与此同时,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诸如干旱、洪涝、冰冻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及强度增加,对粮食安全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此,积极应对自然灾害,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已是刻不容缓。

本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基于全球化视角,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首先提出了新型粮食安全观,并结合《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我国粮食安全保障的战略目标;然后,分析了我国粮食供需现状,预测2015年、2020年、2030年三个阶段我国粮食的供需情况;最后,针对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新问题,从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途径,增强粮食生产抗灾和防灾能力的途径,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完善粮食品种结构,优化粮食区域布局,完善政府调控下的粮食市场体系,建立开放式的粮食市场体系,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构建我国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方面,提出加快构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对于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化解国家粮食风险,对于驳斥“中国威胁论”,有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生产不滑坡”,缓解粮食结构矛盾,提高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稳定粮食价格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对自然条件、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等系统综合考虑及研究,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资源环境问题、“三农”问题、经济发展问题以及三者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参考。

本书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1.树立新粮食安全观

“粮食安全”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用新的视角看待当前的粮食问题。一是着眼于粮食安全的国际视角,树立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粮食安全观。二是着眼于我国丰富的食物资源,建立以谷物为中心、粮食为重点的综合化食物安全观。新粮食安全观强调内部粮食安全与外部粮食安全相统一、生产安全与流通安全相统一、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相统一、当前安全与长远安全相统一、事前预警与事后评估相统一。

2.我国粮食安全仍处于紧平衡状态

随着人口增加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粮食消费将呈刚性增长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大致为5.96亿吨,2030年为6.43亿吨;到2020年需求量大致为6.12亿吨,2030年为6.62亿吨。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2020年之前,我国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但是仍需看到,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滞后、土地粗放型经营、生产成本激增、地方政府轻视等问题依然严重;耕地面积、种植面积逐渐减少,土地撂荒和耕作劳动投入不足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旱涝和冰雪灾害频繁;粮食种植技术和产量也难有突破。因此,在较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仍然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调整将是粮食生产面临的主要矛盾。

3.采取多种手段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完善粮食生产保障与促进政策,包括严格规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加强耕地保护;完善粮食产业补贴政策,健全农业投入机制;推行“产粮产业县”制度,提升粮食生产产业化水平。二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农田设施;完善良种繁育,提高复种指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生态保护。三是提高粮食生产科技化水平。加大粮食产业科技投入,提升粮食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粮食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积极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加快粮食产业信息化建设。四是提升粮食产业现代化水平。积极对接国际市场,鼓励引进资金技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增强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

粮食生产本身具有先天的脆弱性,自然灾害频发加剧未来粮食供需矛盾。旱涝灾害是我国爆发最频繁、对粮食生产影响最严重的两大自然灾害,灌溉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当前,人们危机意识淡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金投入不合理、科技应用水平低以及应急管理体系不完善是我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应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强粮食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完善灾害立法,建立专门灾害应急管理机构;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科学的防灾减灾理念;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抵御灾害能力;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完善财政救助体系;健全农业灾害预警机制;因灾制宜,开发抗灾品种等。

5.妥善处理好工业化、城镇化与粮食安全保障的关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采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相互支撑的发展战略,使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良性联动,切实保障经济增长与粮食生产的协调共赢。在实践中,应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建立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分担机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完善粮食产销区利益联结机制,以城乡一体化思路提升粮食安全水平,培育并发展种粮大户。同时,在经济生态化视角下强化国家资源安全观,巩固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系统间动力机制协同,提高粮食安全的可持续能力;健全粮食发展综合决策体系,提高粮食安全管理水平。

6.改善我国粮食品种结构

当前,我国粮食品种结构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需品种不平衡、品质不平衡、品种杂而散等,同时现行购销体制、市场机制以及转基因技术对我国粮食品种结构有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应加强对种粮农民的引导和帮扶,科学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和成分。一方面,按照口粮和饲料粮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压缩一般品种,扩大优质品种;另一方面,根据不同粮食作物品种特点,重视作为口粮的稻米和小麦的供给问题,采取综合措施稳定玉米供求平衡。

7.优化我国粮食区域布局

粮食作物布局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耕地资源、水利设施、比较效益、非农就业机会、市场需求、技术进步、政策、运输条件是影响粮食作物生产布局的关键因素。面对粮食区域布局中耕地和水资源的矛盾,主产区利益缺失与地方粮食发展矛盾,主产区农业科技投入与粮食生产要求矛盾,粮食产业布局与粮食生产格局矛盾等,应立足于结构优化配置:一是按照资源禀赋、生产条件和增产潜力等因素,明确各功能区发展目标;二是发挥主销区优势,建立主销区对主产区的支持机制,增强主产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加快推进优势粮食品种产业带建设,优先抓好小麦、稻谷等品种生产。

8.完善我国粮食市场体系

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合理配置粮食市场资源,充分发挥粮食市场在组织粮食流通、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切实加强国内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加快以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中央和省级粮食储备为依托,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多元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为保障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建设。

9.积极引导粮食产业“走出去”,关注外资垄断的不利影响

要加强开放式粮食市场体系建设,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强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对国内粮食供应形成有效补充。同时,积极应对外资进入:一是提高外资准入门槛;二是加快粮食流通制度改革,培育国有大型粮食企业集团,提升国内企业竞争力;三是增强粮食安全意识,重视基层粮食企业改革;四是加强粮食期货市场建设,防范外资扰乱粮食价格。

10.建立规模合理、灵活高效的粮食储备体系

一是未来的改革应逐步提高中央储备粮在粮食储备中的比例,缩小地方储备粮的比例,取消县级地方储备粮,建立以中央储备为主体、省级储备为辅助的粮食储备体系。二是大力鼓励和发展民间储备,主动引导农户的粮食储备行为,采取类似于粮食银行、合作组织的做法,鼓励农民集中存粮。三是鼓励企业“投资海外土地”,建立稳定可靠的进口粮源保障体系。总之,粮食储备应逐步由“藏粮于库”向“藏粮于地”、“藏粮于产业”、“藏粮于海外”与“藏粮于库”有机结合的方向转变。

11.建立粮食安全评价与预警体系

一是基于国家的宏观管理需要,从粮食安全的实际要求出发,把经济理论、经济预警理论运用到粮食安全中,开展粮食安全的监测预警研究,进一步完善粮食预警指标体系。二是建立并完善粮食预警管理系统。加强信息系统的整合管理,设立多部门协调的预警管理系统,加强业务人员培训,重视后续管理的作用。三是积极发挥期货市场的预警功能,探索和推动其他符合条件的农产品上市交易,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体系。四是加强粮食安全预警法制建设,处理好粮食安全预警法律关系,切实保障粮食安全预警工作的执行力度。